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漢成,黃學順,許偉,李剛,鄧宏安
(1.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耕地質量和肥料管理站,湖北,443500;2.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種子管理局;3.長陽賀家坪鎮(zhèn)農技服務中心)
長陽是我國高山蔬菜產(chǎn)區(qū)之一,大白菜播種面積10 000 hm2、種植歷史近34 a。大白菜生長季節(jié)短,通常1 a種植2~3茬。部分農戶長期連作和單一施肥模式對耕地地力和產(chǎn)品品質等帶來一系列問題。為初步探討并解決上述問題,在高山大白菜規(guī)模種植區(qū)域紫臺山村開展高山大白菜土壤修復試驗。
①套餐肥 生物有機肥(有效活性菌≥2.20億/g、有機質≥40%)、硅鈣鉀鎂肥(SiO2≥9.0%,CaO 20.0%、K2O≥3.0%、MgO≥2.0%,pH值10.0)、平衡性復合肥(N∶P∶K=17∶17∶17)、大量元素水溶肥(N∶P∶K=20∶20∶20)。由湖北金正大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提供。
②營養(yǎng)土+45%復合肥 營養(yǎng)土:有機質≥15.0%、腐植酸≥2.0%、P2O5≥6.0%、S≥2.5%、SiO2≥12.0%、CaO≥18.0%、MgO≥5.8%,pH值10.0,由賀家坪玉明農資經(jīng)營部生產(chǎn)提供;45%復合肥(N∶P∶K=15∶15∶15),由湖北宜施壯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提供。
③農戶習慣施肥45%復合肥(N∶P∶K=15∶15∶15),有機肥(NPK≥5%,有機質≥45%),均由湖北宜施壯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在賀家坪鎮(zhèn)紫臺山村5組江明華責任田進行。東經(jīng)110.82°,北緯30.58°,海拔1 196 m,山地黃棕壤。田塊面積2 001 m2,土地平整,常年種植大白菜。該田塊土壤含有機質23.5 g/kg、堿解氮150 mg/kg、全氮1.64 g/kg、有效磷42.3 mg/kg、速效鉀176 mg/kg、緩效鉀288 mg/kg,pH值5.25。
大白菜品種山地王2號(在當?shù)乇憩F(xiàn)為抗十字花科根腫病),武漢文鼎種業(yè)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銷。
①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不設重復,各處理面積667 m2,均勻分布于同一塊大田中。
處理1(套餐肥):667 m2用硅鈣鉀鎂肥80 kg,翻耕前撒施;667 m2用生物有機肥80 kg、17-17-17復合肥80 kg,翻耕起壟后條施;生長中期667 m2隨水澆施20-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10 kg。處理2(營養(yǎng)土+45%復合肥):667 m2用15-15-15復合肥125 kg、營養(yǎng)土100 kg,均在翻耕起壟后條施。處理3(農戶習慣施肥,CK):667 m2用15-15-15復合肥125 kg、有機肥120 kg,均在翻耕起壟后條施。
②田間管理2019年5月11日耕田、開溝、起壟,按照試驗設計施用肥料。大白菜起壟種植,行距0.42 m,株距0.44 m,種植密度3 609株/667 m2;5月13日壟上趁墑覆膜,5月16日苗床育苗,5月30日壟上打孔移栽大白菜苗。各處理后期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均一致。
③測定指標及方法8月2日進行大白菜田間調查及測產(chǎn)。為避免邊際效應,每個處理選擇長勢適中的5個點取樣,每點連續(xù)采收10株,共50株用于測產(chǎn)。同時調查十字花科根腫病和大白菜緣枯病發(fā)病率,測定大白菜SPAD值、單株質量,評價結球緊實度及大白菜口感。
十字花科根腫病和大白菜緣枯病發(fā)病率計算公式:發(fā)病率(%)=發(fā)病株數(shù)/調查總株數(shù)×100;采用手持式葉綠素含量測定儀(浙江托普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型號TYS-A)測定SPAD值;結球緊實度現(xiàn)場采取手壓式評價;縣農技推廣中心和鎮(zhèn)農技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對3個處理的烹飪大白菜口感品嘗評價。
