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爍然
春日至,花盛開。吹面不寒楊柳風,面頰上的一抹亮色也是暖融春日里妝容的點睛之筆。
自古以來,女性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唐代詩人元稹有詩云: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展現出這樣一幅非常美好的畫面:早晨起來,陽光灑在抹了胭脂的女子的臉頰上,像一朵紅花綻放,又像要融化一般。雖然古代女子的化妝品并沒有現代豐富,但愛美的她們,同樣也會用各種方式來妝扮自己。
不僅是我國,早在古埃及和古羅馬時期,人們已經使用天然礦石和蔬菜作為胭脂的原料,將其磨成粉末或榨成汁,以此讓臉色更加紅潤。因此,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胭脂,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腮紅,在女性的生活中均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脂粉香氣入閨閣
胭脂的起源與原料
在古代,胭脂又叫燕脂、燕支或焉支,關于胭脂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其中一個說法來自于五代時期,后唐學者馬縞在《中華古今注》中寫道:“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之,調脂飾女面,產于燕地,故日燕脂”,說的是胭脂起源于商紂時期,當時燕國婦女喜歡種植紅藍花,并取紅藍花葉汁凝結為脂,因為是在燕國所產,故而得名“燕脂”。
另一個說法則認為,胭脂原產于中國西北匈奴地區(qū)的焉支山。漢朝時期,漢武帝為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派張騫出使西域,不僅帶回大量西域各族的民族風物,也將胭脂引進中原。
古時,制作胭脂的原料多為紅藍花,《天工開物》中記載著用紅藍花瓣做胭脂的方式。將紅藍花整朵摘下,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因其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需要在搗爛后加清水包在紗布里絞去黃汁,再用發(fā)酸的淘米水淘冼,溶解黃色素,剩下的紅色素就可以作為制作胭脂的原料。
到南北朝時期,人們在紅色顏料中加入了牛髓、豬胰等,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字也有了真正的意義。
當戶理紅妝
胭脂自漢代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后,得到了中原女子的廣泛喜愛。當時,上至王宮女子,下至平民婦女,都以紅妝為美,紅妝成為漢朝最流行的妝容?!鞍㈡⒙劽脕?,當戶理紅妝”“誰堪覽明鏡,持
許照紅妝”等,都是對女子描畫紅妝的描述。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胭脂的制作工藝更趨成熟,既有便攜式紙片狀的“金花胭脂”,也有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的“棉胭脂”,類似于現在的腮紅液,說明古人制作胭脂的工藝已經粗具規(guī)模。
至唐代,有關女子以紅妝打扮自己的記載就更多了,“玉面耶溪女,青娥紅粉妝”“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描繪的都是唐朝女子最喜愛的紅妝。唐代的筆記小說《開元天寶遺事》寫道:“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描寫出楊貴妃因為涂抹了脂粉,連汗水都被染成紅色的場景。
遼代女子的紅妝雖然沒有文獻記載,但在遼寧法庫葉茂臺遼董壁畫和山西大同十里鋪遼墓壁畫中,均能夠發(fā)現所繪女子“雙頰全涂紅粉”,也說明了胭脂紅妝長盛不衰。
而至清朝,人們對胭脂的運用漸趨成熟?!队泔h渺錄》中記載,慈禧太后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凈的石臼把花瓣舂成厚漿后,用細紗過濾取汁,再把當年新繅就的蠶絲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曬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梢?,經過千年的發(fā)展,胭脂的做法一直都在不斷地改進。
