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天津市第一醫(yī)院 (天津 300231)
手術治療是一種被臨床廣泛應用的治療方法,但其存在一定創(chuàng)傷性。為了緩解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應激反應,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置意義重大,且麻醉藥物的選擇可對手術效果起到?jīng)Q定性作用[1]。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麻醉藥物為羅哌卡因,其屬于酰胺類長效局部麻醉藥物,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應激反應,且鎮(zhèn)痛效果明顯[2]。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羅哌卡因在臨床麻醉與疼痛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行下肢、下腹部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2~72歲,平均(60.03±3.14)歲;平均手術時間(127.13±23.05)min;手術類型,肺癌手術13例,心臟手術9例,胸部創(chuàng)傷手術18例。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3~72歲,平均(60.15±3.32)歲;平均手術時間(126.58±22.18)min;手術類型,肺癌手術12例,心臟手術10例,胸部創(chuàng)傷手術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麻醉指征;(2)知情且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呼吸抑制;(2)合并嚴重臟器功能異常;(3)對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對照組靜脈注射5 ml 0.2%利多卡因注射液(黑龍江哈爾濱醫(yī)大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390,1.8 ml︰36 mg)進行麻醉和鎮(zhèn)痛。
試驗組通過硬膜外導管注射5 ml 0.2%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37,10 ml︰100 mg(按C17H26N2O·HCl計)]進行麻醉和鎮(zhèn)痛。麻醉誘導方法:予以患者0.05~0.075 mg/kg咪達唑侖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27,1 ml︰5 mg)行肌內(nèi)注射,1.5~2.5 mg/(kg·h)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18,50 ml︰1.0 g)行硬膜外注射,5.0 μg/kg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1 ml︰50 μg(按C22H30N2O2S計)]行硬膜外注射,麻醉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意識狀態(tài)。
(1)比較兩組術后40 min及術后5 h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氧飽和度。(2)采用Bromage評估運動阻滯效果,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均無法運動為3級,只有踝關節(jié)能夠運動為2級,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均可以運動為1級,不存在運動阻滯為0級。(3)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兩組術后0.5、1.5、3.5、5.5 h的疼痛情況,滿分為10分,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評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輕。
兩組術后40 min及術后5 h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氧飽和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率、平均動脈壓、脈搏氧飽和度比較
試驗組給藥后2、5、15 min的Bromage評級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Bromage評級比較(級,
試驗組術后0.5、1.5、3.5、5.5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鎮(zhèn)痛效果比較(分,
麻醉藥物的選用對臨床手術治療至關重要,良好的麻醉、鎮(zhèn)痛效果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對于行手術治療患者,為了防止其產(chǎn)生強烈的應激反應,采用具有較強作用的麻醉藥物具有重要意義[3]。
綜上所述,對于臨床麻醉和疼痛治療患者,相較于利多卡因,采用羅哌卡因麻醉的運動阻滯效果更好,且其有較強的鎮(zhèn)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