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鑫,丁少華,王進濤,竇正道,徐 浩
(1.中國石化江蘇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江蘇揚州225009)
叢式井組開發(fā)可節(jié)約大量的道路、井場建設(shè)投資,節(jié)省地面空間,便于采油集中建站和管理。目前,江蘇油田已開采多年,地面水網(wǎng)密布,房屋和農(nóng)田密集與地下條件常常限制區(qū)塊開發(fā)方案的整體實施,為了滿足油藏整體開發(fā)的部署要求,減小投資成本,大量使用叢式井鉆井技術(shù)[1-2]。由于叢式井組之間井位密集,而且叢式井組之間的施工順序?qū)M之間的防碰至關(guān)重要。目前“一字形”叢式井組一般施工原則是利用造斜點相互錯開的方式實現(xiàn)各井間防碰,通常推薦的鉆井施工順序優(yōu)化原則是:先鉆靶前距大、造斜點淺的井,后鉆靶前距小、造斜點深的井[3]。但是該原則并不能適用于所有平臺和部署井間的位置關(guān)系,有的反而會出現(xiàn)“蹩腿”現(xiàn)象,即隨著井深增加兩口井防碰距離出現(xiàn)一個更近的拐點。因此,根據(jù)平臺與部署井之間相對位置關(guān)系,科學(xué)地布置井架整拖方向,優(yōu)化鉆井施工順序,對叢式井施工是否經(jīng)濟、高效,甚至能否成功有重要的影響。
根據(jù)“一字形”叢式井組施工規(guī)則,選擇2 口井組成的叢式井組進行模擬計算。假設(shè)如下:
(1)有A、B 兩個靶點,A 靶點坐標:南北坐標為A1、東西坐標為A2;B 靶點坐標:南北坐標為B1、東西坐標為B2。令A(yù)1>B1,A2<B2。
(2)井口坐標:南北坐標X1、東西坐標Y1;
(3)計劃采用叢式井組施工,井口的位置有2個地方可以選擇,一個位置在靶點的一側(cè),即X1>A1或X1<B1 或Y1<A2 或Y1>B2;一個位置在靶點中間,即B1<X1<A1且A2<Y1<B2[4-5]。
(4)由于叢式井組之間的“蹩腿”主要是發(fā)生在直井段或者是剛開始造斜的井段,故認為A 井“蹩腿”現(xiàn)象發(fā)生的點在A 井直井段,B 井“蹩腿”現(xiàn)象發(fā)生的點在B井的剛開始造斜的井段。
當井口的坐標在靶點坐標的一側(cè)時,叢式井井位部署時要特別避免出現(xiàn)所謂的“蹩腿”現(xiàn)象,如圖1、圖2 所示,A 井的靶前距大于B 井,井口位置在靶點的右側(cè)[6-7]。
圖1 大門向著靶點方向的井口位置
圖2 大門向著靶點方向井口位置空間圖
B 井軌跡上“蹩腿”點E 在水平面的投影點為F點,整拖方向線與B 井軌跡水平投影的夾角為θ;A井直井段“蹩腿”點為G 點投影到水平面為點O1,B井直井段投影到水平面為O2點。O1O2為整拖距離5 m。O1點到B 軌跡水平投影的最短距離O1F=O1O25sinθ。G點和E點之間的垂深之差為ΔH。則G點和E點的距離S為:
由于G點和E點最近安全距離為5 m。
當井架整拖接近靶點時,即由O2向O1整拖,如圖1 所示。由于B 井先施工,如果A 井的造斜點深于B 井,則B 井軌跡上必然有一點E,與A 井上G 點垂深之差ΔH = 0,即蹩腿(見圖2)。如果設(shè)計將A井的造斜點淺于B,則可確保G 點與E 點的垂深之差ΔH >5cosθ,避免“蹩腿”現(xiàn)象。
反之,如圖3 所示,當井架整拖遠離靶點時,即由O1向O2整拖。由于B 井先施工,如果A 井的造斜點淺于B 井,則B 井軌跡上必然有一點E,其與A 井上G 點垂深之差ΔH = 0,即蹩腿。如果設(shè)計將A 井的造斜點深于B 井,則可確保G 點與E 點的垂深之差ΔH >5cosθ,避免“蹩腿”現(xiàn)象。
圖3 大門背著靶點方向的井口位置
總之,由于A井的靶前距大于B井的靶前距,則A 井的造斜點通常會淺于B 井的造斜點。當井架整拖接近靶點時,應(yīng)先鉆B井再鉆A井,這樣便不會出現(xiàn)蹩腿情況,如圖1 所示鉆井順序。當井架整拖遠離靶點時,應(yīng)先鉆A井然后再鉆B井,這樣便不會出現(xiàn)蹩腿現(xiàn)象,如圖3所示鉆井順序。
在圖1的情況,如果在地質(zhì)要求必須先鉆A 井,則必須使A 的造斜點比B 井深。如果A 井靶前距過大,且靶點垂深比B井靶點垂深淺很多,會使鉆井施工難度增加。
