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林,黃 維,吳宏榮,涂承義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22)
沙坪二級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和金口河區(qū)境內(nèi),距峨邊縣城上游約7 km,是大渡河中游22個規(guī)劃梯級中第20個梯級——沙坪梯級的第二級,上接沙坪一級水電站,下鄰已建龔嘴水電站。電站采用河床式廠房開發(fā)方式。水庫正常蓄水位554.00 m,總庫容2084萬m3,擋水建筑物最大壩高63.0 m,裝機容量348 MW。樞紐工程主要由左右岸擋水壩段、泄洪閘、河床式廠房和魚道等建筑物組成,其中泄洪閘布置在右岸主河床,河床式廠房布置在左岸臺地上,廠壩間導墻位于泄洪閘與廠房之間,運行期兼作魚道出口段,施工期兼作縱向圍堰。
本工程施工采用左岸明渠分期導流方式,其導流順序為:導流明渠施工階段(2010年12月~2013年5月)進行左岸導流明渠施工,期間來水由原河床下泄;一期導流階段(2013年11月~2015年3月)進行泄洪閘施工,來水由導流明渠下泄;二期導流階段(2015年3月~2017年4月)進行左岸廠房施工,來水由廠房土石圍堰、廠壩間縱向導墻攔擋,泄洪閘閘孔下泄,見圖1。
廠壩間導墻基礎巖性為生物碎屑灰?guī)r,導墻基礎底部分布有緩傾角裂隙L22、頁巖夾層Sh4-3及擠壓破碎帶J3。
(1)裂隙L22:于閘右0+15.5、閘上0+50~閘下0+159,出露高程516~522 m。其性狀為:閘上0+50~閘下0+15段及閘下0+70~閘下0+159段,面起伏粗糙,厚度1~3 cm,為巖塊巖屑型;閘下0+15~閘下0+70段,面起伏粗糙,厚度2~3 cm,受構造影響,為巖屑夾泥型。
圖1 二期施工導流規(guī)劃平面示意圖Fig.1 Schematic plan of diversion in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stage
圖2 廠壩間導墻平面示意圖Fig.2 Schematic plan of guide wallbetween the power house and dam
(2)頁巖夾層Sh4-3:出露于L22以下2~4.5 m,于閘右0+15.5、閘上0+50~閘下0+159,出露高程512~520 m。其性狀為:厚度0.4~2 cm,波狀起伏,延伸長,受河水沖刷侵蝕,在基坑左岸基巖陡崖沿線被掏空,充填砂卵石。
(3)擠壓破碎帶J3:N75°~85°W,NE∠75°~85°,寬0.3~0.5 m,帶內(nèi)以碎裂巖、碎塊巖為主,充填有黃泥。
按照滿足施工導流布置,盡量利用河床基巖及永臨結合,減少工程量及投資的原則,沙坪二級水電站廠壩間導墻在二期施工中兼作縱向圍堰,運行期兼作魚道,做到了“一墻三用”。
廠壩間導墻兼魚道位于泄洪閘與廠房之間,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斷面型式,上、下游方向總長度226.50 m,分上游段、閘室段、中間段、下游段共四段。
上游段長度67.50 m,樁號為閘軸線0+000.00~閘上0+67.50。
3.1.1 結構設計
上游段采用重力式斷面,為魚道出口段,頂高程557.00 m,最大高度約37.0 m,壩頂寬度14.0 m,基礎寬約25.0 m,左側為廠房進水渠,坡比1∶0.6,右側直立,為泄洪閘進水渠。該段魚道采取連續(xù)“繞彎”方式布置。
3.1.2 穩(wěn)定應力計算及處理措施
本工程導墻高度大于15 m,應按照《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guī)范》進行抗滑穩(wěn)定及應力計算。按照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原則,按分項系數(shù)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進行導墻穩(wěn)定應力計算,并進行抗傾覆穩(wěn)定復核。計算模式見圖3。
