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西珂 李超 谷巍 巢建國 王凱 韓怡 王玉卓 王圓圓 張松保
摘 要 目的:提升蒲公英藥材質量標準,并評價不同產地藥用蒲公英藥材的質量。方法: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蒲公英”項下規(guī)定的基礎上,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熱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總黃酮、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含量測定方法,同時以8個產地42批藥用蒲公英藥材為對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譜(HPLC)指紋圖譜,并基于上述結果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42批藥用蒲公英藥材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為15.30%~30.4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為27.59%~38.96%??傸S酮(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異綠原酸A(HPLC法)的質量濃度分別在0.016~0.096、0.003~0.196、0.004~0.117、0.025~1.578、0.002~0.152 m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均大于0.999 0);精密度、穩(wěn)定性、重復性試驗的RSD均小于2.00%(n=6);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8.97%~103.53%,RSD為1.19%~1.58%。42批藥用蒲公英藥材中總黃酮、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異綠原酸A的含量分別為0.734%~3.700%、0.004%~0.123%、0.006%~0.087%、0.073%~1.499%、0.005%~0.109%。42批藥用蒲公英樣品的HPLC指紋圖譜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的RSD為0~0.94%,相對峰面積的RSD為0~125.57%,其中39批樣品相似度大于0.900。主成分分析結果顯示,陜西產藥用蒲公英藥材的綜合質量較優(yōu),河北產藥材次之。結論:擬定蒲公英藥材中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總黃酮、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異綠原酸A的含量分別不得低于17.0%、27.0%、1.383%、0.024%、0.021%、0.450%、0.021%。陜西產藥用蒲公英藥材除咖啡酸含量相對較低外,其余各項指標均較優(yōu);河北產藥材的咖啡酸含量高于陜西產藥材,其他各項指標略低于陜西產藥材;其余產地的藥用蒲公英藥材綜合質量相對較差,且同一產地不同批次間的藥材質量不穩(wěn)定。
關鍵詞 蒲公英;質量標準;質量評價;高效液相色譜法;指紋圖譜;主成分分析;藥用蒲公英
中圖分類號 R28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21)07-0818-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araxaci Herba, an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 officinale from different origins. METHODS: Based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 under the item “Taraxaci Herba”, the method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was added for the detection of water-soluble extracts (hot extraction method) and alcohol-soluble extracts (hot extraction method), total flavonoids, chlorogenic acid, caffeic acid, cichoric acid and isochlorogenic acid A. HPLC fingerprint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42 batches of T. officinale from 8 producing areas as object,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ults.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alcohol-soluble extracts in 42 batches of T. officinale were 15.30%-30.40%, and those of water-soluble extracts were 27.59%-38.96%.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UV spectrophotometry), chlorogenic acid, caffeic acid, cichoric acid and isochlorogenic acid A(HPLC method) were 0.016-0.096, 0.003-0.196, 0.004-0.117, 0.025-1.578, 0.002-0.152 mg/mL, respectively (all R2>0.999); RSDs of precision,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tests were all lower than 2.00% (n=6); average sample recovery were 98.97%-103.53%, and RSDs were 1.19%-1.58%.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chlorogenic acid, caffeic acid, cichoric acid and isochlorogenic acid A were 0.734%-3.700%,0.004%-0.123%, 0.006%- 0.087%, 0.073%-1.499%, 0.005%-0.109% respectively in 42 batches of T. officinale. For 42 batches of T. officinale samples in HPLC fingerprint, RSDs of the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of the common peak were 0-0.94%, and RSDs of the relative peak area were 0-125.57%. Among them, the similarity of 39 batches of samples was all higher than 0.900.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T. officinale from Shaanxi province was better, followed by medicinal materials from Hebei province. CONCLUSIONS: Tentatively, the contents of alcohol-soluble extract, water-soluble extract, total flavonoids, chlorogenic acid, caffeic acid, cichoric acid and isochlorogenic acid A shall not be less than 17.0%, 27.0%, 1.383%, 0.024%, 0.021%, 0.450%, 0.021% for Taraxaci Herba. In addition to the low content of caffeic acid in T. officinale from Shaanxi province, the other indexes were better; the content of caffeic acid in T. officinale from Hebei province was higher than that from Shaanxi province,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from Shaanxi province. The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 officinale from other origins was relatively poor, and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from the same origin was unstable.
