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新寧博落回經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現在回想起這一天,新寧縣永鑫藥材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董事長楊美云仍然激動不已。
2008年,楊美云回到家鄉(xiāng),發(fā)現當地許多藥農因為盲目種植中藥材,時常面臨著滯銷的困境??粗亦l(xiāng)藥農滿臉愁容,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為家鄉(xiāng)做出自己的貢獻。在福建省從事15年出口貿易工作,楊美云很早就了解畜禽飼料應禁止使用抗生素的相關知識;加之了解到博落回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后,她判斷博落回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于是,帶著“幫助家鄉(xiāng)藥農,開拓博落回市場”的理想和信念,楊美云毅然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投身于中藥材行業(yè)。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或許可以用這句詩來概括楊美云十幾年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創(chuàng)業(yè)之初,楊美云遭遇了兩大困難:一是博落回在藥農傳統(tǒng)觀念里僅僅作為一種普通的肥料來使用,推廣種植能否獲得廣大藥農的信任?二是大規(guī)模種植博落回,“野生改家種”的技術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面對困難,楊美云未曾想過放棄。推廣種植之初,她帶領公司與當地的合作社進行合作種植,采取無償提供博落回種子、輔料以及技術服務等手段吸引藥農種植,并且與藥農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徹底打消了藥農“到底要不要種植博落回”的疑慮。當地其他藥農發(fā)現種植博落回每667平方米可以獲得3000~4000元的收益后,也逐漸加入到種植隊伍中來?,F在,新寧縣博落回種植已推廣覆蓋全縣16個鄉(xiāng)鎮(zhèn)115個村,在回龍寺鎮(zhèn)、清江橋鄉(xiāng)、一渡水鎮(zhèn)、安山鄉(xiāng)、巡田鄉(xiāng)、高橋鎮(zhèn)等主要種植區(qū)域發(fā)展重點村32個,帶動4000戶以上藥農增收。
針對技術問題,公司與湖南農業(yè)大學、國家中藥材(湖南)技術中心、湖南美可達生物資源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此外,公司還培養(yǎng)了一支一專多能的研發(fā)、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業(yè)務骨干團隊。公司研發(fā)團隊在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產地初加工、高產穩(wěn)產、品質保障、產品梯度開發(fā)升級等方面都有了突破,不僅“野生改家種”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而且進一步擴大了博落回初加工的規(guī)模,提高了博落回就地轉化率。
博落回成功推廣種植的經歷,讓楊美云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之后,公司逐漸形成了“建示范基地—帶周邊村民—聯藥企藥商—推訂單種植”的模式,大力推廣博落回、甜茶、半枝蓮、枳殼等中藥材種植,如今種植面積已經超過840公頃。2018年,公司在新寧縣清江橋鄉(xiāng)建立了中藥材初加工倉儲服務平臺,現有產品倉庫3座、加工車間2座,面積有4000多平方米;并引進全套的收購、儲藏、加工、包裝機械設備,年初加工儲存藥材日常能力達到2000多噸;在新寧縣發(fā)展中藥材種植專業(yè)戶2000余戶,帶動近萬名農民脫貧致富增產增收。
2020年,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平穩(wěn)后,楊美云帶領公司員工搶抓農時,為藥農開展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指導藥農進行田間管理以及提供科技服務,還為貧困戶送去了可移栽種植面積約66.7公頃的博落回藥材種苗和治病、殺蟲藥物,一解藥農的燃眉之急。藥農為此紛紛點贊。談到從打消藥農心中的疑慮,到獲得藥農的信任,再到帶領藥農增收,楊美云說道:“沒有什么秘訣,我只是相信付出就會有收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