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部分干部中存在著一種“升職焦慮癥”。其主要表現(xiàn)是,總覺得自己進步太慢,職務(wù)提升沒達到預(yù)期目標,更沒能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尤其是比起那些水平政績不如自己卻升得快的人,更覺得委屈。有的干部任期還未到,就急著琢磨怎么才能進步得更快一點,個別的甚至發(fā)展到近乎病態(tài),每日坐臥不安、朝思暮想,擔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影響了心態(tài)和工作。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升職焦慮癥”呢?一是淡忘了黨的宗旨,剛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成績,就想著提拔,把個人升職看得太重,把為人民服務(wù)的職責、使命看得太輕;二是認識上有偏差,在他們眼里,片面地把進步等同于升職,升官就是進步,提拔才是硬指標,而忽略了自己在思想、境界、能力、水平方面的進步;三是虛榮心作祟,他們往往喜歡互相攀比,覺得自己職務(wù)低了面子不好看,如此等等。
對待這些有“升職焦慮癥”的干部,很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dǎo)。除了開展黨的宗旨教育外,還要讓他們認識到,把進步簡單地等同于職務(wù)提升,是很狹隘和功利的。升職只是進步的一個方面,個人的進步還應(yīng)包括思想覺悟、管理水平、工作能力的提升等。與職務(wù)提升相比,這些進步更重要,含金量更高。如果沒有這些方面的進步,而只是職務(wù)的提升,很可能會出現(xiàn)德不配位、才不配位、能不配位的尷尬局面。而且,職務(wù)今天有了,明天或許就沒有了;官位今天升了,明天可能就會降了。而這些能力水平方面的進步,是誰也奪不去的真金白銀,放在哪里都會熠熠發(fā)光。
從管理學角度出發(fā),職位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走位置越少,競爭也越激烈,篩選也越嚴格,升遷機會也越少。對此,一定要有個清醒認識,不能心緒太急欲望太盛。要相信組織,一定會在需要的時候把德才兼?zhèn)涞母刹刻岚蔚疥P(guān)鍵崗位上。一個人如果對升職考慮太多,想入非非,急火攻心,不僅會分心影響工作,難以盡職盡責,說不定還會搞起邪門歪道,受到組織查處。
而且,干部的職務(wù)高低、進步快慢,都是工作需要,而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正是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用人原則。第二次國共合作時,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新四軍,不少經(jīng)過長征的老紅軍,由師長、團長降為營長、連長,原來的營長、連長甚至成了普通戰(zhàn)士,但是他們都能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仍然勇敢殺敵、沖鋒陷陣。就是今天,仍有很多干部在普通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不計名利,貢獻和業(yè)績一點也不小,令人敬重,讓人服氣。
因而,那些患有“升職焦慮癥”的干部,不妨淡化一下對職務(wù)提升的熾熱欲望,化焦慮為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踐行黨的宗旨,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好工作上,把注意力向提高思想覺悟、工作能力等方面轉(zhuǎn)移,努力完善自己、做強自己、優(yōu)化自己。一旦做出了成績,表現(xiàn)出了才能,相信組織自然會量才錄用。退一步說,即便在付出努力后,仍沒有獲得期望的晉升,個人才能的進步也不會白費,而會使人受益終生。
責任編輯 / 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