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范
同學們一定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吧!曹沖用石頭代替大象,化整為零,稱出石頭的重量,算出了大象的重量。其實,這則故事中蘊含著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方法——替換。通過替換,可以把本來不易解決的問題變成容易解決的問題。
【問題1】
丁丁買了1支鋼筆和16本習題冊,共用了24元。已知買8本習題冊的錢可以買1支鋼筆,每本習題冊是多少元?1支鋼筆呢?
【思路點睛】如果花24元只買了習題冊,要求每本習題冊多少錢?相信大家會這樣計算:總價÷本數(shù)。在問題1中,丁丁既買了習題冊,又買了鋼筆,該怎樣算呢?丁丁把用來買1支鋼筆的錢買習題冊,可以買8本。這樣,丁丁一共買了16+8=24 (本)習題冊,總的價錢不變,仍是24元。
問題1轉(zhuǎn)化為“用24元買24本習題冊”,兩個未知量轉(zhuǎn)化成一個未知量,就很容易算出1本習題冊的價錢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想,把用來買16本習題冊的錢省下來買鋼筆,能買到16÷8=2 (支)鋼筆。我們得到了“用24元買3支鋼筆”這樣的關系,也能較容易算出兩種商品的單價。
解:24÷(1×8+16)=1(元),1×8=8(元)。
答:每本習題冊是1元,1支鋼筆是8元。
【想一想】如果24元錢全部買鋼筆,你會算嗎?
【問題2】
3個玻璃球和1個鋼球,一共重160克。1個鋼球比1個玻璃球重40克,每個鋼球重多少克?每個玻璃球呢?
【思路點睛】有兩種不同的替換方法:假設全部是玻璃球或全部是鋼球。根據(jù)題意,可知“1個玻璃球的重量+40克=1個鋼球的重量”“3個玻璃球的重量+1個鋼球的重量=160克”。
假設全部是玻璃球,也就是把1個鋼球替換成1個玻璃球,總重量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總重量變少了,總重量少了40克,現(xiàn)在的總重量是160-40=120(克)。問題2即轉(zhuǎn)化為“4個玻璃球重120克”,容易算出1個玻璃球的重量。
解:160-40÷(3+1)=30(克),30+40=70(克)。
答:每個鋼球重70克,每個玻璃球重30克。
【試一試】如果把3個玻璃球全部替換成鋼球,該怎樣解答?
【問題3】
小杯容量是大杯的? ? ,6大杯和4小杯共2600毫升。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路點睛】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大家很快能得出“10杯的總容量是2600毫升”,當然這里的“10杯”是含大杯與小杯的總數(shù)量。
按照剛才的想法,采用替換法,將大杯換成小杯或小杯換成大杯。
先來考慮將大杯全換成小杯。
6大杯可以換成小杯數(shù):6÷? ?=9 (杯)。替換后,小杯的杯數(shù)是:9+4=
13 (杯)。總容量不變,仍是2600毫升,所以每個小杯的容量為2600÷13=200(毫升)。
解:2600÷(4+6÷? ?)=200(毫升),200÷? ? =300(毫升)。
答:大杯的容量是300毫升,小杯的容量是200毫升。
【試一試】如果“將小杯換成大杯”該怎樣做呢?比一比這兩種替換的方法哪種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