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炳奇
諸城市義和車橋有限公司 山東諸城 262200
某汽車廠研發(fā)的一款純電動微型轎車,后橋為拖曳臂式半獨立懸架,在樣車路試階段,汽車制動時后輪存在異響、抖動等問題,急需解決。
汽車廠開發(fā)的后橋總成如圖1所示。經認真檢查分析,在排除了輪轂、制動盤及鉗體總成的原因后,我們認為制動時產生異響、抖動,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鉗體總成安裝支架(見圖2,以下簡稱支架)的剛度不夠,制動時支架變形;二是支架的兩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平行度超差。這些原因造成鉗體總成安裝后,制動塊與制動盤不平行,從而導致制動時出現(xiàn)抖動、異響。支架的平行度經過測量為0.25mm,確實超差比較嚴重。針對支架的剛度變形量,我們采用有限元技術分析剛性變形量的大小。
圖1 后橋總成
圖2 安裝支架
支架由6.5mm厚的Q235鋼板彎曲而成,屬于懸臂梁結構。首先利用有限元CAE技術對支架進行受力分析,支架用材料屬性見表1。
表1 支架用材料屬性
有限元CAE分析的主要步驟為:①對支架數(shù)模指派材料為Q235。②劃分網格,本零件劃分網格類型為CTETRA(10),單元大小為2.5mm,如圖3所示。③添加邊界條件,約束及載荷。④利用Nastran求解器進行計算,查看位移大小,最大變形位移量為0.1069mm,支架的彈性變形量嚴重超差,如圖4所示。
圖3 劃分網格
圖4 位移量計算結果
為了解決支架彈性變形較大的問題,必須增加支架的剛度,剛開始提出的方法是在支架兩邊各焊接一個加強板,如圖5所示。經有限元受力分析,剛度變形最大位移量為0.0856mm,效果并不明顯,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此方法行不通。
圖5 焊接加強板示意
根據(jù)以上探索及分析,要想解決根本問題,必須重新設計支架來滿足要求。第一,重新設計支架外形,結合后橋總成的空間要求,給支架的外輪廓加上翻邊,增加其整體剛度。第二,增加材料的厚度,但厚度不能無限制增加,要考慮到產品要求、工藝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經過綜合考慮,將支架的材料厚度增加到8mm。通過增加厚度及在安裝鉗體總成的兩耳面以外增加翻邊,完成對支架的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后的支架如圖6所示,根據(jù)相應邊界條件進行有限元分析,新支架剛度變形最大位移量為0.0179mm,支架的剛度有了很大提高,完全滿足系統(tǒng)設計要求,位移量計算結果如圖7所示。
圖6 優(yōu)化后的支架
圖7 新支架位移量計算結果
后橋總成實物如圖8所示。優(yōu)化后支架的成形工藝相較于老支架更復雜一些。新支架材料仍為Q235,材料厚度為8mm,屬于中厚板成形,外形為半腰形,帶翻邊及臺階。工件成形時存在較大的成形側向力作用,會造成材料跑料,且兩耳面幾何公差要求嚴格,成形有一定難度。
通過對零件進行仔細分析,為了解決上述工藝問題,采用以下措施:①兩耳為鉗體總成的安裝面,要求在同一平面內,平行度與平面度綜合公差為0.05mm,要通過模具上下模整形,使兩耳處材料變薄,以保證兩耳的平行度及平面度。②為了抵消零件成形時的側向力,從根源上消除材料跑料,需要在半圓中心處沖一預孔。預孔的選擇非常重要,預孔太大,則工件的壁厚變小,由于成形時側向力的作用,孔將變形;預孔太小,則承受不住側向力,會將定位銷拉斷。根據(jù)理論計算,選取φ20mm定位銷。結合本廠設備情況,最終確定支架的工藝方案為:剪條料→落料、沖預孔復合?!叧尚巍鷽_孔,共4道工序。
圖8 后橋總成實物
雖然新支架的生產成本比老支架有所增加,但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考慮用戶及三包要求,實際成本降低?,F(xiàn)在,該后橋產品已經批量供貨。3年的生產實踐表明,支架的改進非常合理,制動異響及抖動故障基本消除,零件質量穩(wěn)定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今后類似產品的設計及工藝分析提供了思路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