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歡
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主題游樂園建筑在使用功能上要求室內(nèi)有很大的空間(平面和凈高要求),但其外部造型奇特,對結構專業(yè)的直接影響表現(xiàn)為荷載較大,因此不同于一般的體育場館或交通樞紐建筑,大跨度屋蓋鋼結構在大荷載下,難以實現(xiàn)輕盈的觀感。前人對大跨鋼屋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屋面荷載較小時的鋼結構選型[1-2]。本文結合具體工程案例,著重分析較大屋面荷載下的大跨(約100 m)鋼屋蓋結構的選型計算,相關分析過程可供設計人員參考。
本項目(室內(nèi)過山車)位于某主題樂園內(nèi),為單層空曠房屋建筑,平面呈矩形,長、寬分別為125 m、90 m(圖1)。地上1層(局部有夾層),大屋面高度為35 m,外包造型高度為63 m。結構形式為混凝土框架+屋蓋鋼桁架結構,桁架高度為7 m(中心距離)。
1)設計使用年限:50 a。
圖1 項目效果圖
2)風荷載:基本風壓0.40 kN/m2。地面粗糙度B類。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按荷載規(guī)范。
3)雪荷載:基本雪壓0.35 kN/m2。
4)恒荷載:屋蓋上鋪120 mm厚鋼筋桁架樓承板,取3.0 kN/m2。
5)附加恒載:建筑面層(保溫、隔聲、防水層),取4.5 kN/m2;室內(nèi)包裝(吊頂、管道),取3.5 kN/m2。
6)活荷載:不上人屋面,取0.5 kN/m2。
7)溫度荷載:基礎溫度20 ℃,系統(tǒng)溫度35 ℃。
8)抗震設防相關參數(shù)??拐鹪O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設計地震第一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丙類)。場地特征周期0.35 s,場地類別Ⅱ類。結構阻尼比:0.05(混凝土結構),0.03(鋼結構)。結構抗震等級:混凝土結構二級,鋼結構桁架屋蓋三級。
大跨度結構,GB 50017—2017《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解釋為跨度不小于60 m的結構。該類型建筑對下部空間有較大要求。大跨度鋼桁架結構作為大跨結構的一種,具有空間大、自重輕、用鋼量小、施工方便等特點,與下部混凝土支承結構組合,被廣泛應用于大型公建項目中,如大型廠房、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等。
目前,較常見的結構形式是上部屋蓋采用大跨鋼結構、下部支承結構采用混凝土。對于鋼/混凝土的組合結構,時常選擇將上部鋼結構與下部混凝土結構分別建模、計算。單獨計算上部鋼結構時,支座通長簡化定義為鉸接支座或是固接支座。當考慮兩者的協(xié)同工作之后,整體計算模型的鋼結構部分在桿件單元內(nèi)力、支座反力、自振周期、位移等方面均略有增大,并且整體模型的計算結果偏不利。因此,整體建模計算很有必要。同時,整體建模更能精確地計算混凝土支承結構柱軸壓比,且混凝土結構整體的位移比、層間位移角都被放大,更證明了整體建模計算的必要性。
項目結構支座一端采用帶阻尼的雙向滑移支座,另一端選用固定型球鉸支座(計算模型中支座阻尼剛度設定為3 000 kN/m),是對兩者協(xié)同計算比較真實的模擬。
項目大跨空間結構振型復雜,自振周期密集。計算特征值通常選取特征向量法和Ritz向量法。根據(jù)研究,后者的計算精度更高,更適用于大跨鋼結構。
綜上所述,結構設計原則的重點集中在大跨鋼結構計算時支座條件的選取、混合結構體系阻尼比的取值以及多維地震響應等方面。
在YJK模型中建立虛面(容重為0)模擬真實情況,并以壓力荷載的形式施加在虛面上,水平荷載按投影面積考慮,能夠較為真實地模擬實際情況。
單向桁架截面高度9 m , 使用弦桿截面為□950 mm×9 500 mm×500 mm×500 mm。單向桁架的優(yōu)點是受力平均、明確;缺點是截面高度太大,影響室內(nèi)空間,且平面外穩(wěn)定性較差。雙向桁架高度8 m,主要弦桿截面為□800 mm×800 mm×45 mm×45 mm。經(jīng)對比分析,考慮采用雙向桁架。
