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福建漳州市薌城實驗小學)
小時候,喜歡聽媽媽唱歌。印象最深的是家里有一本電影插曲本,媽媽常常一首接一首唱給我們聽,就連院子里桑樹上的小鳥也站在枝頭細細品味。最愛那一首《牡丹之歌》。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有人說你嬌媚,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有人說你富貴,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這一曲道盡了牡丹的國色天香,也在我心里種下牡丹的身影。
傳說,有一年冬天,武則天到后花園逛。只見花園內一片凋零肅殺之狀,毫無生機,她就下圣旨,勒令百花冒著風雪開放。眾花仙不敢違命。第二天,只見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花蕊。唯有牡丹抗旨不開放。武則天下令把牡丹貶到洛陽去。誰知,牡丹竟在洛陽盛開。武則天知道后下令火燒牡丹。然而,牡丹雖枝干已焦黑,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牡丹因為這樣傲骨丹心的氣節(jié)被尊為百花之王。慢慢地,洛陽牡丹聞名天下。
對牡丹的喜愛因這個故事更增一層。后來因為緣分,我愛上了國畫,牡丹亦成了我們畫中的尤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碑斃蠋煋]毫在畫紙上題上這句詩時,畫中的牡丹顯得更加嬌艷了??粗蠋熣{墨、調色,濃重的曙紅在宣紙上暈染開,或濃或淡,或明或暗,層層瓣瓣都寫著美好的色彩。這份美是那么大氣,那么從容。我的腦海里不禁浮現(xiàn)出春天的花園,爭奇斗艷的牡丹競相開放的情景。不禁想,如果《紅樓夢》大觀園里也有一個牡丹園,如果她們舉辦一個牡丹詩會不知會如何?其實《紅樓夢》里是有提到牡丹的?!叭问菬o情也動人”是薛寶釵“牡丹花簽”的簽詞。薛寶釵的“牡丹花簽”題著“艷冠群芳”,是說她才貌威信為大觀園群芳之首。牡丹被評為百花之王,薛寶釵在群芳中的地位借之彰顯恰如其分。但是為何大觀園里沒有牡丹呢?卻也令人深思。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王雪濤喜愛牡丹,他筆下的牡丹能表現(xiàn)出厚實的空間感,他的畫法獨樹一格,嬌艷不媚俗,給人以喜氣祥和之感,突出了牡丹的富貴,因此王雪濤被譽為牡丹之王。他筆下的牡丹來自生活高于生活,在是與非是之間,是高格調的筆法。每當閱讀王雪濤的牡丹,就會捕捉到他對多彩的自然界生就的偏愛,他筆下的一草一木、花、鳥、魚、蟲都是有“靈性”的,“非人獨有也”。的確,王雪濤的花鳥畫造型活潑生動,色彩明艷,用墨瀟灑,卻筆筆都有講究,其牡丹畫尤其絕美出眾,牡丹的靈性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清香宜人,端莊絢麗的牡丹集天地靈氣于一身,就像一位位美麗的仙子動了凡心來到人間安居樂業(yè)。不禁讓人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