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聶筱原
星期四那天下午,語文老師剛進班級,便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來讓大家樂一樂?!闭f著,老師伸手拿起班上“足球大王”的作文,題曰“三英戰(zhàn)‘呂布’”。
老師讀起作文的開頭:“我季文翔和許政、葉瑞鑫三人是異性兄弟……”老師一邊讀著,一邊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異性兄弟”四個大字。頓時,班級里傳出一陣爆笑。老師停了下來,問一名同學為什么笑。同學站起來說:“老師,他寫錯了!應該是‘異姓兄弟’!‘姓氏’的‘姓’?!?/p>
接下來,老師問季文翔:“季文翔,你們三兄弟當中,到底誰是女的?是你?還是許政?或者葉瑞鑫?麻煩你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季文翔聽了,臉上立刻像被涂了好幾層口紅一般,紅得不能再紅了。老師見他這般模樣,有點哭笑不得地說:“同學們,瞅瞅,好好瞅瞅!一字之差,釀出了個‘千古笑話’。其實呢,只不過是錯在一個偏旁。所以,今后你們寫完作文后,一定記得要回頭再讀一遍,以免釀出類似今天的笑話。”
事后,老師還布置給我們一個作文任務,題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自此,班里人人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寫完作文后,都要反反復復地讀上幾遍,改上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