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銀
文題亮相
站在教室的門口,學習中的溫馨與感動便涌上我們心頭;站在家的門口,家庭的愜意與溫暖總讓我們感動;站在公園的門口,散步中的美好總是縈繞在我們周圍……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事、景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我們思考……
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生活體驗,請以“站在______? 的門口”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結合生活實際,講述你的體驗或思考;(2)感情真摯、描寫細膩,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感觸;(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線
站在醫(yī)院的門口
一通電話的到來拂亂了我的心緒,我顧不上別人,匆忙跑到醫(yī)院,瘋也似的,沖上了四樓……
“奶奶不行了,你快到XX醫(yī)院來!”這句話在我的耳邊反復出現(xiàn)①,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內心的不安不斷地向我襲來,掌心的汗珠不停地從手里滲出來,但眼前這扇房門,淡黃色、淺淺的,還有那空氣中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②都在告訴我,這里是醫(yī)院,我的奶奶就躺在里面。
“快,快進來!”爸爸拉著我的手,把我?guī)У讲》块T口,推開門,我看到了我這一生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病床旁堆放著亂七八糟的儀器,旁邊各種各樣的線交織在一起,發(fā)出讓人心痛的“滴答”聲,還有那空氣中彌漫的悲傷的味道,讓我的心情變得愈發(fā)沉重。
聽聞奶奶身處彌留之際的消息,家中的親朋好友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匆匆趕來。眼前的奶奶,只剩下無力的呻吟,在時間的流逝與眾人聚集的目光中逐漸微弱下來。“媽!”旁邊的二叔一直在輕輕地呼喚著,像是在挽留奶奶離去的腳步,奶奶的眼睛似乎動了一下。③爸爸連忙對我和弟弟說:“快去,快去叫奶奶啊!”我一下子怔住了,千萬思緒起伏著,我真的能叫醒奶奶嗎?奶奶會好轉起來嗎?“奶奶!”好在有弟弟,這聲叫喚似乎拉回了在生死線上徘徊的奶奶,而我怎么也沒有想到,那時的猶豫,竟成了我永遠的悔。我真的后悔,未曾輕喚一句“奶奶”,未曾和奶奶傾訴,未曾將藏在心底的那份親情向她表露④。
奶奶離開了,我心中有數(shù)不清的懊悔,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想奔向她的床邊,大聲呼喚:“奶奶!我好愛你,好擔心你??!”⑤
①“反復出現(xiàn)”一詞不妥,可改為“這句話在我的耳畔響起”。
②詞序混亂,不利于讀者理解,可改為“眼前這扇淡黃色、還隱約散發(fā)出淡淡的消毒水味道的門”。
③奶奶彌留之際,“猶豫”的心理讓“我”最終“愧疚”不已,此處仍需細化,包括對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活動等的描寫都要再細一點。
④場景的描繪與細節(jié)的描寫還需要細化,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我”的“愧疚”之情。
⑤文末需要再次點題,才能更好地傳達出“我”內心此刻的懊悔心理。
病情分析
1.文題契合不緊,切題不準。習作以“站在醫(yī)院的門口”為題,雖寫了在醫(yī)院的經歷,但未能完全體現(xiàn)文題“站在醫(yī)院的門口”的思考,切題不準,主題不鮮明。
2.未能緊扣“醫(yī)院門口”組織材料。習作側重于醫(yī)院內部的體驗及自己的內心活動,沒能將點定在“門口”,“門口”的含義未能充分體現(xiàn),致使習作中心不突出,主題不鮮明。
3.內心活動描寫不足。習作雖落腳于醫(yī)院,但對“我”的內心活動的描寫略顯單薄,仍需細致刻畫。尤其是對“我”猶豫之下的內心矛盾,描寫得不夠細膩。
4.情感體驗與主題表達不充分。習作講述的是“我”對奶奶的愛,但由于自己的“猶豫”,未能及時在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表達出來,所以才會心生內疚。寫作時,對事情的敘述欠豐富,對主題的挖掘不夠,不能很好地表達習作主題。
化蝶之作
站在醫(yī)院的門口
◎蔣 靜
醫(yī)院在我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上,每次路過它的時候,我都會在門口站一站,這時,眼前便浮現(xiàn)出了讓我終身難忘的那一幕。
那天,一個電話的到來徹底打亂了我的心緒,我不顧一切地沖向了醫(yī)院。一路上,我只記得一個聲音:“奶奶快不行了,你快到XX醫(yī)院來!”電話里母親的聲音,是那么的焦慮、不安、慌張與無助。一股悲傷的情緒像巨浪一樣向我襲來,密密麻麻的汗珠從手心滲出。
我不顧一切地向前沖著,一直沖到了那扇散發(fā)著淡淡消毒水味兒的淡黃色的門前。
“快過來,快來看看奶奶!”爸爸拉著我的手,把我?guī)нM病房。慘白的病床上躺著虛弱的奶奶,病床旁各種儀器與電線交織在一起,不斷地發(fā)出沉重的“滴答”聲。我怔在那里,空氣中彌漫著重重的消毒水味,還有那不可忽視的、讓人窒息的病痛……
聽聞奶奶大限將至的消息后,親朋好友都匆匆趕來?!邦~——啊——”奶奶無力的呻吟聲在眾人的目光中慢慢微弱下來?!皨?!媽!”二叔一直在奶奶旁邊輕輕叫喚著,試圖挽留奶奶離去的腳步,奶奶似乎聽到了呼喚,眼睛再次努力地睜開。爸爸在旁邊,拉著我和弟弟的手,說:“快叫奶奶??!快!你們都叫一下!”我一下子怔住了,千萬思緒起伏,我真的能叫醒奶奶嗎?奶奶能戰(zhàn)勝病魔嗎?親戚們齊齊將目光射向我和弟弟,令我恐懼、害怕、焦慮,它牢牢地罩住了我心間的每一個角落。
最終,我選擇了沉默。
“奶奶!”弟弟一聲弱弱的呼喚,拉回了在生死線上徘徊的奶奶,奶奶露出了難得的笑容,然后,陷入了平靜,再無回應。在哭聲中,我恍若隔世,我怎么也沒有想到,那一刻在病床前的一絲猶豫,竟成了我永遠的悔恨,深深的愧疚不禁涌上心頭。
我后悔未曾在她的床前輕喚一句“奶奶”,后悔還有好多話未和她傾訴,后悔那因膽怯而藏于心底的親情沒能向她表露。
每次路過醫(yī)院,那一幕都會縈繞在我的眼前,久久不能散去。我想,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如果……恍惚中,奶奶和藹的面容上揚著一絲柔柔的笑意,仿佛在輕喚我的名字。我的淚水止不住涌出,在心底不停地喊著“奶奶!我愛你,我真的好想你啊”!
(湖北宜昌市第十九中學)
升格點評
升格后的習作有以下亮點:
1.情真意切,讀來令人動容。站在病房的門口,眼前浮現(xiàn)的是奶奶彌留之際的景象,是“我”內心的悔恨與愧疚,既講述了自己內心的變化,又表現(xiàn)了“我”對奶奶的思念,讀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2.內心描摹細膩生動。習作通篇娓娓道來,似在自述,又似在細細回味,抑或在愧疚中反思,其間對內心的描寫,細膩、生動,感人至深,將小作者內心的掙扎與反思,悔恨與痛苦一一展現(xiàn)了出來。
3.于細節(jié)處見精神。小作者在奶奶彌留之際的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心中生發(fā)出許多愧疚與思索。正是在這些細節(jié)中,我們看到了小作者對奶奶的愛,也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匠心獨運,使習作主題更加鮮明,更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