KEYWORDS Taraxaci Herba; Quality standard; Quality evaluation; HPLC; Fingerpri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araxacum officinale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堿地蒲公英T. sinicum Kitag.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目赤、肺癰、腸癰、濕熱黃疸和熱淋澀痛等癥[1]。大多數清熱解毒、抗菌消腫類中藥復方制劑均含有蒲公英,且用量較大,故該藥材的質量關系到相關制劑的療效。然而,由于蒲公英同屬植物品種較多且采收期不一,市面上所售的蒲公英藥材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臨床療效,因而有必要對其質量進行綜合性評價。
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蒲公英”項下僅有性狀、鑒別、水分檢查和菊苣酸含量測定項[2],并不能全面、綜合地控制該藥材質量。研究表明,蒲公英藥材中主要含有酚酸類和黃酮類化合物[3],其中有關咖啡酸、菊苣酸和綠原酸的研究較多,該3種成分具有顯著的抗菌、抗炎等作用,并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4-6];異綠原酸A與綠原酸屬同分異構體,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作用[7-9];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10]。上述化合物在蒲公英藥材中含量較高且作用明確,故本研究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蒲公英”項下規(guī)定的基礎上,增加了水溶性浸出物(熱浸法)、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總黃酮、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含量測定,同時以8個產地共42批藥用蒲公英為對象,建立了該藥材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指紋圖譜,并基于上述結果進行主成分分析,以期為蒲公英的種質資源篩選、質量控制和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
1 材料
1.1 主要儀器
本研究所用的主要儀器有2695型HPLC儀、2998 PDA型紫外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UV-180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美譜達儀器有限公司),KH-500DB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H-S型恒溫水浴鍋(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
1.2 主要試劑
本研究所用的主要試劑有綠原酸、咖啡酸、蘆丁對照品(南京良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lw18022809、lw18013006、lw18012501,純度均大于98%),菊苣酸對照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P02J9F51964,純度>98%),異綠原酸A對照品(南京金益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JBZ-1451,純度>98%);甲醇、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1.3 藥材
本研究收集了甘肅、河南、湖北、山西、河北、安徽、江蘇和陜西等8個蒲公英種植基地共42批蒲公英藥材樣品(表1)。所有樣品均由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巢建國教授鑒定為菊科植物藥用蒲公英T. officinale F.H.Wigg.的干燥全草。樣品留樣保存于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資源生產技術服務中心。
2 方法與結果
2.1 浸出物含量測定
按照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2201“浸出物測定法”對蒲公英藥材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進行測定[11]。每批樣品平行測定3次,取均值。結果,42批蒲公英藥材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為15.30%~30.40%,均值為23.04%;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為27.59%~38.96%,均值為34.48%。蒲公英藥材的浸出物含量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參考以往發(fā)表過的文獻[12-14],并通過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將上述平均含量的98%置信區(qū)間下限的80%作為限量標準(下同),擬定蒲公英藥材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得低于17.0%,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得低于27.0%。
2.2 總黃酮含量測定
以蘆丁為對照品,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蒲公英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蘆丁對照品10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甲醇適量,置水浴上微熱使溶解,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 mL中含蘆丁0.2 mg)。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過三號篩)2 g,加入甲醇20 mL,超聲提?。üβ?50 W,頻率40 kHz)2次,每次30 min,濾過,濾液合并至5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過0.45 μm微孔濾膜,即得。
2.2.3 測定方法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適量置于25 mL量瓶中,加水至6 mL;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1 mL,搖勻,放置6 min;加入10%硝酸鋁溶液1 mL,搖勻,放置6 min;加入4%氫氧化鈉溶液10 mL,再加水定容,搖勻,放置15 min[15],然后按照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04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509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11,15]。
