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 陳逖
十幾歲的你,正處在花季雨季,迷茫時,請和父母對對話,他們都是過來人。
兒子:安安(初二學生)?媽媽:陳逖(初中教師)
兒子的話
大多數同學都盼望著上體育課,唯獨我是例外,因為我運動細胞不發(fā)達。每周上體育課的那兩天就是我的災難日,從早上起來就心情不好,甚至不切實際地幻想自己某天忽然擁有了魔法,能把這一天變沒了……
而體育測試,更是成了我的終極噩夢。還記得初一體測時,測韌性和跳遠時我還能勉強過關。到測引體向上時,我怎么跳都夠不著桿子,最后還是旁邊一個高個子同學把我抱起來我才夠到桿子的,可即使夠著了也做不了一個。當我攀在桿子上不去下不來時,周圍的同學都笑嘻嘻地望著我,那場面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接著是四人一組的短跑,結果我跑了個第三,第四名是一個特別胖的同學……至于長跑最終變成“散步”,那更是常規(guī)操作了!
初一的體測總算勉勉強強地混過去了,可一想到初二初三還要繼續(xù)體測,我還要在這煉獄中繼續(xù)修行,就感覺前路黯淡且沒有盡頭!
更悲哀的是,我發(fā)現除了那個特別胖的同學,我身邊再沒有像我這樣“四體不勤”的體育“學渣”了!
體育難道會成為我醒不來的噩夢嗎?我會因為體測不過關而無緣中考嗎?我該怎么辦?
媽媽的話
怎么辦?其實道理你都懂,平日里增強體質、鍛煉身體唄!可是道理是道理,你還是你,要是講道理有用,你也不會還在苦惱了。
跟同齡人相比,你的體質確實不算好,發(fā)育也比較晚。不過上了初中,體育居然成了你的噩夢,這是我壓根沒有想到的。你小時候也跟同齡人一樣喜歡玩滑板、溜旱冰,學會了騎自行車,假期常跟小伙伴四處游逛,不到吃飯時間不回家……你運動細胞啥時候不發(fā)達了?為什么上了初中,體育會成為你顯著的短板呢?
我想了想,發(fā)現問題應該出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客觀原因。上初中之后,作業(yè)量大大增加了,你課后花在寫作業(yè)上的時間是之前的一倍還多,剩下的有限的一點空閑時間你還用在打游戲上,因此基本上是放幾天假你就宅在家里幾天。偶爾我?guī)愠鲩T去奶奶家,你也不出屋,等于是挪了個窩繼續(xù)宅著。
之前我考慮到你上學時太辛苦了,假期里就多休息休息。只是沒想到,這居然造成你的體質進一步下降,以至于想要通過常規(guī)的體育測試都有困難!
要克服這個困難,沒有捷徑可走,除了好好上體育課,空閑時間還是要多加鍛煉。
鍛煉身體并沒有一定之規(guī),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現實條件來進行:不是只有跑步才叫鍛煉,堅持步行也很好;有人能夠每天鍛煉一小時,而你利用課間零碎時間跑跑跳跳也未嘗不可。
只要讓身體動起來,哪怕只是在小區(qū)里打十分鐘羽毛球,哪怕只是在書桌前站起來伸展伸展四肢,只要你一直堅持這樣做,都可以算是鍛煉。再說體測不同于體育比賽,只要你保持正常的健康水平就能通過,所以無須太擔心體測成績。
另一個是主觀原因。我認為初一時的那次體測出丑,給你造成了心理陰影。
任何人都會本能地回避做讓自己出丑的事,但你居然畏懼到把體育鍛煉看作“煉獄修行”,甚至連體育課都不想去上,這就是自己嚇唬自己了。
其實我也曾經歷過跟你現在一樣的心路。那是在我讀大學期間,學校很重視體育,規(guī)定不給體育補考不及格的學生發(fā)畢業(yè)證。因此,我們每學期的體育課都會練習五花八門的項目,比如顛排球、三步上籃、雙杠翻飛等等,而且都要考試。
我剛入學那半年,也不知是否水土不服,體質差到每個月都得進醫(yī)務室打針吃藥,簡直可以跟林黛玉媲美了。但平時若不練習,考試就會不及格。所以即使再不喜歡,我也得硬著頭皮去上體育課。那些訓練項目,老師示范時輕松優(yōu)美,而自己做起來卻蠢笨如豬,好在大家彼此不嫌棄,互相鼓勵著,總算熬過了第一個學期。
期末考試時,別的項目我都順利過關,唯獨跑八百米時,跑了不到一圈我就感覺自己快要死掉了,無論如何也堅持不下來!我自然淪為補考大軍中的一員。至今我還記得,在我補考八百米時,同寢室的姐妹們站在跑道邊上大聲給我加油,我就在“再不及格就畢不了業(yè)”的壓力下和姐妹們的鼓勵下,總算跑完了全程,只是大腦缺氧、肺快炸了的感覺真是令我生不如死!
可是,女生八百米跑、男生一千米跑是每學期必考的項目!于是,每學期我總得死去活來地折騰兩遍,才能補考及格。我甚至猜想會不會是老師看我們已經盡全力了才高抬貴手給了我們及格分!我那時是真痛恨這體育課,痛恨這八百米考試,但從未有過類似你那種“煉獄修行”的感受。
我早早就知道不是所有人通過鍛煉都能成為體育健兒的。鳥兒不會游泳,魚兒不會飛,而我,是一個不擅長跑步的凡人,但不是殘障人士,不能免試,所以為了考試及格,我還是得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知,那么多次補考并沒有讓我崩潰,相反,能跑完全程我就覺得是勝利!
孩子,有些事確實不是你拼盡全力就能做好的,在特別不擅長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上盡自己所能就可以,只是不可輕言放棄。平時你要多運動,下次體測時努力過關,不用擔心別人的嘲笑——大家都緊張著自己的體測成績,誰有空理會你啊!你說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