當井架整拖方向近乎平行于靶點,如圖4所示,只要軌跡不交叉,即由O2向O1整拖,就可避免蹩腿。大門朝上時,先鉆下邊的B井,然后A井。大門向下時,先鉆上邊的A 井,然后B 井。如果軌跡相交,便要通過三維井眼繞開,才可以防碰。
圖4 大門和靶點連線方向一致的井口位置
當井架整拖方向朝上(見圖5),即由O2向O1整拖,很顯然O1E>O1O2=5,即G 和E 的距離必然大于5 m。故先鉆下邊的B 井,然后是A 井,可避免“蹩腿”現(xiàn)象。
如果軌跡相交,如圖6 所示,當井架整拖方向朝上,即由O2向O1整拖,B 井軌跡上必然有一點E,與A 井上G 點垂深之差ΔH = 0,即蹩腿。此時,要通過三維井眼繞開,才可以防碰,但會增加施工難度。
圖5 軌跡不交叉的井口位置
圖6 軌跡交叉井口位置
因此,當井口的坐標在靶點之間時,大門朝向沒有特殊要求,對造斜點也沒有要求,只要軌跡不交叉,按照井的分布順序施工,便可避免出現(xiàn)蹩腿的現(xiàn)象。
叢式井組布井數(shù)量往往在2 口以上,對于n 口井的叢式井施工,以井口為中心建立一個坐標系,將井分成4 個部分,分別是第一象限井,第二象限井,第三象限井,第四象限井。各個象限之間的井鉆井順序不能相交,要對各個象限中井分別施工。在每個象限內(nèi),鉆井順序按照“井口坐標在靶點一側(cè)”中的原則設(shè)計。在各象限之間,按照“井口坐標值在兩個靶點坐標值之間”和“井口坐標在靶點一側(cè)”中的原則施工(見圖7)。
圖7 多口叢式井施工設(shè)計
如果大門向東如圖7 所示,總的施工順序要先施工西邊的A 和B,然后是東邊的C,D,F(xiàn)。由于井架整拖方向是遠離靶點,要先鉆造斜點淺的,后鉆造斜點深的。由于A 的靶前距大于B,A 的造斜點比B淺,因此要先對第四象限的A施工,然后是第三象限的B。對于井口東邊的井,由于是整拖方向接近靶點,因此要先鉆造斜點深的,后鉆造斜點淺的。由于C井的靶前距比D和F相對較小,因此要先鉆C井。又由于F 的靶前距比D 要大,其造斜點要淺于D。因此要先鉆D井,而后鉆F井。
F 斷塊是一個斷背構(gòu)造。預(yù)計布井f11-6,f11-1,f11-4。
圖8 F斷塊井位部署
勘察井位時,在該井組的南邊選擇一井口,大門方向選擇向北。鉆井順序要求f11-1,f11-4,f11-6,此時由于靶前距由大到小,依次為f11-6,f11-1,f11-4。先鉆井口東邊的井,由于是接近f11-1 和f11-4 的靶點,因此要求f11-1 的造斜點要深于f11-4。然后再鉆西邊井f11-6,其造斜點要淺于f11-4。
B6 斷塊是由北東至北東東向的反向正斷層切割形成的斷鼻構(gòu)造,井位密集程度高。B6-106,B6-107,B6-108,B6-109 四口井使用一個井場進行叢式井施工(見圖9)。
圖9 B6斷塊井位部署
如圖9所示,大門方向向北,在以井口為中心的坐標系中,先鉆第三象限的B6-107 和B6-110,由于B6-107 的靶前距小于B6-110,井架整拖方向是遠離該兩口井,故先鉆造斜點淺的B6-110,然后鉆B6-107。之后是第二象限的B6-109,第一象限的B6-108,由于這兩口井的靶前距和井深很接近,施工順序無特別要求。故該井組最優(yōu)化的順序是:B6-110,B6-107,B6-109或B6-108。
由于地質(zhì)要求鉆井的順序是B6-107、B6-108、B6-109、B6-110。先對第三象限的B6-107 施工,之后是第一象限的B6-108,之后是第二象限的B6-109,最后又是第三象限的B6-110。由于不同象限之間的井出現(xiàn)交叉,導(dǎo)致B6-110 必須要使用三維軌跡才可避開蹩腿,而三維井的設(shè)計使井身質(zhì)量變差,增大了油井生產(chǎn)時桿管偏磨,同時也增加了施工難度,增加鉆井成本。
(1)當井口位置在靶點坐標一側(cè)時,大門向著靶點方向,則先實施的井造斜點要深,后實施的井造斜點要淺;大門方向背著靶點方向,則先實施的井造斜點要淺,后實施的井造斜點要深。
(2)當井口位置在靶點中間時,大門方向沒有特定要求,只要軌跡不交叉,按順序依次施工即可。
(3)對于井組中井數(shù)較多的叢式井組,要以井口為中心劃分為4個象限,象限之間的井不能交叉,依次對每個象限中的井施工;在每個象限中,按照“井口位置在靶點坐標一側(cè)”和“井口位置在靶點中間”中涉及的原則設(shè)計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