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明
導讀
近年來,文身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和接納度有所上升。隨之而來的是,部分未成年人在跟風盲從、彰顯個性、“為愛留痕”等心態(tài)的驅使下,出現(xiàn)過早接觸、盲目選擇、大面積文身、圖案低俗怪異等問題。當下,青少年文身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xiàn)象,亟待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
2020年9月,剛上初中的小寒(化名)被身邊一些學長身上的關公、鬼武士、日式阿浮屠等文身所吸引,認為文身“很吸粉”。于是,在寒假期間,經(jīng)人引薦,在一家文身店進行了文身。然而,沒過幾天,小寒被同學舉報文身,學校認為小寒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校容校紀,及時約談小寒及其父母,要求盡快將文身清除。經(jīng)學校及父母教育后,小寒方才意識到文身的危害,懊悔不已。最后,在公安、法院、司法等多個的部門協(xié)助下,文身店賠禮道歉并賠償文身費和精神撫慰金1萬元,小寒的未成年人健康權益得到了保障。
近年來,青少年文身問題越來越突出,并且出現(xiàn)了低齡化的現(xiàn)象。文身不僅對未成年人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對他們的前途也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受影視文化及名人影響。早些年,隨著一些港臺電影的滲入,文身開始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很多影視劇中,為了塑造飽滿的人物形象,利用文身突出某種特質。同時,很多備受青少年喜愛的影視演員或歌手因彰顯個性而文身,青少年出于對偶像的崇拜,跟風文身,甚至認為文身是一種藝術美。
文身店缺乏規(guī)范化管理?,F(xiàn)在的文身店遍地開花,缺乏一定的約束和規(guī)范。部分文身店喪失經(jīng)營底線,只關心經(jīng)濟利益。相關法律法規(guī),缺乏對青少年文身等行為的約束和管理,導致文身行業(yè)亂象叢生,青少年健康權益受到嚴重威脅。
校園管理有漏洞。首先,有的學校存在功利化行為,大考前會“勸”成績不好的學生放棄中考,“保送”職業(yè)學校,使學生產(chǎn)生自卑心理,尋求發(fā)泄途徑而走上文身道路。其次,有的學校缺乏對文身教育管理制度,很少普及相關知識,導致學生對文身的危害認知有限。
家庭教育存在不足。一是父母疏于管理和教育,親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文身前缺乏知識普及,文身后缺乏應對之策。二是有些家庭關系不睦,孩子因缺乏家庭溫暖而尋求社會同伴,導致結識不良朋友而文身。三是父母本身是文身愛好者,受父母影響,孩子會在潛意識里降低對文身危害的敏感度,模仿父母進行文身。
青少年缺乏對文身的正確認知。青少年的好奇、敏感、虛榮心強,喜歡嘗試新事物,但缺乏自制力,單純地認為文身很酷,便選擇模仿。他們認為,文身是一個標簽化的、整體式的,有一種講究“江湖義氣”的感覺。因此,為了獲得同伴認可和集體認同感,往往忽視了文身的危害性,從而選擇盲目跟風。
對身體的傷害。現(xiàn)在的文身行業(yè)魚龍混雜,文身師的入職門檻低,大多不懂醫(yī)學,文身水平有限;文身損傷了皮膚,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如果創(chuàng)傷面積大、細菌毒力強,還會患敗血癥而危及生命;文身用的顏料大多是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引起皮炎、過敏,致使局部發(fā)癢、疼痛。此外,文身專用的刺青顏料,含鉛、鉻等重金屬,是誘發(fā)皮膚癌的因素之一。
對青少年學業(yè)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學校并不愿意接受一些文身的學生,有文身的必須清洗,而清洗文身是個漫長的過程,會影響青少年的學業(yè)。二是青少年文身后,會過分關注文身的方方面面,也會因文身引發(fā)老師的偏見,使其減少對青少年學習的關注,進而影響到青少年的學業(yè)。
對人際關系的影響。社會對文身的孩子大多貼有標簽,認為他們是“壞孩子”。因此,多數(shù)家長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遠離那些文身的孩子。在學校里,大多數(shù)同學也能感受到文身的另類,進而逐漸疏遠那些文身的同學。
影響青少年的職業(yè)發(fā)展。我國有相關規(guī)定,人民警察不得文身,文身人員無法通過公務員考核。社會上,很多職位也拒絕文身的應聘者。文身很難消除,盲目文身的青少年,可能在職業(yè)發(fā)展上會有所遺憾。
誠然,我們沒有必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文身”現(xiàn)象,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價值觀、審美意識尚未完全健全、定型的青少年時期,過早接觸“不可逆”的文身,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預防青少年文身,我們需要從以下五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加強市場監(jiān)管。要凈化文娛市場,不能讓一些帶有文身黑社會性質的影視作品侵蝕、扭曲青少年的心靈。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文身行業(yè)的監(jiān)管,對違規(guī)、違法等經(jīng)營行為應給予相應處罰。
第二,補齊制度上的空白。一方面,可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文身場所主管部門;另一方面,對文身工作室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等行為,要有禁止性規(guī)定和處罰措施,如明確文身場所須張貼風險提示單,須核查身份,未成年人文身前須征得監(jiān)護人同意等。
第三,注重學校教育、宣傳。學校不能為了所謂的升學率而讓學生出現(xiàn)“管理真空期”;平時,要通過主題班會、宣傳欄、講座等多種形式宣講文身的危害,加強青少年學生對文身的認識;對一些“問題青少年”,學校和老師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積極做好教育和引導,避免其走入歧途。
第四,重視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家長要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拉近親子關系;同時,通過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手段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督促他們自覺抵制來自不良文化和現(xiàn)實文身現(xiàn)象的影響。
第五,加強青少年自我修養(yǎng)。集中精力在學習上,做好學習這項首要工作。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轉移不良情緒。多參加積極、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圈。不與社會上品行有失的人交往,分清美丑、惡善,保持本心,不受侵擾。
文身雖小,但事關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件小事值得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家庭、學校及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防止文身給未成年人身心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