材料取值:抗剪斷指標中,巖屑夾泥型及斷層、擠壓破碎帶f"取0.35~0.45、C"取0.03~0.05,巖塊巖屑型f"取0.45~0.50、C"取0.10~0.20;抗剪指標中,巖屑夾泥型及斷層、擠壓破碎帶f取0.30~0.40,巖塊巖屑型f取0.40~0.45,C值為0。
計算考慮的荷載組合為:自重+靜水壓力+揚壓力+錨筋樁作用(抗滑不考慮),其中上游段、閘室段迎水面水位按546.94 m考慮,中間段、下游段水位按545.56 m考慮。
上游段考慮到巖坎質(zhì)量較差,材料取中值,帷幕揚壓力效果按照不折減考慮。
基礎開挖至約520 m高程,根據(jù)地質(zhì)資料顯示,頁巖夾層和裂隙已基本挖除,但計算中需考慮裂隙L22和頁巖夾層沒有完全挖除的可能性。取兩個典型斷面進行穩(wěn)定應力計算,結果表明:閘軸線0+000.00(520.00 m高程)斷面的墻踵應力出現(xiàn)了拉應力,為254.91 kPa,超過允許最大拉應力150 kPa要求。建基面及深層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均滿足電力口規(guī)范及水利口規(guī)范的要求,抗傾覆安全系數(shù)滿足電力口規(guī)范及水利口規(guī)范的要求。墻趾應力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圖3 計算假定模式Fig.3 Hypothetic mode of caculation
施工中對閘軸線0+000.00(520.00 m高程)~閘上0+006.60段進行了錨筋樁處理,處理后,由于考慮到錨筋樁的受力,墻踵拉應力減少為140.29 kPa,滿足規(guī)范要求。
基巖為弱風化,巖體大多完整性差,為Ⅲ2類巖體。為加強基巖的整體性,對其進行固結灌漿,灌漿深度為5 m,梅花形布置,間排距為3 m,見圖4。
圖4 上游段基礎處理Fig.4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upstream section
閘室段長度49.0 m,樁號為閘軸線0+000.00~閘下0+49.00。
3.2.1 結構設計
閘室段與1號閘室整澆,采用“U”形斷面,增大了斷面面積,也增加了剛度。左側靠廠房機組邊墩,右側靠2號閘室,頂高程557.00 m,最大高度約37.0 m,基礎寬約31.0 m。該段魚道單向布置。
3.2.2 穩(wěn)定應力計算及處理措施
對閘軸線0+000.00(520.00 m高程)斷面進行穩(wěn)定應力計算,結果表明: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滿足規(guī)范要求;墻踵應力為-28.19 kPa,沒有出現(xiàn)拉應力,滿足規(guī)范要求;墻趾應力滿足規(guī)范要求。
計算考慮了導墻基礎存在部分巖屑夾泥型Sh4-3及泥夾巖屑型L22結構面未挖除的可能性,假定緩傾角頁巖Sh4-3及L22為滑面,計算單滑面深層抗滑穩(wěn)定,計算結果滿足規(guī)范要求。
為加強基巖的整體性,對基礎進行固結灌漿,灌漿深度5 m,梅花形布置,間排距3 m,基礎1∶0.3陡坡開挖處加錨筋樁處理,3根32,間排距3 m,長度5 m。
中間段長度27.8 m,樁號為閘下0+049.00~閘下0+76.80。
3.3.1 結構設計
中間段與1號閘室下游護坦整澆,采用“L”形斷面,左側靠廠房機組邊墩,右側為護坦導墻,頂高程549.85 m,最大高度約29.85 m,基礎寬約25.50 m。該段魚道單向布置,并在墻體內(nèi)設置一個魚道觀察室。
圖5 閘室段(閘軸線0+000.00斷面)基礎處理Fig.5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the lock chamber section
3.3.2 穩(wěn)定應力計算及工程處理
