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Ciling 資料提供 / RICHARD MILLE 設計 / Jili
鏤空、超薄以及輕盈流暢的曲線,將原本沉重的機械鐘表雕琢成一件件精巧的藝術品,似乎也是現(xiàn)代機械腕表進化的終極目標之一,制表師們匠心獨運,精雕細琢,令厚實的機械物件去蕪存菁,蛻變?yōu)槿缦s翼般的存在。對于里查德米爾(RICHARD MILLE)來說,超薄和輕盈這兩個關鍵詞始終貫穿于品牌的設計理念中,但這并不意味著就要犧牲腕表的性能及功能,不滿足于減少每一個零部件的厚度,甚至每一枚機心零件全部從零開始構思與設計, RICHARD MILLE讓每一枚細小的元件都為腕表的誕生發(fā)揮力量,直至達到超薄的極限。就拿品牌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RM 67-02來舉例,即便面對運動強度極高的專業(yè)運動員,它都能達到一種與之“共生”的狀態(tài),表殼由品牌獨有的TPT?碳纖維和TPT?石英復合材料打造, 具有卓越的耐沖擊性能,CRMA7超薄機心以DLC涂層5級鈦合金制成,并采用極致鏤空底板,加上整體無縫、防滑設計、極具彈性的創(chuàng)新表帶,完美體現(xiàn)輕便、纖薄和人體工程學的特性。然而,RICHARD MIILE并不只為專業(yè)運動員打造腕上神器,亦為追求品質生活的人士準備了多款可輕松搭配戶外休閑服或正裝西服的超薄款腕表,當時間之翼如此輕薄,就連時間的腳步似乎也慢了下來,留駐曼妙春日,讓時光輕舞飛揚。
踩著永不停歇的創(chuàng)作腳步,RICHARD MIILE以RM 67-01自動上鏈超薄腕表旨在打造未來新經(jīng)典。透過淋漓盡致的鏤空工藝,表盤構造的新手法,三層表圈邊緣到中央?yún)^(qū)域的時分指針等設計令人目不暇給。表盤上的數(shù)字時標以實心金屬鍛造,并安裝于一對相連、直接附屬于機心的堅固鈦合金軌道,為了增加深邃感,每個數(shù)字均以實心金屬鐫刻而成,垂直日期窗口則移到表盤右側的五點鐘位置。上鏈、日期與手動調整功能指示器顯示則位于1點與2點位之間,表款內部搭載CRMA6自動上鏈機心,厚度僅為3.6毫米,機心底板和橋板均以五級鈦合金制成,結合灰色與黑色電漿處理作為精工修飾。透過底蓋,鏤空效果隨處映入眼簾,諸如高度鏤空的上鏈發(fā)條盒、自動盤、傳動輪系與自動上鏈裝置橋板。首度以超薄形式展現(xiàn),這枚卓爾不群的酒桶型腕表必將令風格人士愛不釋手。
作為RICHARD MILLE系列中首款擁有矩形表殼的腕表,RM 016仍然具有和其他系列腕表同樣的腕部擬合彎曲度和漸細設計。保留了相同的特點,但RM016在制作時同樣重視表殼設計細節(jié),對三個主要部件進行了大量必要的沖壓和機加工,每個表殼都需經(jīng)過202次的單獨機加工處理,也因此,腕表的所有部分均按照極其嚴格的質量標準打造而成。例如,三件式表殼使用兩個Nitril O型密封圈,確保了30米的防水性能,表殼由12個5級鈦合金花鍵螺絲和16L不銹鋼耐磨墊圈裝配而成。表款內部所搭載的RMAS7鏤空自動上鏈機心采用了獨家設計的可變幾何結構自動盤,通過調節(jié)翼肋的位置設定,調節(jié)自動盤的慣性,會在手臂幾乎沒有運動時加速上鏈過程,或是在劇烈體育活動時降低上鏈速度,最有效地適應佩戴者在運動或休閑環(huán)境中的活動水平,堪為特立獨行潮流人士的絕配。
盡管RM033有著最常見的圓形表殼,但RICHARD MILLE卻以非同一般的手法,令其在翩翩公子的手腕上,大放異彩。RM 033超薄腕表的一大特色在于,RMXP1機心的自動上鏈微型自動盤位于機心的側面而非中心,因而在機心厚度上節(jié)省下寶貴的若干毫米。而為了實現(xiàn)偏心自動盤的完美重量分配達到最佳運作,RICHARD MILLE更特意將自動盤設計成雙向上鏈并采用固體鉑金,以實現(xiàn)超薄鏤空機心的高效上鏈和緊湊尺寸。直徑為45.7毫米的表殼厚度僅為6.3毫米,無論是采用鈦合金材質,還是以玫瑰金鑲嵌閃爍鉆石,得益于三件體表殼將表耳完全整合入表殼系統(tǒng),憑借2個丁晴O形密封圈可保證30米防水性能。諸多技術細節(jié)造就了這款簡單優(yōu)雅的腕表,輕松演繹紳士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