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衍
特朗普沒有遵循定式移交權力,拒絕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
1月19日是特朗普總統(tǒng)任期的最后一天,“他將從清晨工作到深夜,會打若干電話,還會召開若干會議”。一反常態(tài)的特朗普在任期的最后一天仿佛斗敗的公雞,留存驕傲但甚少發(fā)聲。在特朗普擔任總統(tǒng)的1460天里,他幾乎時時刻刻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要么在白宮舉行媒體記者發(fā)布會,要么在推特平臺保持“一日十更”的高頻率。然而,自國會大廈暴力“勤王”事件發(fā)生后,特朗普就罕見地進入了為期兩周的靜音狀態(tài)。
據白宮工作助手稱,在騷亂發(fā)生后的兩周里,特朗普總統(tǒng)并不愿意召開最后一次內閣會議、最后一次新聞發(fā)布會、最后一次新冠疫情通報會,因為這些會議會時刻提醒他和民眾——特朗普將不再是美國總統(tǒng)?!度A盛頓郵報》則將特朗普的狀態(tài)形容為“在接受現實和保持幻想中搖擺不定”,據高級政府官員匿名透露,特朗普會在前一秒感嘆自己即將去佛羅里達快樂地打高爾夫,下一秒向周圍人詢問,“你認為還有機會留下來嗎?”
最后24小時,特朗普仿佛一個即將退休的孤獨老頭,在無可奈何之間又多了幾分不甘。
1月19日下午,特朗普發(fā)表了告別演講。在離職演講中,他歷數自己在職4年期間的“豐功偉績”,包括實施稅收改革、退出“糟糕可怕”的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沒有未來”的巴黎氣候協定、修建美墨邊境墻、修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在外交關系上,他著重強調了自己為中美貿易博弈做出的突出貢獻;在新冠疫情方面,他表示其政府創(chuàng)造研發(fā)疫苗的“醫(yī)學奇跡”,并實現了疫情期間的經濟復蘇和繁榮。
特氏風格依然貫徹在特朗普最后一次公開發(fā)言中——充滿了自夸和甩鍋。在發(fā)言中,特朗普保留著他最后的倔強,絲毫未提及拜登,而是用“新政府”指代自己的對手。
和往屆總統(tǒng)相似,“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特朗普在離開白宮的最后幾個小時特赦多達143人,其中包括前白宮首席戰(zhàn)略長斯蒂芬·班農。班農曾是特朗普的幕僚軍師,在特朗普大選期間立下汗馬功勞,但由于非法挪用“美墨邊境墻”項目資金被捕。班農身上巨大的爭議性讓人們討論了很久,特朗普是否還會記得昔日功臣?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曾于1月19日向自己的親友和下屬詢問是否需要“預先赦免”,預先赦免是提前頒布的“免死金牌”,總統(tǒng)提前赦免某人可能觸犯聯邦法律罪行。但比較理智的是,在特朗普最后的特赦名單上并沒有出現特朗普的直系親屬名字。據參與律師會議的官員稱,特朗普最終聽從了律師團的意見,沒有特赦自己、家人、參與國會暴動的右翼分子和挑戰(zhàn)大選結果的國會共和黨員。
倔強的特朗普再一次打破了美國的權力移交歷史——他拒絕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1月20日上午,特朗普在華盛頓郊區(qū)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舉行了自己的告別儀式,現場除了家人和部分鐵桿粉絲,幾乎沒有任何美國政客到場,門可羅雀的儀式現場和12公里外的國會大廈相比,可謂天差地別。副總統(tǒng)彭斯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均以“時間相近,后勤無法配合”為理由選擇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人走茶涼的氛圍并沒有使特朗普感到傷感,相反,他以“國事訪問”的規(guī)格為自己舉辦歡送儀式,納入了紅毯、儀仗隊、軍樂團和21響禮炮等元素。
近代以來,美國總統(tǒng)的權力移交幾乎按照定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因為“政府權力的和平移交”是美國民主的核心符號,更被稱為美國的“民主奇跡”。但特朗普就是這個一次次打破定式的獨行者。
特朗普就任總統(tǒng)時,奧巴馬與其表現出友好狀態(tài)。