取兩個典型斷面分別進行穩(wěn)定應力計算,結果表明:建基面及深層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抗傾覆安全系數(shù)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揚壓力不折減的情況下,兩斷面拉應力分別為236.82 kPa和290.68 kPa,不滿足允許最大拉應力150 kPa的要求。根據(jù)工程經(jīng)驗,計算中對帷幕后的揚壓力進行了折減,按照系數(shù)0.6折減時,壩踵拉應力分別為152.11 kPa和205.97 kPa,仍不滿足要求。考慮錨筋樁作用時,拉應力減小為83.34 kPa和137.20 kPa,滿足要求。施工中,導墻底部布設了滲壓計,監(jiān)測結果顯示,帷幕后的滲透壓力是帷幕前的0.55~0.62,也驗證了計算假設的合理性。
兩個斷面以緩傾角頁巖夾層及L22為滑面計算單滑面深層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按照電力口規(guī)范計算,結果分別為0.94和0.99(<1.0),不滿足要求,按照水利口規(guī)范計算均滿足要求。施工中對開挖基礎面進行了調(diào)整、深挖,對頁巖夾層和結構面進行了挖除,再計算挖除后的深層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按照電力口規(guī)范計算,最小值1.27>1.0,按照水利口規(guī)范計算,最小值4.76>2.5,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另外,為減小深層抗滑穩(wěn)定風險,在技施過程中,對中間段導墻和1號閘墩下游側護坦進行了整體受力處理,該應用(“一種改善廠壩間導墻施工期受力的方法”)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通過在廠壩間導墻和護坦分縫處設置水平連接鋼筋,將導墻和護坦連成一個整體,相應增大導墻底部面積,從而減小深層滑動角度,達到解決深層抗滑問題的目的。同時,由于鋼筋設置在截面中心位置,基礎對上部混凝土不會形成強約束,表面混凝土亦能自由收縮。這樣既保留了分縫的優(yōu)點,又給抗滑穩(wěn)定提供了抗力。專利的應用避免了使用傳統(tǒng)的錨索補償措施時施工麻煩的弊端。
圖6 中間段典型斷面處理Fig.6 Treatment of typical profile in middle section
下游段長度82.2 m,樁號為閘下0+076.80~閘下0+159.00。
3.4.1 結構設計
下游段采用重力式斷面,頂高程549.85 m,最大高度27.45 m,壩頂寬度7.0 m,基礎寬約22.0 m,左側坡比1∶0.4,為廠房尾水渠,右側直立,為泄洪閘護坦及海漫。該段魚道單向布置,在閘下0+079.60位置通過廠房尾水平臺上的渡槽轉向左岸,與魚道進口連接。
3.4.2 穩(wěn)定應力計算及工程措施
根據(jù)初步估算,下游段抗力有較大的裕度,按照最不利情況(即揚壓力不折減)計算,材料取中值。典型斷面的建基面穩(wěn)定、應力計算滿足規(guī)范要求;深層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按照電力口規(guī)范計算為0.95<1,不滿足要求,按照水利口規(guī)范計算為3.13>2.5,滿足要求。
從鉆孔及現(xiàn)場開挖情況看,下游段出露基巖明顯好于上游閘室段出露基巖,結合現(xiàn)場開挖,并與地質(zhì)專業(yè)人員商榷后,此處的深層抗滑穩(wěn)定計算取材料上限值、安全系數(shù)取1.06,滿足規(guī)范要求。
施工中對該段進行了固結灌漿加固處理,灌漿深度為5 m,梅花形布置,間排距為3 m;設置了錨筋樁,3根32,間排距為3 m,長度為5 m。
圖7 下游段典型斷面處理Fig.7 Treatment of typicalprofile in downstream section
沙坪二級水電站采用明渠方式導流,其廠壩間導墻在運行期兼作魚道,二期施工導流中兼作廠房基坑縱向擋水圍堰,做到了“一墻三用”,其施工導流期的穩(wěn)定尤為關鍵。2014年12月完工以來,廠壩間導墻經(jīng)歷了2015年、2016年兩個汛期的考驗,運行正常。
綜上所述,本工程廠壩間導墻的穩(wěn)定計算模式假定、工程加固處理是合理成功的,可為其他類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