2.2.4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2、4、6、8、10、12 mL,按“2.2.3”項下方法測定。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質量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A=11.151c+0.015 5(R2=0.999 8)。結果表明,蘆丁質量濃度在0.016~0.096? ? mg/mL范圍內與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2.5 精密度試驗 取供試品溶液(編號為河南9)適量,按“2.2.3”項下方法測定吸光度,重復測定6次。結果,吸光度的RSD=0.43%(n=6),表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2.6 穩(wěn)定性試驗 取供試品溶液(編號為江蘇34)適量,按“2.2.3”項下方法分別在溶液制備后0、10、20、30、40、50、60 min測定吸光度。結果,吸光度的RSD=2.40%(n=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制備后60 min內穩(wěn)定性良好。
2.2.7 重復性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甘肅7)粉末適量,共6份,分別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3”項下方法測定吸光度,并采用標準曲線法計算總黃酮(以蘆丁計)的含量。結果,總黃酮含量的RSD=0.97%(n=6),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甘肅7)粉末適量,共6份,分別加入與其總黃酮含量相當的對照品溶液,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3”項下方法測定吸光度,計算其總黃酮含量和加樣回收率。結果,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1.8%,RSD=0.59%(n=6),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2.2.9 總黃酮的含量測定 取42批蒲公英藥材樣品,分別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2.3”項下方法測定吸光度,采用標準曲線法計算其總黃酮含量。每批樣品平行測定3次,取均值。結果,42批蒲公英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為0.734%~3.700%,均值為1.959%(表3)。擬定以干燥品計算,蒲公英藥材中總黃酮的含量不得低于1.383%。
2.3 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含量測定
采用HPLC法測定蒲公英藥材中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含量。
2.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XTERRA?M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表4);檢測波長為325 nm;流速為1.0 mL/min;柱溫為40 ℃;進樣量為10 μL。
2.3.2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對照品各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96 mg綠原酸、0.117 mg咖啡酸、1.578 mg菊苣酸和0.152 mg異綠原酸A的混合對照品溶液,搖勻,即得。
2.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樣品粉末(過三號篩,下同)約1 g,加入80%甲醇10 mL,稱定質量,超聲(功率250 W,頻率40 kHz)60 min,用80%甲醇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4 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精密吸取“2.3.2”項下對照品溶液與“2.3.3”項下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圖1)。結果顯示,理論板數按咖啡酸峰計算不低于3 000,4種酚酸類成分色譜峰的分離度均大于1.5、拖尾因子為0.95~1.05。
2.3.5 線性關系考察 取“2.3.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用甲醇稀釋成綠原酸質量濃度依次為0.098、0.049、0.025、0.012、0.006、0.003 mg/mL,咖啡酸質量濃度依次為0.059、0.029、0.015、0.007、0.004、0.002 mg/mL,菊苣酸質量濃度依次為0.789、0.395、0.197、0.099、0.049、0.025 mg/mL,異綠原酸A質量濃度依次為0.076、0.038、0.019、0.010、0.005、0.002 mg/mL的梯度濃度混合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各梯度濃度混合對照品溶液和“2.3.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以各成分的質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2.3.6 精密度試驗 取“2.3.2”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測定6次,記錄色譜圖。結果,4種酚酸類成分峰面積的RSD均小于2.00%(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7 穩(wěn)定性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山西22)粉末適量,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于常溫下放置0、4、8、12、18、24 h時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結果,4種酚酸類成分峰面積的RSD均小于2.00%(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常溫下放置24 h內穩(wěn)定性良好。