唐代的“網紅妝”
唐朝作為中華文明的鼎盛時代,其繁榮的發(fā)展也讓女子的妝容具有獨特的魅力。特別是在胭脂的運用上,唐朝女子個個都成了“美妝達人,,斜紅妝、血暈妝、酒暈妝等各種精致、艷麗和大膽的妝容給大唐涂抹了一筆最濃麗的色彩。唐妝,讓一個朝代有了顏色。
初唐:斜紅妝
斜紅妝也叫曉霞妝,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于初唐,是女子模仿即將消散的朝霞,在面頰兩側和鬢眉之間用胭脂精心勾勒兩道彎曲的痕跡。元稹在《有所教》-詩中寫道:“莫畫長眉畫短眉,斜紅傷豎莫傷垂”。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女俑,眼角周邊常繪有兩道紅色的月牙形裝飾。斜紅妝不僅色彩艷麗,同時也注重光影效果,通過胭脂的明暗深淺,讓女子的臉更顯立體。
中唐:血暈妝
如果說濃重的酒暈妝在盛唐已經是非常夸張的妝容,那么流行于長慶元年的血暈妝則是中唐時期的代表性奇異妝容?!短普Z林》中記載,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于目上下,謂之“血暈妝”。講的是唐代女子化妝時把眉毛去掉,在眼窩涂上丹紫色,然后在眼睛下面畫三四道紅色線條,如凝滯的淤血一般。血暈妝和斜紅妝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斜紅妝一般涂在鬢角與頰部之間,而血暈妝主要涂在眼下。
盛唐:酒暈妝
自貞觀之后,唐代女子的妝容變得越來越濃艷,貼合當時大氣且繁盛的社會風尚。花鈿、斜紅和大面積的胭脂都體現在妝容上,透著別樣的美感。
宇文士及在《妝臺記》中記載:美人妝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意思是,美人在進行面部化妝時,先敷粉,再把胭脂放在手心調勻,然后搽到臉上。兩頰施胭脂比較濃的,叫做酒暈妝。而且,酒暈妝與近幾年流行的“曬傷妝”很相似,都以大面積的腮紅掃在面部,雖然有些夸張,但搽在唐代女子飽滿圓潤的臉上,也顯得俏麗活潑。
晚唐:北苑妝
唐代女子新奇大膽的紅妝貫穿了大半個唐朝,至晚唐時,由于社會動蕩,各地女子的妝容并不統(tǒng)一,有的地方依舊濃妝艷抹,有的地方則拋棄濃妝,開始走清淡的路線。
盛行于南唐的北苑妝,為后主李煜所發(fā)明,他將建陽進貢的茶油花子制作成花餅,讓宮女們畫上淡妝,身著素服,編制金絲于面,再將大小形態(tài)各異的茶油花子貼在額頭上,行走起來衣物飄飄,遠遠望去,就像月宮里的嫦娥,別有一番韻味。
胭脂在歐洲的變遷史
跨越千年的那抹紅
古埃及是西方胭脂的起源,那時的人們將赭石研磨成粉末,涂抹在嘴唇和臉頰上。后來古羅馬時期的女性會將臉敷白粉后,用碾碎的桑葚果充當胭脂,古羅馬貴族則會用朱砂礦石或紅赭石制成胭脂上色。因此,西方胭脂最初是由微紅色的水果和蔬菜,或者磨細的赭石粉制成的一種濃稠的漿糊。
中世紀:蒼白的臉色是富有的象征
時間推進到中世紀,歐洲大陸籠罩在封建神權下,使用胭脂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歐洲許多教會領袖認為化妝是罪惡和不道德的,化妝能夠提升女性的吸引力,而這與他們提倡的提升精神境界、拋棄肉體享樂的觀念是截然相反的。
而當東方正在以紅妝為美時,西方卻沉迷于以蒼白臉色界定高貴身份?!鞍住币馕吨鴥?yōu)雅和富裕,幾個世紀以來,貴族們從來不在戶外工作,在室內也抹上白面粉、小麥粉或含鉛化妝品來粉刷自己的臉,達到蒼白的效果。
18世紀:玫瑰色臉頰
直到18世紀,歐洲主流審美才徹底拋棄慘白的臉色,開始倡導健康、自然的臉部光澤,胭脂得以出現在女性的梳妝臺上。當時英國的暢銷書《化妝的藝術》將胭脂妝形容為“無辜的美,很有吸引力”,使得人們對胭脂趨之若鶩。在當時琳瑯滿目的集市上,也能看到中國胭脂的影子。
歐洲胭脂的這一抹紅,原料來源于胭脂蟲,從中提取出的一種非常艷麗的紅色,制成了歷史上第一款真正無毒的腮紅,而且這種染色成分在現代仍然使用于腮紅和口紅中。
在18世紀的法國,不論男女都愛化妝,當時油畫里的男男女女都有著健康明朗的玫瑰色臉頰。尤其到了洛可可時期,妝容特征極為顯著,主要以紅白為主,在臉上涂抹一層厚厚的白色鉛粉之后,再往顴骨上涂一層朱砂,加上富麗堂皇的服飾,非常華麗。從路易十四時代到路易十六時代,所有宮廷貴婦的妝容均是如此。
