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君/ 文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發(fā)明了各式各樣的樂器。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孔子認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音樂不僅是古人的娛樂與藝術(shù),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到國家博物館,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沉睡了幾千年的樂器吧。
文物小科普
賈湖骨笛距今有7800~9000 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樂器之一。這一批骨笛于1986 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為鶴類的尺骨制成,笛身有七個笛孔。專家測試后認為骨笛的音質(zhì)較好,至少為六聲音階或是七聲齊備的古老的下徵音階,可以演奏較為復雜的音樂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