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科
同樣是阿莫西林,便宜的幾塊錢,貴的甚至要好幾十元。在另一些化療藥上,這種差距就更為顯著了。那么不同價格的藥品有什么區(qū)別呢?藥價有差別,是不是意味著便宜的藥在藥效方面會打折扣呢?
目前市面上進口藥普遍貴于國產(chǎn)藥,很多人盲目認為進口的就一定是更好的,質量肯定比國產(chǎn)的好。還有些人有根深蒂固的思想,覺得一分錢一分貨,貴的商品必然優(yōu)于便宜的商品,其實不然。
國產(chǎn)藥并不比進口藥效果差。因為一個正規(guī)的藥品進入臨床之前,一定會經(jīng)過包括動物實驗、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生物等效性試驗、臨床試驗等一系列嚴格的臨床觀察。只有這些試驗證明了國產(chǎn)藥至少取得了和進口藥相同的效果,甚至超過進口藥的療效之后,才能進入臨床使用。以高血壓藥物硝苯地平為例,進口的硝苯地平和國產(chǎn)的硝苯地平在療效上基本上是等效的。有些患者服用價格更為低廉的國產(chǎn)降壓藥,取得了比進口降壓藥更好的降壓效果。相對于那些極其昂貴的藥品,便宜的藥品不但可以滿足一般的治療需要,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是藥三分毒”,有些人認為貴的藥品可以避免不良反應。其實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xiàn)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那些被通報了不良反應的藥品并不表明它們是不合格的藥品,更不應與“毒藥”“假藥”“劣藥”相提并論。
嚴格來講,幾乎所有的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并不是貴藥一定就沒有副作用。大部分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不影響治療和安全的,只需加強觀察即可,同時不良反應也并非每個人都會發(fā)生,而且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概率簡直比中彩票還要難。所以,當患者為了單純追求療效好、副反應小,而選擇較貴藥品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之后再做決定。
(吉樂薦自《戀愛婚姻家庭·養(yǎng)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