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全
(廣東湛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廣東佛山 528325)
滌綸是合成纖維的一個重要品種,是以聚對苯二甲酸或?qū)Ρ蕉姿岫柞ズ鸵叶紴樵?,?jīng)酯化或酯交換和縮聚反應制得的高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經(jīng)紡絲、后處理制成纖維。滌綸纖維本身柔軟性較差,近年來產(chǎn)量增長后,柔軟劑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主要功能是滿足滌綸紡織品對于手感和風格的要求。滌綸紡織品柔軟劑主要分為非硅脂肪族型和有機硅型,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有機硅型。隨著有機硅柔軟劑的發(fā)展,目前滌綸使用最多的有機硅柔軟劑是單官能團或多官能團氨基聚醚嵌段硅油,依靠活性基團增強與纖維的親和力,可以改善織物的耐洗性、柔滑性、親水性、穩(wěn)定性和變色性等。柔滑度越好的氨基聚醚嵌段硅油,氨基含量越高,越容易引起織物色變和酚黃變[1-3]。如何在保證柔滑性的同時提高織物的抗酚黃變性成為滌綸柔滑抗酚黃變整理技術(shù)的研究熱點。
紡織品在包裝、運輸或者儲存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黃變,泛黃部位經(jīng)酸處理后黃色消失,恢復原來的顏色,若再滴上堿液又變成黃色,白色和淺色織物尤其明顯,此現(xiàn)象就是酚黃變。酚黃變主要由3 個因素導致:(1)傳輸過程中的污染物質(zhì),包裝材料普遍使用的抗氧化劑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NOx)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2,6-二叔丁基對硝基苯酚(DTNP),DTNP 在pH 小于6 的條件下無色,在室溫下極易升華轉(zhuǎn)移至織物,當遇到堿性物質(zhì)時立刻呈黃色,導致織物黃變;(2)織物添加劑(如柔軟劑、固色劑、油劑、潤滑劑等)結(jié)構(gòu)中含有氨基等基團,增加了織物與BHT 和DTNP 的作用力,使織物更容易吸收DTNP 且吸收量增加,加重酚黃變現(xiàn)象;(3)大氣污染,織物儲存環(huán)境中的NOx濃度增加,促使BHT 轉(zhuǎn)變成DTNP,加重酚黃變現(xiàn)象。
一般紡織品面料要求抗酚黃變性能至少達到4級,針對紡織品發(fā)生酚黃變的原因,預防措施主要有:(1)使用不含BHT 的包裝材料,如PE 膜、包裝紙及紙箱等;(2)布匹加工儲存場所避免空氣污染,降低NOx濃度;(3)避免或減少紡織品對BHT 及DTNP的吸收;(4)使紡織品的pH 保持在酸性范圍(pH 為4.5~6.0);(5)在紡織品加工時加入抗酚黃變劑,可提高抗酚黃變0.5~1.5 級;(6)選用不含且不易吸收BHT和DTNP 的助劑,如弱陽離子型柔軟劑、新型抗酚黃變硅油QH-8132F等。
目前常用的滌綸硅油是氨基聚醚嵌段硅油,均為伯胺或仲胺,存在一定的熱黃變及酚黃變問題[2]。而柔滑抗酚黃變硅乳是經(jīng)先進的有機硅改性技術(shù)研制的特種有機硅,擁有新的改性有機硅化學結(jié)構(gòu),再與特殊的聚醚胺鹽反應后轉(zhuǎn)變?yōu)榫奂句@基聚醚硅氧烷,因此最終產(chǎn)品中不存在伯氨基或仲氨基,可以改善熱黃變、酚黃變問題。
將聚季銨基聚醚硅氧烷與微量具有抗酚黃變作用的乳化劑混合均勻,然后緩慢加水乳化(乳化轉(zhuǎn)速為1 000 r/min),最后用特效有機混合酸調(diào)節(jié)pH 至4.0~5.5,得目標產(chǎn)品柔滑抗酚黃變硅乳QH-8132F、柔滑抗酚黃變親水硅乳QH-8132J,均為泛藍光透明液體,弱陽離子型,100%溶液的pH為4.0~5.5。儲存條件:10~40 ℃,通風良好。滌綸柔滑抗酚黃變整理技術(shù)能賦予滌綸織物柔滑豐滿及耐洗的絲質(zhì)手感,應用于各種聚酯纖維(如PET、CDP)織物,具有比一般氨基聚醚嵌段硅油更柔滑、更佳的低泛黃效果。
作為一般的柔滑整理劑,柔滑抗酚黃變硅乳可參考以下使用方法:
浸軋法:一浸一軋(柔滑抗酚黃變硅乳10~40 g/L,其他功能整理劑X,20~25 ℃,軋液率65%~85%)→拉幅烘干(130~150 ℃)。
浸漬法:浸漬(柔滑抗酚黃變硅乳1.0%~3.0%,醋酸調(diào)節(jié)pH至5.0~6.0,浴比4∶1~10∶1,40 ℃,20~30 min)→脫水烘干(100~130 ℃)。
織物:滌綸針織物(75D/72F,DTY 滌綸長絲),滌棉超柔空氣層(175 cm,315 g/m2)。試劑:三元氨基聚醚嵌段硅油QH-8125、親水硅油QH-496B、柔滑抗酚黃變硅乳QH-8132F、抗酚黃變軟片QH-5203、柔滑抗酚黃變親水硅乳QH-8132J、非離子抗酚黃變劑APY-N(廣東湛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儀器:HB-HWX24 紅外線染色機(佛山順德薈寶染整機械廠),Datacolor SF-600Plus 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 公司),LT502 電子天平(常熟市天量儀器有限公司)。
浸軋法:一浸一軋(硅油或軟片2%,抗酚黃變劑0%~2%)→定形(150 ℃,90 s)。
浸漬法:浸漬(硅油或軟片2%,抗酚黃變劑0%~2%,浴比1∶10,40 ℃,20 min)→脫水烘干。
