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 ? ?要:玉米作為一種被人們所熟知的農作物,其茁壯生長離不開化肥的施用。近年來,許多地區(qū)出現(xiàn)了玉米化肥增量不增效的現(xiàn)象,甚至影響玉米生長的情況,嚴重地降低了玉米化肥的施用效率,對玉米的生長成熟產生了不利影響。基于此,以莊浪縣為例,在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條件下,通過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優(yōu)化施肥配方,探討了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的效果,并給出了具體的試驗數(shù)據(jù),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施用效率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5-001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3 ? ? ? 文獻標志碼: B
玉米是我國應用較多的農作物,其產量和質量將直接影響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水平,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各類因素干擾,嚴重影響了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進度?;适寝r業(yè)生產、糧食增收的主要貢獻者,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部分地區(qū)的玉米種植出現(xiàn)了玉米化肥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必須研究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在此基礎上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這樣的做法對于促進化肥效力提高和玉米產量增長至關重要[1-4]。
基于此,本文以莊浪縣為例,對玉米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進行了幾點分析,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了相關的種植總結。
1 ? 試驗目的
通過對玉米使用抗旱保水劑化肥減量技術,研究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施用量,促進植物快速生長、增產增收,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同時,以試驗為基礎,保證玉米生長整齊一致,可采取泥塘營養(yǎng)塊播種育苗移栽法提高玉米產量,為我國農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有效推動力。
2 ? 試驗材料及方法
2.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岳堡大灣村,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4.9 g/kg,年平均氣溫7.3 ℃,進行玉米種植的生育期降水量為511.8 mm,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06°2′21″、北緯35°25′32″,海拔1 855 m,試驗地為黃綿土,土層深厚,質地均勻。該地區(qū)無霜期為148 d,≥10 ℃的有效活動積溫2 500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qū)土壤速效鉀164.3 mg/kg,pH值為8.05,容重1.3 g/cm3,速效氮89.7 mg/kg,有效磷18.5 mg/kg。
2.2 ? 供試材料
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由農技中心提供),地膜為黑色地膜(由農技中心提供),寬1.20 m、厚0.008 m。
2.3 ? 試驗設計及實施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法設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0.8 m2(7 m×4.4 m)。設3個處理,T1為不覆膜+保水劑+化肥減量20%、T2為不覆膜+保水劑+化肥減量30%、T3為不覆膜+當?shù)爻R?guī)施肥(CK),試驗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大壟70 cm、小壟40 cm,壟高15 cm,行距55 cm、株距30 cm,種植密度4 000株/667 m2。結合播前整地,化肥減量20%和30%進行撒施。保水劑用量3 kg/667 m2,最佳施用方法為與尿素等氮肥或者鉀肥類肥料混合均勻后,在種植前施底肥時一起穴施或撒施,施肥深度以10~15 cm為最佳,切忌在耕地表面撒施。
2.4 ? 試驗實施
為降低玉米生產成本,試驗地選擇肥力中上等平地,并在試驗前覆膜。同時,為了減少農業(yè)面源污染,試驗采用簡易玉米穴播器播種,在此基礎上要求地塊肥力均勻,以此提高化肥利用率,且其他試驗管理措施同當?shù)卮筇铮源舜龠M玉米產業(yè)逐漸朝著綠色、高質、高效方向發(fā)展。
2.5 ? 氣象因素
玉米生育期降水量為511.8 mm,降水較歷年值393.1 mm多118.7 mm,降水偏多30.2%;平均氣溫15.9 ℃,較歷年平均值16.1 ℃低0.2 ℃。與歷年同期值相比,4月降水多,氣溫比歷年同期較高,有利于玉米出苗;5月氣溫偏低、降水偏多,不利于苗期生長發(fā)育;6—7月的降水偏多、氣溫較歷年同期偏低,對玉米拔節(jié)期、喇叭口期生長具有一定的影響;8月正是玉米灌漿期,連續(xù)低溫加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玉米花粉的授粉和籽粒形成,對玉米的產量造成了減產影響。
2.6 ? 試驗記載
記載生育期、調查經(jīng)濟性狀,玉米成熟后,每小區(qū)按5點取樣法,取30株玉米樣本考種,按小區(qū)收獲量計實產。
3 ? 結果與分析
3.1 ? 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T3(CK)的生育期為163 d,其余兩個處理生育期均為165 d,為了保證試驗小區(qū)苗棵生長整齊一致,采取泥塘營養(yǎng)塊播種育苗移栽,寬窄行種植,要求施保水劑處理的T1和T2較T3(CK)生育期均推遲2 d成熟。
3.2 ? 經(jīng)濟性狀
從表2可以看出,株高T1最高為310.8 cm,T2最低為296.6 cm;穗位高T3最高為99.8 cm,T2最低為89.0 cm;莖粗T2最高為2.72 cm,T1最低為2.30 cm;穗長T2最長為22.6 cm,T1最短為21.4 cm;穗粗T2最粗為5.18 cm,T3最細為4.68 cm;禿尖長T1最長為3.2 cm,T2最短為2.8 cm;穗行數(shù)T3最多為16.4行,T1和T2最少均為14.8行;穗粒數(shù)T3最多為603.52粒;T2最少為567.88粒;百粒重T1的最重為34.8 g,T2最輕為33.1 g。
3.3 ? 產量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T3(CK)小區(qū)產量為32.8 kg,折合產量710.0 kg/667 m2,居第1位;T1小區(qū)產量為32.2 kg,折合產量696.6 kg/667 m2,比T3(CK)減產13.4 kg/667 m2,減幅1.89%,居第2位;T2小區(qū)產量29.5 kg,折合產量639.1 kg/667 m2,比T3(CK)減產70.9 kg/667 m2,減幅9.98%,居第3位。經(jīng)方差分析:F處理= 10.922>F0.05=6.944,處理間差異達顯著水平,F(xiàn)重復=0.004
4 ? 結論
隨著肥料投入量的不同,產值和純收益受不同程度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當年是玉米生育期降水偏多的特殊年份,不覆膜+保水劑+化肥減量20%和不覆膜+保水劑+化肥減量30%沒有發(fā)揮出保水劑在干旱年份肥料減量增產增收的效果,建議下一年度繼續(xù)試驗證明保水劑在干旱年份化肥減量所取得的增產增收效果。試驗表明,玉米增施有機肥有較好的增產節(jié)肥效果,隨著化肥用量的減少,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禿尖長等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應進行玉米化肥配比的適度優(yōu)化,在施用化肥的同時輔以農家肥,使化肥的營養(yǎng)成分和各種元素的種類更加全面,以此更好地發(fā)揮牲畜肥料和綠肥的效用。在此基礎上,需要為玉米化肥的減量增效提供環(huán)境保障,因此要求化肥零增長行動的實施以相關理論依據(jù)為基礎,從而促進玉米茁壯生長。
參考文獻:
[ 1 ] 刀鳳蘭,陳佳清,李瑞琳,等.化肥減量施用對鮮食玉米產量的影響[J].云南農業(yè)科技,2018(4):9-11.
[ 2 ] 席干.2017年蒙城縣玉米化肥減量田間示范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3):9,12.
[ 3 ] 肖依波,畢楊,孫召新,等.鮮食玉米施用碳氧1號作物肥試驗報告[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24):45.
[ 4 ] 朱江濤.玉米黃腐酸有機無機混合肥料試驗報告[J].河南農業(yè),2018(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