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偶然間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話,怦然心動:小時候跌倒了,會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哭,沒有就默默爬起來;長大后跌倒了,也會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默默爬起來,沒有才會哭。
有人說,這就叫成長。
如果拿小時候與長大后做比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確有很多類似的不同和反差。
小時候,掉了一顆牙,我們會很開心,因為很快它會長出新的牙齒來;長大后,掉了一顆牙,我們會黯然神傷,因為我們開始掉牙了。
小時候,覺永遠(yuǎn)睡不夠,要上學(xué),要做作業(yè),還想和小朋友們盡情玩耍,哪有時間睡足覺?長大后,空閑時間一大把,卻常常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更不會賴床了。
小時候,對世界、對生活、對未來都充滿了幻想,常做白日夢;長大后,變得很現(xiàn)實,慢慢學(xué)會看淡了一切,懂得調(diào)整心態(tài)。
小時候,喜歡新東西、新事物,結(jié)交新朋友;長大后,越來越喜歡老物件、老朋友,迷戀舊時光。
小時候,幫奶奶穿針,再小的針眼,再暗的光線,都能準(zhǔn)確利索地將線穿過針眼;長大后,先是近視眼,遠(yuǎn)的東西看不清了,再是老花眼,眼前的東西也模糊了。
小時候,不喜歡苦只喜歡甜;長大后,對甜的東西反而膩了,愛上了苦瓜,愛上了咖啡,因為我們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從苦味里品咂出更醇的滋味。
小時候,以為會記住一輩子的人或事,轉(zhuǎn)身可能就忘了;長大后,以為能轉(zhuǎn)身就忘的人或事,偏偏記住了一輩子。多少人間事,無非是云煙。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笑著笑著就哭了。一哭一笑,皆是人生的酸甜苦辣。
小時候,以為月亮總是跟著自己走;長大后,開始吟唱月亮走,我也走。因為小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中心,全世界都在圍著自己轉(zhuǎn),長大后才明白自己不是單位的中心,不是家庭的中心,更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在家圍著鍋臺轉(zhuǎn),在單位圍著工作轉(zhuǎn),晚上圍著孩子轉(zhuǎn)。
小時候,哪里熱鬧就往哪里鉆;長大后,哪里清凈就在哪里待著。小時候,一個人的時候才覺得孤單;長大后,身處鬧市,也會覺得孤獨(dú)寂寞。
小時候,感覺幸福很簡單。父母的一句夸贊,小伙伴的一聲問候,穿上了一件新衣服,嘴里含著一顆糖,都會讓我們覺得無比幸福、滿足;長大后,感覺簡單很幸福。為人情所累,為俗務(wù)所困,為生計所迫,越來越向往簡簡單單的人事,簡簡單單的生活,簡簡單單的心境。
小時候,一人吃飽了,以為全家不餓;長大后,自己不餓,也要張羅全家的飲食起居。小時候自己病了,全家人圍著轉(zhuǎn);長大后,縱使身心俱疲,也要掙扎著起來。小時候,我們開心了,全家就開心;長大后,全家開心了,我們才開心。
不過,并非只有小時候都是美好的,自然也絕非長大后都是不美好的。我們都有小時候,也都有長大后,將來還都有衰老的時候,這是一個人的成長,也是一個家庭的成長。你、我、他,小時候、長大后、暮年后,就像一條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滔滔不絕,奔流不息,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