④土樣采集及化驗 于5月11日和8月2日分別采集各處理整地前及收獲期土樣,用5點取樣法采集20 cm耕作層土樣,土樣晾制分篩送往武漢華測檢測公司進行pH值(玻璃電極法)、有機質含量(重鉻酸鉀氧化-油浴加熱法)、全氮含量(半微量開氏法)、有效磷含量(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含量(火焰光度計法)、緩效鉀含量(硝酸煮沸法)及水解氮含量(堿解擴散法)檢測。
采用Excel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由表1可知,與試驗前相比,套餐肥處理后土壤pH值提高0.20,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后土壤pH值提高0.13,兩者分別比習慣施肥(CK)提高0.16、0.09;套餐肥處理后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1.2 g/kg,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后有機質含量提高0.3 g/kg,習慣施肥處理后有機質含量提高1.1 g/kg,套餐肥處理有機質含量比習慣施肥處理提高0.1 g/kg。
全氮含量,復合肥+營養(yǎng)土處理比試驗前提高0.01 g/kg,套餐肥、習慣施肥均低于試驗前;有效磷、有效鉀含量,3個處理均比試驗前降低,其中以套餐肥處理最低;緩效鉀含量,3個處理均較試驗前大幅提高;水解性氮含量,3個處理也均比試驗前提高。
表1 試驗前后土壤樣品檢測結果
表2 各處理667 m2產(chǎn)量及經(jīng)濟效益分析
從表2可看出,套餐肥產(chǎn)量最高,比CK增產(chǎn)1 813.0 kg/667 m2,增幅25.4%;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產(chǎn)量其次,比CK增產(chǎn)733.0 kg/667 m2,增幅10.3%。套餐肥比習慣施肥產(chǎn)量高25.4%,可能是硅鈣鉀鎂肥和水溶肥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套餐肥處理667 m2純收入3 194.0元,分別比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和習慣施肥增加218.0、572.8元,增幅7.3%、21.8%。
表3 不同處理蔬菜抗病性及品質效果評價
由表2可知,套餐肥處理667 m2產(chǎn)值5 364.0元,投入2 170.0元,純收入3 194.0元,比CK增加572.8元,增幅21.8%;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667 m2產(chǎn)值4 716.0元,投入1 740.0元,純收入2 976.0元,比CK增加354.8元,增幅13.6%。
如表3所示,對3種不同處理的商品大白菜田間綜合評價:套餐大白菜結球更為緊實、單株質量2.47 kg,較CK高25.3%;對緣枯病表現(xiàn)高抗,發(fā)病率為0;外部葉片翠綠,SPAD值41,較CK高3;食用口感更脆嫩;CK結球較松散,對緣枯病表現(xiàn)為中抗。
與試驗前相比,套餐肥處理后土壤pH值提高0.20,且比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提高0.07,比習慣施肥提高0.16;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1.2 g/kg,且比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提高0.9 g/kg、比習慣施肥處理提高0.1 g/kg。說明套餐肥提高土壤pH值和有機質含量效果好于營養(yǎng)土+復合肥及習慣施肥處理。
套餐肥處理產(chǎn)量最高,比習慣施肥產(chǎn)量高25.4%,可能是硅鈣鉀鎂肥和水溶肥起了一定的效果;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產(chǎn)量其次,比習慣施肥產(chǎn)量增加10.3%;2個處理增產(chǎn)效應都非常明顯。套餐肥667 m2純收入3 194.0元,分別比營養(yǎng)土+復合肥處理和習慣施肥處理增加218.0、572.8元,增幅7.3%、21.8%。說明套餐肥增產(chǎn)增收效果最好。
此外,本試驗結果顯示,套餐肥處理大白菜緣枯病發(fā)病率為0,且商品菜單球質量最大,結球緊實,口感好,品質最優(yōu)。
在生產(chǎn)實踐中,套餐肥田間效果較好,建議在高山蔬菜產(chǎn)區(qū)進一步優(yōu)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