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婭 整理
場邊:30 年前,8 歲的莫·法拉赫以難民的身份逃出索馬里,落腳倫敦,自此開始了奔跑不止的一生。他是倫敦奧運會5000 米和10000 米金牌得主;轉(zhuǎn)戰(zhàn)馬拉松賽場后,又多次奪冠。
這位長跑之王的魔鬼訓(xùn)練極為恐怖。他每周的跑步量可達200 公里。他說:“對我來說,訓(xùn)練比比賽更難,比賽只需要簡單地跑25 圈,訓(xùn)練時每周要跑。”
評論席:從戰(zhàn)亂的索馬里流落到英國倫敦,童年的莫·法拉赫幾乎身無他物,除了那股拼命活下去的狠勁。這股子狠勁,滲透進他的骨子里,成為他擺脫命運枷鎖、奔赴成功的動力。
有人念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道理都懂,卻鮮有如莫·法拉赫者。一鳴驚人之前,他憑著狠勁,征服了無數(shù)的陡坡,擊穿了最絕望的黑夜,直到收獲最后一英里的榮耀。
場邊:里約奧運會上,游泳運動員傅園慧在100米仰泳半決賽中獲得第三名。賽后,她夸張逗趣的表情和那一句“我用了洪荒之力”在網(wǎng)絡(luò)上走紅。
傅園慧示人的形象總是大大咧咧、開心快樂的。隊友說:“國家隊里的氣氛正經(jīng)、嚴肅,都沒有人大聲說話,但是她不避諱,開心起來笑得非常魔性。我最喜歡她很自然、快樂、純粹的狀態(tài)。”
評論席:不是第一名的傅園慧,因為豁達開朗的個性,被大家熟知和喜愛。
傅園慧身上,有值得普通人借鑒的東西,那就是感知快樂的能力。我們太容易被失敗擊退,變得一蹶不振。傅園慧不同,她隨身帶著快樂的“濾鏡”。她把那些重復(fù)枯燥的訓(xùn)練、如影隨行的傷痛、激烈殘酷的比賽變得輕松起來,把負能量變成了正能量。
一個陌生的面孔,走上領(lǐng)獎臺,一束光將他照亮,掌聲和歡呼聲響起。
臺下觀禮的人說,他是一匹黑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但人們不知道,一鳴驚人之前,他一直默默積蓄著力量。日復(fù)一日的訓(xùn)練,一次次自我突破,把他雕琢成了冠軍的樣子。
場邊:在漫長的職業(yè)生涯里,梅西6 次問鼎金球獎。13 歲時,梅西被發(fā)現(xiàn)患有“骨齡滯后”的病,導(dǎo)致骨骼無法跟隨他的年齡一起生長。教練幫他進行激素治療,并且告訴他,跑步對他增高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后,不管每天訓(xùn)練多累,梅西都會完成自定的跑步指標,最終長到了170 厘米。這樣一個小個子球員,卻是世界上所有后衛(wèi)的噩夢。
評論席:鄧亞萍、鄒市明、艾弗森、梅西……誰說矮個子不能成為運動場上的王者?正因為身高上的短板,他們更有危機意識,懂得此路不通另辟蹊徑的道理,用速度和力量彌補身高的不足。
一鳴驚人之前,梅西沒有因為身高怨天尤人。他用自己的方式熱愛著足球,他練出嫻熟的步伐、精準的射門,這是他的“獨門絕技”。綠茵場上,他帶球奔跑,突破,過人,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
場邊:籃球運動員林書豪有個外號“林瘋狂”。2011 至2012 賽季,他以臨時工的身份在NBA 尼克斯隊效力,與一班不是巨星的球員配合,打出了七連勝的佳績:對戰(zhàn)籃網(wǎng),拿下25 分、5 個籃板、7 次助攻;對戰(zhàn)爵士,拿下28 分和8 次助攻;對戰(zhàn)湖人,拿下38 分和7 個助攻(科比當(dāng)時才拿到34 分)……球迷們徹底被他征服了。
評論席:林書豪的“瘋狂”出道,有幾分玄學(xué)的味道,他像是被命運女神圈中的幸運兒,突然間大放異彩。但你別忘了,他同時是哈佛大學(xué)的高才生,擁有罕見的籃球智商,有高人一等的球場意識和判斷力。
所謂的爆發(fā),不過是日積月累的等待。即便坐在場邊的板凳席上,林書豪的頭腦也沒有停止飛速運轉(zhuǎn)。他早就做好了十足準備,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等待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