2.3.8 重復性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山西22)粉末適量,共6份,分別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峰面積并按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中4種酚酸類成分的含量。結果,4種酚酸類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2.00%(n=6),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9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樣品(編號為甘肅4)粉末0.6 g,共6份,加入等量的對照品,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按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含量并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樣品中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3.53%、98.97%、99.46%、101.65%,RSD分別為1.58%、1.19%、1.52%、1.15%(n=6),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2.3.10 4種酚酸類成分的含量測定 取42批蒲公英藥材樣品,分別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按標準曲線法計算樣品含量。每批樣品平行測定3次,取均值。結果,42批蒲公英藥材中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異綠原酸A的含量分別為0.004%~0.123%、0.006%~0.087%、0.073%~1.499%和0.005%~0.109%,均值分別為0.039%、0.034%、0.548%和0.034%(表3)。擬定按干燥品計算,蒲公英藥材中綠原酸的含量不得低于0.024%、咖啡酸的含量不得低于0.021%、異綠原酸A的含量不得低于0.021%。
蒲公英藥材的上述4種酚酸類成分中,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只對菊苣酸進行了含量限定(不得低于0.45%)[2],本研究也以此作為菊苣酸的限量標準。測定結果顯示,42批蒲公英藥材中菊苣酸的含量為0.073%~1.499%,其中河北、江蘇和陜西所產藥材的菊苣酸含量遠遠高出藥典規(guī)定,且各產地藥材的菊苣酸含量差異明顯。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河北產蒲公英藥材中的浸出物和各種成分的含量均符合所擬定的限量標準;陜西產蒲公英藥材中除咖啡酸含量略低以外,浸出物、總黃酮和其余3種酚酸類成分的含量均遠遠超過所擬定的限量標準。上述結果對篩選優(yōu)質蒲公英種植基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4 蒲公英藥材的HPLC指紋圖譜研究
2.4.1 精密度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甘肅7)粉末適量,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測定6次,以菊苣酸色譜峰為參照峰,記錄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結果,14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均小于0.31%、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70%(n=6),表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2.4.2 穩(wěn)定性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甘肅1)粉末適量,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于常溫下放置0、4、8、12、18、24 h時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菊苣酸色譜峰為參照峰,記錄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結果,14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均小于0.45%、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4.05%(n=6),表明該方法穩(wěn)定性良好。
2.4.3 重復性試驗 取樣品(編號為山西21)粉末適量,共6份,分別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菊苣酸色譜峰為參照峰,記錄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和相對峰面積。結果,14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均小于0.21%、相對峰面積的RSD均小于3.23%(n=6),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4.4 指紋圖譜的建立及共有峰的指認 取42批蒲公英藥材樣品,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再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記錄色譜圖。將所得數據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版)》軟件進行分析,生成樣品疊加圖譜和對照圖譜(R),如圖2所示。因為7號峰的峰面積大、占總峰面積比例高、可辨識度好,具有代表性,故以該峰為參照峰(S),共標示出14個共有峰,其峰面積之和占總峰面積的90%以上。通過與混合對照品圖譜(圖1B)中的保留時間比對,指認出4個共有峰,其中3號峰為綠原酸、4號峰為咖啡酸、7號峰為菊苣酸、9號峰為異綠原酸A。42批蒲公英藥材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的RSD為0~0.94%,相對峰面積的RSD為0~125.57%(表6),說明各批次蒲公英藥材中各組分的含量存在明顯差異,這可能是由于不同產地的種植方式、氣候條件以及加工儲存方式不同而導致的。
2.4.5 相似度評價 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版)》軟件對42批蒲公英藥材樣品圖譜與對照圖譜(R)進行相似度分析,其中有39批樣品的相似度>0.900,只有3批樣品(湖北19、山西20、山西25)的相似度較低(分別為0.892、0.778、0.778),說明雖然不同批次蒲公英樣品各組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不同組分在大多數批次樣品中的比例處于同一水平;菊苣酸(7號峰)在樣品組分中所占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化合物,故該組分的含量差異直接影響各批次樣品的相似度。
3 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將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標準(按干燥品計算,蒲公英藥材中菊苣酸的含量不得低于0.45%[2])的25批藥材中的浸出物、總黃酮和4種酚酸類化合物共7個指標性成分的定量結果組成矩陣,數據經標準化處理后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主成分。結果,所提取的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5.071%(表7),說明其在評價不同產地蒲公英藥材樣品質量的優(yōu)劣中起主導作用[16]。