19世紀初:胭脂的“禁忌”
19世紀的維多利亞女王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時的社會都在奉行著這樣的法則:皮膚要像象牙一樣白凈光亮,只有那些出身不好的女人,如交際花、女演員、歌手和妓女才會涂抹紅色的胭脂。
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普通民眾不敢明目張膽地化妝,但一些愛美的年輕女孩依然會偷偷地選擇一些顏色稍淺的蔬果,如甜菜等,碾碎后涂抹在臉頰或是雙唇上。
桃花依舊笑春風
經過千年的發(fā)展,胭脂到了東西方文化逐漸融合的近代,市場也越來越專業(yè)化。20世紀20年代,立法規(guī)定允許在化妝品和藥品中使用著色劑,胭脂也逐漸成為我們現在所說的腮紅。
在我們日常的妝容中,腮紅的存在感其實非常強,在面部起到銜接兩側陰影和正面提亮的作用,也可以讓輪廓更加自然。2021年,腮紅出了很多新款,對于新手來說,低飽和度的粉狀腮紅是比較友好的,但要從妝感輕薄、持妝力好的角度來看,膏狀腮紅效果更好。
也許是長期戴口罩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化妝習慣,返璞歸真的減法妝容變得流行起來,去掉多余的修容,以及大量眼影暈染,留下腮紅、眉毛、睫毛膏這三大精致法寶,精髓即是簡潔。將顯色度高的腮紅柔和地暈染開,看上去淡淡的很自然,又能顯得臉小,在眼下打腮紅還能增加少女感。
2021年春季腮紅流行趨勢中,粉色系的腮紅將成為熱門顏色。粉色能夠讓臉頰泛紅得更加自然,非常貼合春季暖洋洋的溫度。粉色妝容在傳統(tǒng)和現代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這種顏色在帶給人清新感覺的同時,也為臉上增添了一絲甜味。想要達到完美的效果,就要涂些亮麗顏色的腮紅,這樣也會讓臉頰煥發(fā)出光彩。
胭脂的兩三事
1912/Bou rjois:第一款粉狀腮紅
在這之前,腮紅大多都是霜狀或濕潤狀態(tài)的,1912年,Bourjois推出全球第一款粉狀腮紅。這款粉狀腮紅采用烘焙手法,將脂粉混合了水、精油及其他原料,放置于半球狀的模具里烘烤,再經高溫烘干成型,最后由人工打磨后放入印花紙盒中。當時,這款粉狀腮紅以每年350萬盒的銷量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腮紅。
1999/NARS:最性感的腮紅
創(chuàng)立于1994年的彩妝品牌NARS將“現代”“大膽”與更具“標致性”的現代美學理念融入產品中。1999年,NARS推出的經典ORGASM腮紅,首次將腮紅賦予了“性感”的定義,意味著腮紅不再只是“無辜的美”的代表,也是頗為張揚的性感宣言。
2012/LADURE:最貴的腮紅
創(chuàng)建于1862年的巴黎著名高級甜點LADURE以其明星產品馬卡龍聞名于世,2012年,LADURE與日本彩妝集團KOSE旗下的品牌ALBION合作,推出彩妝品牌Les Merveilleuses LADURE,其中最熱門的產品莫過于花瓣腮紅。與普通的粉狀或膏狀腮紅不同,LADURE用手工玫瑰花瓣作為基底,撒上特別研制的腮紅粉末,再經過特殊手法烘焙,使花瓣色澤自然且無比艷麗。LADURE經典款的花瓣腮紅一盅的售價是980元人民幣,可以說是目前最貴的腮紅。
Hourglass
五花肉腮紅/美國
Hourglass是美妝達人Carisa Janes在2004年在紐約創(chuàng)立的美妝品牌,五花肉腮紅的粉質細膩綿密,非常容易取色,上色度極高,刷在臉上能呈現出柔和光暈的好氣色。
sUQQU
漸變腮紅/日本
SUQQU是日本的彩妝品牌,其腮紅類的明星產品則是漸變腮紅。腮紅的粉質非常細膩且服帖,每盤漸變到最淺的色塊基本都是帶珠光細閃的高光色,也能襯托出肌膚的美感,和之前SUQQU的單色、雙色腮紅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CHANEL
斜紋軟呢星彩腮紅/法國
CHANEL星彩腮紅的靈感來源于香奈兒最經典的Tweed Jacketo腮紅的每個色號都含有兩種色彩,同時也交織著或金或銀的珠光色澤,在不經意間點亮妝容,讓雙頰上的那抹紅暈如玫瑰般嬌美。
DIOR
烈艷藍金腮紅/法國
DIOR烈艷藍金腮紅的靈感汲取自經典烈艷藍金唇膏,還原了高定唇膏的傳奇色彩,濃郁顯色,持久持妝,可隨心打造或薄透或大膽的百變妝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