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花,是一種古老的風(fēng)雅。古時(shí),一年四季皆可食花,但以春花最合時(shí)宜。
比如梅花。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載,以梅花為原料的食譜有好幾種,其中“梅花湯餅”最為出名。其講究的是“不見梅影,不輸梅香”,其實(shí)碗中并無梅花,但面片形狀,融在湯中的暗香,處處彰顯著梅花的存在感。
二月玉蘭自芬芳。明代王象晉在《群芳譜》載:“玉蘭花饌:花瓣洗凈,拖面,麻油煎食最美?!边@便是油炸玉蘭,存花香而不膩,脆潤可口,不輸味道。其做法也非常講究,選大小均勻的白色玉蘭花瓣24片,清水洗凈,晾干;以12片鋪平,抹上豆沙餡,另12片蓋住。面粉加蛋清拌勻成泡糊狀,鍋內(nèi)加油小火燒至三成熱,將制好的花沾一層面粉,掛上蛋泡糊后下入油鍋內(nèi),邊炸邊用筷子翻動(dòng),至挺身撈出。待油溫升至七成熱,重炸一遍,撈出裝盤,撒點(diǎn)白糖即可。
三月桃花粥最美。唐代馮贄《云仙雜記》載:“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將桃花置于砂鍋之中,用水浸泡30分鐘,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文火煨粥,粥成時(shí)加入紅糖,拌勻即可。桃花艷麗,可賞,可食,亦會(huì)讓人覺得吃桃花可以讓人面如桃花紅潤,青春常在。
春末,松花吐黃,嫩黃的松花其實(shí)就是花粉,顆粒極為細(xì)膩。古人認(rèn)為松柏之氣,可使人長壽,因而很早就用松花釀酒?!渡郊仪骞份d有一種用松花制成的糕餅:“春采松花黃和蜜模作餅,如雞舌、龍涎狀,不惟香味清甘,亦自有所益也?!币运苫炞羲苫ň普媸墙^配,林洪也喟然嘆曰:“使人灑然起山林之興,覺駝峰、熊掌皆下風(fēng)矣。”(摘自《烏魯木齊晚報(bào)》4.14孟祥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