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彬 薛丹丹 安玉亭 王立波 孫大明 楊禹治 魯長虎
(1.南京林業(yè)大學生物與環(huán)境學院,南京,210037;2.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鹽城,224136)
2020年5月4日下午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120°47′—120°53′E,32°59′—33°03′N),使用單筒望遠鏡觀察到3只體色較深的鹮科(Threskiornithidae)鳥類。該鳥體羽為深栗色,嘴長下彎,臉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鉛色,飛行時體下羽毛栗紅色。經(jīng)查閱《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確定為彩鹮(Plegadisfalcinellus)[1]。
彩鹮隸屬鵜形目(Pelecaniformes),鹮科,彩鹮屬,主要分布于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近年來,在我國的內(nèi)蒙古[2]、云南[3]、湖南[4]、貴州[5]、河南[6]、江西[7]、湖北[8]、西藏[9]等地有分布記錄。文獻記載還分布于河北、山東、新疆、四川、江蘇、上海、廣西、澳門等地[10],但在江蘇境內(nèi)分布一直缺乏實證。
本次記錄地點位于保護區(qū)內(nèi)一處淺灘水塘,當時這3只彩鹮正在水中覓食,周邊有黑翅長腳鷸(Himantopushimantopus)、黑尾塍鷸(Limosalimosa)、青腳鷸(Tringanebularia)等鳥類。本次發(fā)現(xiàn)證實彩鹮這一珍稀鳥類在江蘇省內(nèi)有分布,這也或許說明本地區(qū)棲息地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更加適宜鳥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