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珍
1965年10月21日凌晨,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接到了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電話。過了一會兒,家里的電話響個不停,來電中多數(shù)是新聞采訪或演講邀請。接聽了十幾個電話后,費曼再也無法忍受,他干脆把話筒拿起來放在桌子上,然后走進書房,坐在椅子上,閉眼思考。他覺得以后自己可能再也無法靜下心來做研究了,無數(shù)的演講、采訪等事務將充斥他的生活,而這些恰恰是他非常不喜歡的。想到這里,他做出一個決定,絕不要陷入那種泥沼里。
就在他回到客廳,才把話筒放回電話機上不久,電話鈴又響起來了,打來電話的是《時代周刊》的記者。費曼直截了當?shù)貑栍浾撸骸叭绻揖芙^領(lǐng)諾貝爾獎會怎么樣?”記者沒有想到費曼會提這個問題,他思考了幾秒鐘說:“如果您拒絕領(lǐng)諾貝爾獎,那將會是一個比您獲獎更‘爆炸的新聞?!甭犃T,習慣了天馬行空的費曼也不得不妥協(xié)了,“那還是去把獎領(lǐng)了吧?!?/p>
榮獲諾貝爾獎后,費曼依舊堅持自己的科研工作。他的好朋友韋斯科夫和他打賭10美元,說不久后費曼就會開始他的行政工作。10年后,韋斯科夫不得不寄給費曼10美元,因為在這10年中,費曼沒有擔任過任何一項有行政責任的主管職務,不僅如此,他還連續(xù)5年努力辭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榮譽位置。
費曼沒有止步于諾貝爾獎,他堅持科研工作,成為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之一。
◎螢火小語:學海無涯,費曼之所以能獲得如此耀眼的成就,除了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外,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有一顆永不止步的心。
◎文題延伸:永不止步;追求無上限;探索……
(郭旺啟摘自《作文獨唱團》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