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濱彬,張家雄,陳興明
佛山市中醫(yī)院放射科 (廣東佛山 528000)
淋巴瘤屬于常見的血液系統(tǒng)腫瘤之一,由于人們生活環(huán)境、習慣的改變,該疾病發(fā)病率顯著升高[1-2]。每年我國有2.5萬例惡性淋巴瘤新發(fā)患者,而5~12歲的兒童為高發(fā)人群。淋巴瘤發(fā)病早期常無明顯癥狀,難以被發(fā)現(xiàn),隨著病情進展,往往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淋巴瘤多為全身發(fā)病,局部的X線計算機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查漏診、誤診率高,臨床應用較局限。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背景信號抑制彌散加權成像(d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可全身無死角的掃描各器官,極大地提高了診斷準確度[3-4]。兩種檢查方法各有優(yōu)勢,而在臨床選擇中仍存在爭議,且在針對淋巴瘤的分期診斷中,PET/CT、DWIBS的診斷價值尚無定論。本研究選取78例高度疑似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PET/CT、DWIBS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度疑似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7~76歲,平均(52.95±7.22)歲?;颊呔炇鹬橥鈺?。
PET/CT掃描采用PET/CT掃描儀(西門子Biograph 64)?;颊呓场⒔? h,并控制血糖在4~8 mmol/L后,可開始檢查,建立高壓輸液通路,注射3.7~7.4 MBp/kg劑量的18F-FDG(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41,0.37GBq-7.4GBq),囑患者仰臥1 h,再進行三維顯像掃描,依次為頭頂、顱底、直至腘窩。CT掃描參數(shù):管電流50 mA、電壓120 kv,層厚5 mm,間隔5 mm;掃描軀干顯像一般7個床位,常規(guī)從鼻咽部至膝關節(jié)以上,長度13.1 cm;掃描頭顱顯像一般1個床位,掃描時長共5 min。
DWIBS檢查采用MRI掃描儀(飛利浦公司 Achieva 3.0T)及配套發(fā)射、接收磁體線圈?;颊咂教捎跈z查儀上,根據(jù)身高進行全身定位,先設置掃描框,掃描范圍從股骨遠端直至頭頂;在掃描檢查過程中,于冠狀面定位,使人體的中軸線與掃描框中軸線對齊;于矢狀面定位,人體縱軸線與掃描框縱軸線平行;頭頂位于掃描框內(nèi);分別進行全身橫斷面DWIBS、冠狀位T1WI(TSE序列)、冠狀位STIR掃描。掃描完成后采集圖像、數(shù)據(jù),傳送至處理站進行分析。
PET/CT、DWIBS所掃描圖像判斷標準、分期標準參照淋巴瘤Ann Arbor標準[5]。分別計算PET/CT、DWIBS診斷淋巴瘤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以及診斷淋巴瘤分期的價值。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8例高度疑似淋巴瘤患者中,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示66例陽性(占比84.62%),12例陰性(占比15.38%)。
78例高度疑似淋巴瘤患者中,PET/CT檢查示陽性占比87.18%;陰性占比12.82%。以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PET/CT診斷的靈敏度100.0%(66/66),特異度83.33%(10/12),準確度97.44%(76/78);DWIBS檢查示陽性占比82.05%;陰性占比17.95%。DWIBS診斷的靈敏度95.45%(63/66),特異度91.67%(11/12),準確度94.87%(74/78);其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3.070,0.381,0.693,P均>0.05),見表1。
表1 PET/CT、DWIBS與病檢結果比較(例)
PET/CT、DWIBS診斷淋巴瘤分期的價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0,P>0.05),見表2。
表2 PET/CT、DWIBS對淋巴瘤分期的診斷價值[例(%)]
淋巴瘤作為全身性疾病,可導致全身免疫系統(tǒng)被破壞,終末期患者常死于感染等并發(fā)癥。但盡早進行診斷、分期評估、病灶定位可顯著改善病情,延長患者的生存期[5]。超聲是臨床常用的初步篩查手段,但診斷效能較低,臨床應用局限。目前,多層CT、MRI掃描技術已日漸成熟,被廣泛用于各系統(tǒng)疾病的診治,且診斷價值逐步提高。對淋巴瘤分期的評估需進行全身掃描,而PET/CT、DWIBS可短時間內(nèi)掃描全身多個部位,全面評估病情進展、預后,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6]。
PET/CT作為篩查腫瘤的重要手段,通常以18F-FDG作為示蹤劑,通過比較病灶、正常組織對該示蹤劑攝取的多少進行區(qū)分,一般對病灶的解剖定位極為精確。PET/CT有獨特的優(yōu)勢,即在同一掃描床、工作站中可同時獲取PET、CT成像,在成像處理過程中有機融合,從而得到病灶形態(tài)結構時,還能顯示病灶的生理、病理改變,利用該原理可明顯提高腫瘤的診斷價值,同時在評估分期、病情、治療療效、預后等方面有更高的價值。本研究發(fā)現(xiàn),PET/CT診斷淋巴瘤的靈敏度較高,特異度較低,準確度較高,說明其對淋巴瘤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與上述觀點基本一致。本研究中診斷特異度較低,原因可能為所選取的患者中存在對18F-FDG示蹤劑非特異性攝取的情況,從而導致假陽性結果;另外PET/CT在檢查前需嚴格控制血糖為4~8 mmol/L,對于糖尿病、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情況下,也可能影響結果,導致漏診、誤診。
MRI掃描相對更簡便,不需復雜的檢查前準備、要求,臨床應用更廣泛。DWIBS屬于MRI的特殊序列掃描,以DWI掃描作為基礎,結合快速、脂肪抑制成像技術,進行全身任意角度、方向、橫斷面掃描,并且不受呼吸影響。所得成像結果再經(jīng)3D投影技術轉(zhuǎn)換為清晰的視覺效果,從而提高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DWIBS診斷淋巴瘤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較高,說明DWIBS對淋巴瘤的診斷有較高的價值。PET/CT、DWIBS診斷淋巴瘤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診斷特異度上DWIBS相對更優(yōu),考慮DWIBS掃描時可有效地排除脂肪等背景組織的影響,掃描、采集圖像速度極快,從而可排除其他影響因素,降低誤診率,提高特異度。
PET/CT、DWIBS診斷淋巴瘤分期的價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50,P>0.05),說明兩種檢查方法在評估淋巴瘤分期中無明顯差別。本研究結果與沈俊杰等[7]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針對淋巴瘤的分期診斷,PET/CT、DWIBS均有較高的臨床價值,PET/CT在診斷靈敏度、準確度中相對占優(yōu),但其費用更昂貴、且存在輻射,臨床應針對實際情況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