抗酚黃變等級:根據(jù)ISO 105 X18:2007《紡織品酚黃變色牢度試驗》測試。用GB/T 25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評定沾色等級,5 級最小,抗酚黃變效果最好;1 級最大,抗酚黃變效果最差。
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根據(jù)GB/T 392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皂洗色牢度》測定;耐摩擦色牢度根據(jù)GB/T 3920—200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測定。
手感:采用多人用手觸摸評定,1 級最差(未處理織物),硬而粗糙;5級最好,軟而滑。
色變:采用測色配色儀測試。
由表1 可知,QH-8132F 和QH-8132J 除了在陰離子助劑存在下出現(xiàn)渾濁不穩(wěn)定現(xiàn)象外,在其他使用環(huán)境下都能保持穩(wěn)定,其環(huán)境穩(wěn)定性優(yōu)于QH-8125。說明QH-8132F 和QH-8132J 具有較佳的穩(wěn)定性和廣泛的使用性。
表1 柔滑抗酚黃變硅乳在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性
3.2.1 整理劑種類
由表2 可知,不同整理劑以及同一種整理劑整理不同織物的抗酚黃變程度不同,這主要與整理劑和織物本身的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1]。說明整理劑的抗酚黃變能力都會對紡織品最終的抗酚黃變等級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選用穩(wěn)定性好及本身抗酚黃變能力較強的整理劑。QH-8132F 和QH-8132J 對滌綸和棉的抗酚黃變等級影響較小,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達4~5級,可滿足儲運要求。
表2 不同整理劑整理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
3.2.2 整理工藝
由表3 可以看出,織物經(jīng)QH-8132F 和QH-8132J整理后,抗酚黃變等級可以達到氨基聚醚嵌段硅油和抗酚黃變劑同浴整理的效果;QH-8132F 和QH-8132J 與其他整理劑同浴整理也可以提升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原因是QH-8132F 和QH-8132J 不存在伯氨基和仲氨基,可以避免或減少滌綸纖維對BHT及DTNP 的吸收;特殊乳化劑和有機混合酸優(yōu)先與NOx反應生產(chǎn)無色物質(zhì),達到抗酚黃變的目的。
表3 不同產(chǎn)品采用不同工藝整理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
3.3.1 色牢度
由表4 可知,經(jīng)硅油和APY-N 同浴整理后,織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明顯下降;而經(jīng)柔滑抗酚黃變整理技術(shù)整理的織物色牢度并無明顯下降。這是由于硅油和APY-N 中含有較多的乳化劑,整理織物時,乳化劑對結(jié)合在纖維內(nèi)部的染料有一定的萃取作用,使之向纖維表面遷移,導致纖維表面的染料濃度增加,摩擦或洗滌時織物表面的乳化劑和染料容易脫落,色牢度下降[5]。而QH-8132F 和QH-8132J 自身具有抗酚黃變性,沒有過多的乳化劑,因此對織物的色牢度影響極小。
表4 浸軋工藝整理織物的色牢度
3.3.2 手感及色變
由表5 可知,經(jīng)過硅油整理后,織物的手感軟滑度有了明顯提高;QH-8132F 和QH-8132J 的軟滑度達到了含有伯氨基或仲氨基的QH-8125 的效果??椢锝?jīng)硅油整理后,色變和明亮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經(jīng)過QH-8132F 和QH-8132J 整理后的織物,色變和明亮度下降的幅度明顯小于QH-8125。因此,QH-8132F 和QH-8132J 不僅能極大地改善滌綸及其混紡織物的手感,還能基本保持織物原有的色光和明亮度,適用于淺色織物。另外,QH-8132J 還可賦予滌綸及其混紡織物良好的親水性,提升織物的透氣性及穿著舒適性。
表5 織物用不同整理劑整理后的手感及色變
(1)柔滑抗酚黃變硅乳QH-8132F 和QH-8132J賦予了滌綸織物柔滑的手感,同時具有極佳的穩(wěn)定性,對織物色光影響較?。籕H-8132J 整理滌綸織物的親水性不受影響,改善了衣服的穿著舒適性。
(2)滌綸織物經(jīng)QH-8132F 和QH-8132J 整理后,抗酚黃變等級可以達到4 級或以上,滿足紡織品的儲運要求;與其他硅油同浴使用時可提升整理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
(3)滌綸織物經(jīng)QH-8132F 和QH-8132J 整理后,耐摩擦色牢度不受影響,耐皂洗色牢度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常規(guī)硅油與抗酚黃變劑同浴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