利用2個主成分對不同產地的蒲公英藥材樣品進行評價。以各成分因子得分與權重系數乘積之和計算樣品中7個指標性成分的總因子得分值(F),以F值的大小評價各樣品的質量優(yōu)劣[17],F值越大,說明樣品綜合質量越好。權重系數為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與2個主成分的總方差貢獻率之比。通過計算得到第1、2主成分的權重系數依次為0.691、0.309,再結合特征向量,得到主成分線性組合表達式F=0.691F1+0.309F2(為消除負值影響,F1、F2進行坐標平移2個單位),從而計算出不同產地蒲公英藥材的F值,并對其進行排序(表8)。由表8可以看出,陜西所產蒲公英藥材的綜合質量較優(yōu),河北所產蒲公英藥材的綜合質量僅次于陜西產藥材;其余產地的蒲公英藥材綜合質量相對較差,且同一產地不同批次間的藥材質量不穩(wěn)定。
4 討論
本研究以2020年版《中國藥典》為基準,對8個產地42批蒲公英藥材的質量進行多指標綜合評價。在預試驗中,分別對HPLC法的流動相(甲醇-0.1%磷酸溶液、乙腈-0.1%磷酸溶液、甲醇-0.1%甲酸溶液、乙腈-0.1%甲酸溶液)、柱溫(25、30、35、40 ℃)、流速(0.6、0.8、1.0、1.2 mL/min)以及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條件等進行了考察,最終建立了文中方法。經方法學驗證,所建方法準確、可行、結果可靠。
本研究根據42批藥材的含量測定結果,擬定蒲公英藥材中咖啡酸的含量不得低于0.021%,這與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蒲公英”項下含咖啡酸不得低于0.020%的標準相差無幾[18],故此限量標準的擬定相對合理。2015年版藥典對蒲公英藥材中的咖啡酸進行了限量,而2020年版藥典改成了對藥材中菊苣酸的含量進行限量[2]。發(fā)生此項改變的原因主要是相對于咖啡酸而言,菊苣酸在蒲公英藥材中的含量較高且專屬性較強,更能體現出藥材質量的優(yōu)劣,本研究結果也佐證了其改變的合理性。另外,本研究選擇蒲公英藥材中菊苣酸的限量值與2020年版藥典規(guī)定一致,主要原因是通過對8個產地42批蒲公英藥材進行分析后發(fā)現,以藥典中菊苣酸限量為標準,42批樣品的合格率為67%,這說明藥典的標準相對較高,故本研究不再對該項標準進行提升。
因為中藥是多成分、多靶點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不可能通過測定某一特征成分的含量來控制其質量。而浸出物和指紋圖譜則具有整體性和模糊性的優(yōu)勢,契合了中藥組分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能夠較好地評價和控制中藥材及其復方的質量,因而本研究同時也增加了水溶性浸出物(熱浸法)和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的檢測,還建立了8個產地42批蒲公英藥材的HPLC指紋圖譜,并對所得數據進行了主成分分析。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綜合評價蒲公英藥材質量的方法準確、可行、可靠,可為該藥材的質量標準提升提供依據。最終結果表明,陜西產蒲公英藥材除咖啡酸含量相對較低外,其余各項指標均較優(yōu);河北產蒲公英藥材的咖啡酸含量高于陜西藥材;其余產地的蒲公英藥材綜合質量相對較差,且同一產地不同批次的藥材質量不穩(wěn)定。
參考文獻
[ 1 ] 王連心,苗青,謝雁鳴,等.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24):5277-5281.
[ 2 ]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2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367-368.
[ 3 ] 劉燕,蘭瑞容,兌靖冬,等. HPLC法同時測定蒲公英中單咖啡酰酒石酸、綠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的含量[J].中國藥師,2017,20(9):1677-1679.
[ 4 ] 孫皓熠,郝寶燕,張浩超,等.咖啡酸研究概況[J].食品與藥品,2017,19(2):151-154.
[ 5 ] 陳夢杰,孔靜,張元元,等.蒲公英酚類特征成分含量測定及其特征圖譜質量表征關聯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8,24(16):12-20.
[ 6 ] 田苗苗,劉揚,劉樹民.蒲公英治療乳腺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概況[J].中國藥房,2019,30(13):1864-1867.
[ 7 ] 梁欣雨,周曉鋼,何兵,等.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小兒金翹顆粒中7種成分的含量[J].中國藥房,2020,31(10):1179-1184.
[ 8 ] 安蘭蘭,李開敏,何倩倩,等.基于6種咖啡?;鼘幩犷惓煞纸Y合化學計量法評價不同產地苗藥黑骨藤的質量[J].中草藥,2020,51(22):5850-5855.
[ 9 ] 韓彥琪,劉耀晨,武琦,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痰熱清膠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機制研究[J].中草藥,2020,51(11):2967-2976.
[10] 周學東,陳艷,林瑞.蒲公英炮制中總黃酮含量變化及對胃炎治療分析[J].世界中醫(yī)藥,2020,15(23):3612-3616.
[1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S]. 202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39、232.
[12] 賴正權,艾偉鵬,胡震,等.木賊的質量標準提升研究[J].中國藥房,2020,31(9):1080-1085.
[13] 劉利琴,彭瀟,馬雪,等.貴州產紅孩兒藥材的質量標準提升研究[J].中國藥房,2020,31(12):1458-1462.
[14] 顧安娜,王亞茹,商云霞,等.鮮百合的質量控制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21,55(1):78-82.
[15] 薛紫鯨,郭利霄,郭梅,等.不同采收期祁艾化學成分差異性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24):5433-5440.
[16] 曹斯瓊,吳文平,羅宇琴,等.王不留行炮制前后的UPLC指紋圖譜比較及刺桐堿和王不留行黃酮苷的含量測定[J].中國藥房,2020,31(19):2365-2370.
[17] 談夢霞,陳佳麗,鄒立思,等.不同貯藏條件對麥冬藥材質量的影響[J].中藥材,2018,41(11):2592-2598.
[18]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353.
(收稿日期:2020-08-28 修回日期:2021-03-14)
(編輯:胡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