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志東
在中外大學史上,一位校長的夫人受到校友們廣泛和長期的尊崇很少見。1937年到1944年,廈門大學校長薩本棟夫人黃淑慎和抗戰(zhàn)中的廈大師生同艱苦、共患難,結(jié)下了深厚感情。
四五十年后,許多校友依然能仔細地回憶起和她相處的每一個片刻,對薩夫人充滿了崇敬和熱愛。
黃淑慎不僅是一個賢內(nèi)助,竭盡全力輔助丈夫的辦學事業(yè),她還是一個優(yōu)秀的母親,把兩個兒子都培養(yǎng)成了蜚聲國際學術(shù)界的學者。
她的一生自強不息。40多歲移居美國后,先攻讀碩士學位,后在美國的大學教書,一直到退休。
01
黃淑慎出生于1912年3月,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專業(yè),擅長打網(wǎng)球、投標槍,是一個體育健將。后與青年才俊薩本棟結(jié)為伉儷。
北師大校史《百年記事》的《學科卷》上,記載黃淑慎1933年12月在《師大月刊》發(fā)表《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數(shù)學入學試驗之研究》和《師范大學鄉(xiāng)村教育實驗區(qū)計劃大綱》兩篇論文,可見她在學業(yè)上十分優(yōu)秀。
1937年7月1日,廈門大學改歸國立。7月6日,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著名的機電工程學家、留美博士、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為國立廈門大學首任校長。
薩本棟接掌廈大的第二天,“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中國進入全面抗戰(zhàn)階段。之后,國內(nèi)的大部分高校先后遷往西南內(nèi)地。處于東南沿海的廈大遷往何處,成為事關(guān)廈大命運的重大抉擇。
薩本棟認為“東南半壁的高等教育,還需要維持,所以決定不隨流遠徙”。根據(jù)他的意見,經(jīng)過多方比較和慎重選擇,最后確定內(nèi)遷長汀辦學。
經(jīng)過緊張的籌劃和準備,1937年12月,薩本棟、黃淑慎夫婦及廈大師生共300余人渡過鷺江、九龍江及十幾條溪流,越過多座崇山峻嶺,長途跋涉800多里,于1938年1月抵達閩西長汀,當月開始復課。
02
黃淑慎隨薩本棟到長汀之前,曾在清華大學擔任體育教師。到廈大后,雖然當時學校很需要女性的體育指導員,但薩本棟嚴格遵守教職員工家屬不能被本校聘用的規(guī)定,他的夫人只能當義務(wù)指導員,沒有任何津貼。
盡管如此,黃淑慎依然非常認真地教體育課,并十分關(guān)心女生的健康和生活。時隔幾十年后,許多女校友依然能清晰地回憶起黃淑慎當年到女生宿舍看望同學們的場景。
在長汀期間,為了節(jié)省學校經(jīng)費,薩本棟不僅經(jīng)常不領(lǐng)全薪,而且還要夫人幫忙處理一些學校的雜務(wù),黃淑慎因而成為學校的義務(wù)秘書。
薩本棟后來身體非常不好,一度臥在家里床上,忍著疼痛,讓學生到家里上課。黃淑慎除了要照顧丈夫和兩個孩子,還熱情招待來家里上課的學生。
40多年后,陳中柱校友(1944屆機電系)在美國回憶起當年機電系的6位同學,每天到薩校長家上課,享用薩師母親手調(diào)制的茶點, 就像家人團聚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謝希德校友(1946屆數(shù)理系)在1998年回憶中說,廈大在長汀辦學時期,薩夫人不僅是薩校長日理萬機的賢內(nèi)助,也是兩個十歲左右男孩的慈祥母親。此外她還在長汀華僑師范教書,以驚人的毅力使全家渡過那段艱苦的歲月。
抗戰(zhàn)時期的長汀生活非常艱苦。教授們的生活同樣很清苦。黃淑慎后來回憶,當時日常食用的青菜,只有竹筍、蘿卜、芥菜、地瓜等幾種東西。
后來,黃淑慎寫信給國外友人,要他們寄送各種蔬菜種子。她在校長宿舍辟地墾殖,分送給各教授,并逐步將種菜推廣到每一個教授的庭院。長汀人后來才見到大番茄和四季豆等新奇蔬菜。
黃淑慎1981年回憶長汀時代的生活說,當年她和母校的同學們是共同分享(Share)校長的一切。當時,薩本棟把他全部心力都用于學校,除了繁重的校務(wù),為了奠穩(wěn)同學們的學業(yè)基礎(chǔ),他每周親自授課達十多個小時。有時學校聘用不到合適的教師,他還要代課。
03
黃淑慎1944年隨薩本棟到美國講學,次年隨丈夫回國。1948年底又陪丈夫赴美國治病。薩本棟于1949年1月31日在舊金山不幸病逝,終年47歲。黃淑慎后來到了香港。
謝希德回憶,1952年她途經(jīng)香港時,黃淑慎在香港做家庭教師,以資助兩個孩子在美國讀書。
黃淑慎后來移居美國。那時她已經(jīng)40多歲了,當時兩個孩子都學業(yè)有成。但她沒有依賴孩子,一切從頭學起,先在伊利諾伊大學攻讀數(shù)學專業(yè)的碩士學位,后在賓夕法尼亞州滑石大學教書,一直到1980年代初退休。
黃淑慎的兩個兒子后來都成了蜚聲國際的著名學者。長子薩支唐是著名微電子學家,次子薩支漢(已故)是著名數(shù)學家。
04
黃淑慎隨薩本棟離開長汀后,和廈門大學校友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對廈大校友有著家人一樣的關(guān)懷和熱情。
歐陽謐校友回憶,1949年他從臺灣經(jīng)過香港要到英國。在香港停留期間,黃淑慎曾為他寫了一封給英國友人的推薦信。那封推薦信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
廈門大學各地的校友都關(guān)心著薩夫人。1981年,臺灣校友會籌備60周年校慶,邀請黃淑慎赴臺出席校慶大會。黃淑慎到臺灣后,受到校友們的熱烈歡迎,昔日的女生紛紛爭著和她合影,大家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
黃淑慎深情地說,在離開學校30多年之后,依然有這么多的同學對故校長的夫人表示如此的敬意,是世界上其他地方不易見到的。
黃淑慎是廈門大學美洲校友會的榮譽會員。薩本棟在美國的學生不時會去探望在賓州教書的薩夫人。黃淑慎退休以后搬了家,校友們一度和她失去了聯(lián)系。經(jīng)過美洲校友會會長吳厚沂委托校友多方尋找,終于又聯(lián)系上了。吳厚沂多次委托校友去探望她,并送上校友會的刊物。
1980和1990年代,謝希德校友從上海來美國訪問時,曾三次安排時間看望薩夫人。
1998年3月,黃淑慎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去世。
同年8月,時任廈門大學校長林祖賡到紐約出席美洲校友會年度聚會。黃淑慎的長子薩支唐和長媳張淑南護送黃淑慎的骨灰到紐約,當面交給林祖賡校長。林校長將骨灰?guī)Щ?,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園。
2004年,薩支唐教授和夫人張淑南女士捐款10萬美元,在廈門大學設(shè)立了薩本棟博士助研金和薩黃淑慎獎學金。
鞠躬盡瘁的薩本棟校長和夫人黃淑慎將永遠為廈大人所敬仰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