如今,新興職業(yè)的出現,給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個人發(fā)展空間。近兩年,有更多年輕人加入了“兩棲青年”的隊伍?!皟蓷币?guī)模不斷壯大,已經成為年輕人中的普遍現象。
日前,對1945名18-35周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30.3%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就是“兩棲青年”,61.4%的受訪青年有想法、正在計劃中,兩者合計91.7%。青年的選擇相對集中在微商代購、順風車司機、網絡自媒體等三類職業(yè)。70.6%的受訪青年建議“兩棲青年”調整分配好時間和精力,不影響本職工作。
“兩棲青年”是指同時有主業(yè)和副業(yè)的年輕群體?!皟蓷嗄辍痹缇土餍辛耍@些年來經過各種“青年導師”不遺余力地宣傳,更是熱得發(fā)燙,儼然有“不兩棲就落伍”的架勢。九成受訪青年正計劃成為“兩棲青年”,就說明了這種趨勢。
18-35周歲,正是探索自身可能的黃金期,他們有能力也有精力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不斷嘗試。相比于父輩,“兩棲”于他們是一種門檻更低的選擇。
文本解讀:河北省唐山市開灤二中 趙福海
角度一:豐富生活。
在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yè)化、精細化的當下,年輕人價值實現的路徑越來越豐富多彩。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少青年渴望在其他領域發(fā)光發(fā)熱?!皟蓷嗄辍蓖ㄟ^第二職業(yè)乃至第三職業(yè),既拓展了經濟來源,減輕生活壓力,也體驗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扮演了不同社會角色。
角度二:努力奮斗。
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流動,讓集聚著更多機會和資源的大城市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不過,大城市生活成本更高,要想在大城市買房安家并不容易,這就需要青年為了能夠立足扎根而不懈努力和奮斗。于是,“兩棲青年”成為城市生活中的一種趨勢。當然,這一群體需要在“副業(yè)”和“主業(yè)”之間實現平衡,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
角度三:身份標簽。
任何身份標簽的流行,都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面對“兩棲青年”,我們既要看到蘊藏其間的積極心態(tài),也要讀懂年輕人的現實焦慮。提高青年在市場中的機會和待遇,讓他們勞動更有價值,活得更有尊嚴,“兩棲青年”的城市融入,需要更多的制度護佑與人文關懷。
時文鏈接
“兩棲青年”過的是奮斗人生
□何勇海
年輕人選擇“兩棲”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在新興行業(yè)和職業(yè)變多的情況下,想嘗試新鮮事物;在本職工作存在發(fā)展瓶頸之下,想探索不同發(fā)展途徑;在主業(yè)并非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之下,想延伸自己的興趣愛好……當然,也有一些年輕人成為“兩棲青年”是迫于生活壓力,副業(yè)讓他們有機會獲得更多收入,降低生活壓力。
年輕人無論是基于何種原因選擇“兩棲”,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皟蓷嗄辍币从掠趪L試,在現實中巧妙地尋找屬于自己向前的道路;要么勇于突破,追求職業(yè)發(fā)展的更多可能性;要么不忘初心,追尋夢想、追求理想;要么自強不屈,以奮斗之姿追求實現財務自由……總之,“兩棲”身份可以不斷激發(fā)一個人的學習性、勞動性甚至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至少能夠使自己的工作與業(yè)余生活多樣化、豐富化,從而更加充實。
僅拿生活壓力沉重的年輕人來說,他們?yōu)橘嶞c自己的零花錢、孩子的奶粉錢、父母的養(yǎng)老錢,或為減輕房貸車貸等壓力而“兩棲”,也是有價值的。早有人感嘆“這屆年輕人太難”,因為買房買車、彩禮錢、父母養(yǎng)老、孩子上學等壓力纏身。是得過且過地將就,業(yè)余假裝舒服地躺在床上睡覺、玩手機,還是敢于打破現狀,就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在該問題上,有的年輕人選擇“啃老”或寅吃卯糧,有的則選擇“兩棲”,業(yè)余生活得到有價值的提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笨梢哉f,“兩棲青年”是少壯努力的代表,過的是奮斗人生,用人單位應當包容。當然,做被人認可的“兩棲青年”,一要副業(yè)合法,不能做違法或打擦邊球的事情;二要明確主副業(yè)之間的側重,劃清二者之間的界限,調整分配好時間和精力??傊龈睒I(yè)不能荒廢主業(yè),必須在努力深耕主業(yè)的前提下,再考慮開拓副業(yè),這才是有組織、有紀律的表現,對用人單位也才公平。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