大跨桁架結構可分為兩類:平面桁架結構和空間桁架結構。對比如下:平面桁架是把單個桁架當做獨立單元分析,空間桁架體系則是把結構的所有構件協(xié)同起來作為整體考慮;從整體受力來看,空間體系相對于平面體系,力的傳遞路線更合理,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從穩(wěn)定性考慮,平面桁架結構主要依靠水平向的支撐實現(xiàn)整體結構的側(cè)向穩(wěn)定要求,而空間桁架本身可算是穩(wěn)定體系,空間結構體系具有高次超靜定、結構非線性的特征;從用鋼量考慮,平面桁架用鋼量較多,為空間桁架結構的1.2~1.3倍??偨Y下來:空間桁架結構內(nèi)力分布較為均勻,受力呈現(xiàn)三維特征,受力更合理,質(zhì)量也比較輕,抗風抗震性能好,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性。因此,采用雙向空間桁架(圖2)。
圖2 雙向空間桁架示意(使用矩形管桁架)
經(jīng)計算,矩形管桁架屋蓋結構體系總用鋼量為4 549 t,單位面積用鋼量為510 kg。圓管桁架屋蓋結構體系總用鋼量為4 897 t,單位面積用鋼量為550 kg。
本項目大跨度屋蓋計算結果顯示:兩者剛度相似,屋蓋中部撓度均為1/400左右,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用鋼量方面,兩者也相差不多。
圓管桁架相對于矩形管桁架的優(yōu)點有:
1)小尺寸的鋼管制作安裝更方便,造型可塑性強。
2)相對于矩形,圓管的外表面積較小,涂油漆、防腐防火涂料的成本相應較低。
3)圓管桿件之間多使用相貫連接,省了節(jié)點板、螺栓等材料;圓管在任何方向的截面慣性矩相同,避免了在慣性矩弱軸上材料的浪費。2個因素均可省工省料。
4)在室外環(huán)境中,圓管截面承受的風荷載相對矩形截面較小,抵抗風壓的能力略強。
圓管桁架的缺點是:厚度較厚(壁厚50 mm)導致鋼材的Z向性能降低,降低了鋼材的利用率;同時,圓管桿件(直徑大于600 mm)在工廠加工難度較大。
2種形式的桁架各有利弊,考慮到工廠加工生產(chǎn)的原因,最終選擇矩形桁架屋蓋。
經(jīng)計算,YJK軟件計算的桿件最大應力比為0.86,豎向位移最大為-190.21 mm;MIDAS GEN軟件計算的桿件最大應力比為0.83,豎向位移最大為-204.62 mm。因此,兩者的計算結果基本一致。
本項目結構跨度大,上部荷載大,空間桁架受力復雜,為防止軟件計算時出現(xiàn)偏差錯漏,使用第2種軟件(MIDAS GEN)進行計算復核(圖3)。
熱脹冷縮是鋼結構的基本屬性。對鋼結構空間桁架而言,跨度越大,高度越大,溫度應力越顯著。鋼結構對日照溫差并不敏感,全年溫差對其影響較大。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支座約束條件,桁架內(nèi)力也隨之不同:降溫時,桁架下弦桿拉力增大。兩端鉸接支座的桁架與一端鉸接、一端滑動的支座相比,弦桿中將會產(chǎn)生較大的拉力或推力,前者用鋼量更大,并且對下部混凝土支承結構的作用力也增大。
本工程為釋放桁架的溫度應力,支座一端采用帶阻尼的雙向滑移支座,另一端選用固定型球鉸支座。支座端部豎桿圓管受力復雜且重要性較高,補充節(jié)點應力分析如圖4所示。
隨著近年來文旅類建筑項目的增多,有著特殊要求的大跨結構(如在混凝土樓板屋蓋上做造型)逐漸出現(xiàn)。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較大屋面荷載下的大跨鋼結構屋蓋建筑進行了分析對比,主要結論如下:
圖3 MIDAS GEN軟件計算的矩形管桁架應力比
圖4 支座節(jié)點應力
1)雙向桁架的支座宜采用一端鉸接、一端帶阻尼的滑動支座,可釋桁架本身內(nèi)力以及地震力,減小對下部支撐結構的不利影響,且經(jīng)濟性良好。
2)雙向空間桁架的優(yōu)點在于整體受力、穩(wěn)定性更好,具備較小的結構高度、較少的用鋼量,同時還可提供更大的建筑使用空間,是同類型建筑結構中一種較優(yōu)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