按照常規(guī),在美國大選選舉人票結果公布當日,敗選者就要發(fā)布讓步演說,安撫支持者、向對手送上真切的祝福,并感恩美國的民主制度。然而特朗普卻粗暴地打破了這個慣例,他從未發(fā)表過敗選演講,更從未公開承認競選結果。從這時起,特朗普就與傳統(tǒng)權力移交漸行漸遠。
一般而言,在任總統(tǒng)的最后一天要完成3件事。首先,讓自己的權力物盡其用,例如頒布“子夜法令”和特赦令。美國大部分總統(tǒng)都會秉持“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原則,在離職的最后一段時間里頒布鞏固政績的法令,同時在游說集團的勸說下特赦利益相關者。本質上,這是進行權力鞏固和權力變現。
克林頓在離任前簽署的法令事無巨細,從環(huán)境保護法案到醫(yī)療保障計劃;小布什在任期最后盡力修改環(huán)境法案相關內容;奧巴馬在離任前簽署98項最終法例,為的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宮前生效;約翰·亞當斯則在任期的最后一天傍晚一口氣任命了42位法官。至于簽署特赦令,大部分總統(tǒng)都會出于私人原因,或在利益集團的利益勸說下赦免罪犯。例如,奧巴馬在離任前3天一次性赦免64人,減刑209人,任期累積赦免212人,減刑1385人,超過了12任總統(tǒng)的減刑令總數;克林頓也因為巨額政治獻金,特赦了被判監(jiān)禁325年的富豪馬克·里奇,同時還特赦了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羅杰。權力鞏固和權力變現是即將失去頂級權力的話別,這也是特朗普唯一沒有打破的傳統(tǒng)。
總統(tǒng)夫婦還要在就職典禮舉行私人歡迎儀式。白宮新舊主人的交接儀式,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在就職典禮舉辦當日,卸任總統(tǒng)夫婦會在白宮北門臺階上歡迎白宮新主人。前第一夫人會以白宮女主人的身份向新主人介紹白宮的各處情況,討論的話題也格外接地氣。奧巴馬就曾在私人歡迎儀式上詢問特朗普,是否留下自家女兒在白宮搭建的秋千,而當時的“新第一夫人”梅拉尼婭也給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準備了精致的禮盒。
新舊總統(tǒng)會在私人歡迎儀式上盡力表現出二者之間親昵且毫無間隙的情感狀態(tài),罔顧兩人曾為政黨、職位、法案爭得頭破血流的事實,“權力的和平移交”才是美國民主的奇跡。然而,特朗普并沒有遵循定式移交權力,在拜登就職典禮的當天早上,特朗普夫婦已經搭乘“海軍陸戰(zhàn)隊一號”直升機,前往安德魯斯基地舉行自己的告別儀式,并在儀式結束后直接登上“空軍一號”回到佛羅里達棕櫚灘莊園。
通常,在私人歡迎儀式之后,新舊總統(tǒng)夫婦會共同乘坐專車前往國會大廈參與就職典禮。近代以來,這一傳統(tǒng)已經延續(xù)了158年,特朗普再次打破歷史傳統(tǒng),成為美國歷史上第4位主動抵制繼位者就職典禮的“獨行者”。
弗吉尼亞大學總統(tǒng)研究主任芭芭拉·佩里表示,即將離任的總統(tǒng)出席繼任者的就職典禮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因為這一行為是權力和平過渡的象征,會給伺機制造美國分裂的敵人提供威懾。然而,特朗普的任性抵制打破了美國的民主奇跡。
總統(tǒng)歷史學家凱特·布勞爾將特朗普的行為認定為“自私而缺少尊重的”,“應該私人化地接受傷痛,應當理解國家總比自我重要”。但親密無間的完美狀態(tài)并不是一以貫之的,此前亦有3位拒絕參加繼任者就職典禮的總統(tǒng)。
約翰·亞當斯和昆西·亞當斯分別在1801年和1829年曾拒絕參加繼任者的就職典禮,理由是給過熱的首都政治降溫,他們在繼任者就職典禮的當天上午匆忙離開白宮。1869年的在任總統(tǒng)安德魯·約翰遜更像是被拒絕的一方,繼任者格蘭特拒絕與他乘坐同一馬車前往典禮現場。有趣的是,這些繼任者都實現了連任,同時開辟了較為輝煌的個人政治時代。
依據傳統(tǒng),卸任總統(tǒng)還要在橢圓辦公室“堅毅桌”的抽屜里為繼任者留下一張表達鼓勵和祝福的手寫紙條,核按鈕也要在民眾圍觀下,在總統(tǒng)們的心腹軍官手中順利移交。特朗普時代,一切傳統(tǒng)都不再重要?!皺嗔Φ暮推睫D移”只剩下“權力轉移”,“和平”反而成為奢望。拜登在層層防護下發(fā)表了他的就職演講,國會暴亂仿佛還在昨日,不知美國民主制度引以為傲的民主奇跡何時能夠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