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李 媛
熱愛西藏文化的專家學者,通過在西藏的實地考察,長期深入研究,對西藏社會發(fā)展與人權保障現狀有著與一些污名化中國的政客截然不同的評價。
西藏人權狀況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西方反華勢力經常以此為借口污名化中國。然而以政治干預為目的的謊言終究不是事實,世界各國真正關心西藏發(fā)展,熱愛西藏文化的專家學者,通過實地考察,長期深入研究,對西藏社會發(fā)展與人權保障現狀有著與一些污名化中國的政客截然不同的評價。
在紀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對70年前西藏人民經歷的封建農奴制度做過深入研究的巴基斯坦阿瓦納法律協會律師穆罕默德.伊克巴爾表示,“和平解放前的舊西藏是神權統(tǒng)治下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約99.7%的耕地由地方政府控制,百萬農奴受到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和平解放后的西藏,通過民主改革和扶貧舉措使昔日農奴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農具、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p>
2016年4月12日,布達拉宮絲織品普查建檔小組工作現場。布達拉宮館藏文物豐富,包含各類古籍文獻,總量約達10萬余件。目前,布達拉宮已經完成17000余件可移動文物建檔登記工作
當然,70年來西藏的發(fā)展變化遠不僅限于此?!皻v經70年的不懈努力,西藏的農牧業(yè)正在穩(wěn)步走向現代化,不再受限于自然環(huán)境;西藏已形成由公路、鐵路和航空線路組成的綜合運輸網絡;貿易、物流、電子商務及其他新形式的產業(yè)增長迅速;西藏自治區(qū)有37000多名學生注冊接受高等教育,也有職業(yè)學校提供手藝教學及其他就業(yè)技能?!蹦潞蹦?伊克巴爾在對中國西藏的發(fā)展進行深入研究后如是說。
埃塞俄比亞德布雷馬科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伍德拉姆.海勒.安德爾吉一直關注西藏婦女權益發(fā)展。他說,西藏婦女高等教育水平持續(xù)提高,出現了大批女性博士、教授、專業(yè)技術人才等。
“在1951年前,西藏由封建領主統(tǒng)治,婦女遭受更為嚴厲的處境和壓迫,沒有婚姻自由和接受教育的機會,健康狀況得不到保障,死亡率非常高。民主改革后,西藏學校教育從幼兒園開始,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職業(yè)教育和特殊教育體系的改善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入學的機會。目前西藏有1339家醫(yī)院和診所,是1959年的23倍?!蔽榈吕?海勒.安德爾吉說:“人權不但可以通過打破黑暗和腐朽的制度來實現,還可以通過充分保障婦女的生存權、發(fā)展權和自我實現的權利來實現。尊重、實現和保護婦女的人權有助于享有更美好的繁榮和進步的未來?!?/p>
尼泊爾警署前高級警司、人民黨主要領導約格什瓦.羅基希米關注到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實現了從落后到現代化的轉變。在發(fā)展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保護古代寺院和文化,正確處理了生態(tài)保護、經濟發(fā)展與富民惠民的關系。他認為,“中國與貧困作斗爭的偉大事業(yè)徹底改變了西藏”。
拉薩市廣播電視臺是拉薩市的主流媒體之一,開辦了廣播電視兩項業(yè)務
英國藏學學者羅布森博士與藏語言文化有著不解之緣。20世紀50年代起,羅布森開始接觸西藏文化。90年代初,她師從于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長期致力于藏語方言研究、整理和保護工作的胡坦教授。受胡坦教授鼓勵,她嘗試用藏文翻譯出版多部世界優(yōu)秀文學作品,受到藏文讀者歡迎。羅布森認為她能使用藏語文進行文學翻譯創(chuàng)作,得益于中國政府致力于保護和發(fā)展民族語言文化,這是民族語言文字生命力依然活躍的生動證明。
尼泊爾阿尼哥協會主席薩爾波塔姆.什雷斯塔認為,中國政府長期致力于保護西藏傳統(tǒng)文化,尊重西藏人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比如,《格薩爾王傳》是著名的藏族民間文學作品,為民間歌手世代傳唱,也衍生了不同版本。中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收集所有不同版本的大型工程,收集完后出版的《格薩爾王傳》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史詩。再比如,《甘珠爾》《丹珠爾》是藏傳佛教知識的海洋,經文卷帙浩繁,重刊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在政府的努力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完成了這項任務?!彼_爾波塔姆.什雷斯塔舉例說。
梵文作為世界古代語言之一,內容異常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古代婆羅門教典籍《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達婆吠陀》四部吠陀,以及《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兩大史詩。中國是世界上梵文佛經文獻出土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梵文貝葉經極具代表性。這些用梵文在棕櫚科植物貝多羅樹樹葉上寫就的珍貴古老文獻,大多珍藏在西藏自治區(qū)的寺院和相關機構中。
2020年西藏拉薩哲蚌寺進行巨幅釋迦牟尼唐卡展曬
奧地利學者比爾格特.凱爾納認為西藏自治區(qū)保存的梵文寫本堪稱是人類最偉大的瑰寶之一?!斑@些寫本的內容包括天文、地理、詩歌、歷算、語法、辭典和佛教的各種經論。目前在西藏自治區(qū)的寺院和機構中保存有6萬多葉梵文貝葉經寫本,相當于3500-4000部作品,很多寫本是存世珍本甚至是存世孤本。因此,保存在西藏自治區(qū)的抄本、轉寫本自然而然成為了無價之寶?!?/p>
梵文寫本規(guī)模龐大,是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文化遺產。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西藏自治區(qū)梵文經典的保護工作,組織專人收集西藏梵文經典,采取系列措施保護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所藏的梵文貝葉經,一大批梵文文獻資料得以妥善保存。近年來,中國的梵文經典研究工作有序開展,在梵文文獻研究、叢書??背霭妗H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據比爾格特.凱爾納介紹,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與奧地利科學院合作,開展了西藏梵文寫本的研究工作。未來,將繼續(xù)保持密切的交流,共同加強梵文研究的國際合作。
同是來自奧地利的作家魯道夫.嵐詩寶兒對西藏美食情有獨鐘,他撰寫和出版的圖書《西藏美食之旅》曾獲世界最佳公益類圖書獎?!袄_農貿市場內有48種蔬菜、30種以上的水果,比我的家鄉(xiāng)奧地利的超市里的種類還要豐富?!濒數婪?嵐詩寶兒說,西藏的飲食文化蓬勃發(fā)展,不僅讓普通大眾盡享美食,還能為當地群眾增加收入。
魯道夫.嵐詩寶兒用獨特的視角觀察研究藏族飲食文化。他認為,西藏的社會風貌可以由藏族傳統(tǒng)的唐卡繪畫去觀察和了解。從藏族傳統(tǒng)醫(yī)學和唐卡入手,他發(fā)現很多藏族傳統(tǒng)飲食分食用和藥用兩種用途,藏族傳統(tǒng)飲食與醫(yī)學保健有密切關聯。
藏族飲食文化具有醫(yī)學和哲學內涵,其傳承因此具有了內在的穩(wěn)定性。同時,飲食又與貿易、物產緊密相連。今天,西藏自治區(qū)百姓食物的多樣性、菜譜的多樣化,正是西藏自治區(qū)農牧業(yè)生產能力快速提升,市場更加開放繁榮,對外來文化更具包容性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