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濤
(東海仁慈醫(yī)院腎內科,江蘇 連云港 222300)
尿毒癥是由多種腎病引起的腎功能進行性衰退,進而引起腎功能喪失和代謝紊亂,臨床也還將其稱為慢性腎衰竭,其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末期時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所組成的綜合征[1]。目前,血液透析(HFHD)是針對尿毒癥患者的主要腎臟替代療法之一,其可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但對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2]。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是采用高通量濾器進行血液透析,依靠彌散、對流、吸附原理提高透析效率,不僅可以清除小分子毒素,還可有效清除大分子毒素,但關于其對炎癥因子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3]。本研究旨在探討HFHD對尿毒癥患者代謝指標、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東海仁慈醫(yī)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基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別17例、13例;年齡36~61歲,平均(48.91±3.5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別20例、10例;年齡35~66歲,平均(47.62±3.66)歲。將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心瓣膜無尿鈣化者等。排除標準:合并肝功能障礙者;患有急慢性感染史、惡性腫瘤者;合并活動性風濕病者等。東海仁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此項研究,且經(jīng)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降壓和飲食控制等常規(guī)治療。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HD,透析器為TorayB-1.6H,透析膜面積為1.6 m2,超濾系數(shù)為14 mL(/h·mm Hg)(1 mm Hg=0.133 kPa),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并在治療結束前給予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96,規(guī)格:0.5 mL∶5 000 IU)進行抗凝,血流量為200~250 mL,透析量為500 mL/min,4 h/次,3次/周。給予觀察組患者HFHD,透析器、治療藥物與對照組一致,血流量為250~300 mL,透析量500 mL/min,膜面積1.6 m2,超濾系數(shù)34 mL(/h·mm Hg),4 h/次,3次/周。兩組患者均給予為期6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血清甲狀旁腺激素(iPTH)、血鈣、血磷,分別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時間為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化學發(fā)光儀檢測。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S)、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并計算LVEF。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血液采集及血清制備方法同①,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④將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營養(yǎng)不良、貧血、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代謝指標、心功能、炎性因子)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以[ 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代謝指標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鈣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血清iPTH、血磷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iPTH:甲狀旁腺激素。
組別 例數(shù) iPTH(ng/L) 血鈣(mmol/L) 血磷(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458.32±91.27 345.69±52.16* 2.12±0.13 2.18±0.13 2.16±0.53 1.61±0.43*對照組 30 465.28±84.62 412.56±69.84* 2.16±0.13 2.14±0.26 2.15±0.55 1.94±0.57*t值 0.306 4.202 1.192 0.754 0.072 2.532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心功能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 LVEDS,以及對照組患者 LVEDD、LVEF變化不大,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VEDD相較于治療前顯著下降,并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觀察組LVEF顯著上升,并較對照組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S: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LVEDD(mm) LVEDS(mm)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52.91±2.40 51.05±2.81* 33.24±3.46 33.42±4.47 56.12±3.24 60.81±4.37*對照組 30 53.23±2.61 53.21±2.55 33.57±3.00 32.71±4.29 55.81±3.65 55.62±4.07 t值 0.494 3.118 0.395 0.628 0.348 4.470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shù)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hs-CRP相較于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 -α;hs-CRP:超敏 -C反應蛋白。
組別 例數(shù) T N F-α(n g/L) h s-C R P(m 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 0 1.6 5±0.8 2 0.8 6±0.2 4* 1 5.4 8±5.8 6 5.1 7±2.5 0*對照組 3 0 1.6 2±0.8 0 1.2 5±0.6 0* 1 5.2 2±6.0 3 1 3.0 8±5.3 9*t值 0.1 4 3 3.3 3 1 0.1 6 9 7.2 9 2 P值 > 0.0 5 < 0.0 5 > 0.0 5 < 0.0 5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尿毒癥患者的大部分腎實質被破壞,腎功能低下,許多代謝物不能被腎臟排出或降解,導致大量毒素積累在體內產(chǎn)生毒性作用,致使礦物質代謝紊亂;同時,尿毒癥患者在HD維持治療期間,心臟瓣膜鈣化的發(fā)生與微炎癥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密切相關[5]。常規(guī)HD是通過模仿腎臟功能,糾正電解質失衡并清除體內毒素來延長尿毒癥患者生存時間,但由于透析膜孔徑小、超濾系數(shù)小,導致清除效果不佳,且易發(fā)生不良反應[6]。
血清iPTH水平的增加會促使骨代謝疾病的發(fā)展,還會破壞紅細胞的完整性,抑制人體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從而導致心臟肥大;另外,尿毒癥患者常表現(xiàn)為高血磷,HFHD采用高通量濾器,可有效改善尿毒癥患者的鈣和磷代謝紊亂;還可減輕因高血磷導致的血管反應性改變和血管內皮損傷,阻斷由此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冠狀動脈、主動脈鈣化,進而保護患者的心臟功能,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可以減少對心肌細胞的損害并延遲心肌細胞肥大和心室重構,從而保護心臟的舒張功能[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iPTH、血磷、LVEDD及不良發(fā)應總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HFHD可有效調節(jié)尿毒癥患者的代謝指標,避免對心功能的損害,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由于尿毒癥患者的腸黏膜削弱了內毒素屏障,會使清除炎性因子的能力降低,當人體受到各種化學物刺激時,炎性因子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升高。HFHD其透析膜薄、生物兼容性好、孔徑大等特點,對大中分子毒性物質也具備良好的清除能力,以彌散作用清除小分子毒素,以對流作用清除低分子蛋白,同時以吸附的形式清除中大分子溶質,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炎癥狀態(tài)[8-9]。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血清TNF-α、hs-CRP均顯著降低,提示HFHD可有效抑制尿毒癥患者機體內炎性因子。
綜上,HFHD可有效調節(jié)尿毒癥患者的代謝指標,改善心功能,抑制炎性因子,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治療使用與推廣。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