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香英
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qū)燃氣服務中心 湖南 懷化 418000
新型綠色建筑工程的誕生以及發(fā)展適應了我國所提出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也很好地解決了我國能源資源緊張的問題。從本質上來看,新型綠色建筑工程和綠色建筑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從設計直到最終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都與綠色節(jié)能以及可再生資源利用兩大主題有著緊密的關聯。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工程造價工程預算及成本控制就成為綠色建筑工程有效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我國在新時期經濟發(fā)展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綠色新型建筑理念也應運而生。綠色建筑工程中的綠色則是完全體現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環(huán)保兩大理念,并將之全面地貫徹到工程建設環(huán)節(jié)中。簡單而言,綠色建筑工程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方案設計、審核、施工等諸多環(huán)節(jié)中,對各類可再生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做出最大化的挖掘,最小化工程施工建設對周邊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的一類全新工程類型。也正是因為綠色新型建筑工程和傳統(tǒng)工程建筑存在著較為顯著的區(qū)別,使其在成本預算和造價控制中會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在工程建設前期資料收集不全面、控制不完善,會使得整體建筑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的難度有所提升。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特點,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工程建筑理念與綠色建筑工程理念差異巨大,特別是綠色建筑體系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思考有關因素。比如,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在全面分析其占地面積的過程中,因為工程施工會占據較大的施工區(qū)域,導致周邊土地的使用率相對較低,很容易帶來環(huán)境污染問題。除此之外,綠色建筑工程在室內的采光性、綠化覆蓋方面也有著較為特殊的要求,使得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在無形中得以提升,建筑企業(yè)的工程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一)定額計價模式。定額計價模式是我國工程建設中使用時間較長的一類計價模式,定額、費用和相關文件規(guī)定三個數值相加等于價格,這也是其最為基本的特征,同時生成的價格也會被作為法定依據來執(zhí)行,工程項目招標編制、投標、報價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將之作為唯一的依據,簡單而言,工程項目的承發(fā)包雙方需要共同使用一定定額及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將標底價及投標報價合理確定,這也就意味著定額價和市場價格一旦出現了脫節(jié)現象,就會直接影響到計價的準確性。這一計價模式誕生的土壤是政府為主導的計劃經濟時代,很好地展示了政府直接管理及調控工程價格特征。但在我國實行市場經濟之后,相關部門也嘗試從量價分離、借助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等方向進行定額計價模式的改革,但卻忽視了對該種模式管理方式及計價模式做出本源改變,導致定額計價模式仍舊在使用中存在著一定制約。建筑工程定額計價的編制步驟如下:第一,收集和定額計價編制相關資料。第二,對施工設計圖紙、定額、施工組織、現場情況做出全面了解。第三,針對分部分項工程做出合理的劃分及排序,確定最終的計算順序。第四,在計算完分項工程總量之后將之合并,隨后套用預算定額計價。第五,計算價差。第六,在算出其他工程施工建設費用之后,經過匯總得出單位工程項目的總體造價。第七,造價計算結果的復核審計。
(二)清單計價模式。這一模式又被稱為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就是在招標人完全公開工程量清單的前提下,由投標人自主進行報價,或者是招標人編制標底的一種計價模式。隨后雙方需要在合法簽訂合同的基礎上,由投標人完成包含分部分項工程費用等在內的招標人提供工程量清單需要的全部費用,具體的費用組成如圖1所示。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本過程如下:以統(tǒng)一化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作為基礎,制定出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規(guī)則,并從確定的工程施工圖紙出發(fā)將各個清單項目的工程量精準地計算出來,隨后在合并諸多工程項目造價信息及經驗計算數據的前提下,得出最終的工程造價。因為清單計價模式在企業(yè)內部編制施工定額、提升企業(yè)中標概率等方面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使其成為了國際范圍內較為通用的一種計價模式。該種計價模式,因為具體單價數額已經完全確定,只需要在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對工程量進行持續(xù)核對,即便工程施工中出現了項目增加現象,也能夠作為補充綜合單價的形式出現,在工程竣工之后,工程結算價格也就隨之出現,極大地提高了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
圖1 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造價組成
(一)合理運用先進技術。想要對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進行有效地控制,必須借助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工程施工。綠色建筑工程因為自身在室內采光、施工材料可再生性等方面有著較為特殊的要求,如果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往往會帶來較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消耗。員工的勞動力成本、電力水力的消耗量都屬于新型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體系組成部分,但在實際的控制過程中,部分建筑工程師并不會將這部分成本納入到其中,這也就造成了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的失真,很容易引起后期施工過程中的工程預算不足問題。同時在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相對較為復雜,單純地依靠管理人員進行手動操作,其工作量工作難度相對較大。當前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使得管理人員在全面計算分析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的過程中,計算量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并且計算結果也得到了有效地保證。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可以在合理有效儲存各類造價預算成本數據的基礎上,實現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極大地提高了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的精準程度。
(二)轉變傳統(tǒng)工作思路。在當前建筑行業(yè)普及綠色建筑理念的前提下,想有更好的落實工程造價預算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工作思路。簡單而言,就是有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在思想層面重視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實。如此一來,采購人員在采購施工建設所需材料的過程中,需要從工程的實際建設要求出發(fā),并在結合造價預算成本控制目標的前提下,有效的考量綠色建筑材料的質量和價格,做出綜合性的選擇。同時,采購人員可以和設計以及監(jiān)理等人員進行各個施工階段的綠色施工材料用量的討論,以此來顯著地降低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材料成本投入。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需要進一步強化對于綠色施工建材的管控能力。一旦綠色施工材料在使用環(huán)境中出現了質量問題,會使得工程投入的成本進一步加大,并影響到整體的工程施工質量。在這種情況下,管理人員需要以綠色施工材料的儲存環(huán)境要求作為基礎,為其設置專門的存放區(qū)域,并通過使用領用簽字及進貨記錄的方式進行全面地管理,在最小化降低綠色建筑施工材料浪費程度的前提下,強化綠色建筑工程的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能力。
(三)綜合分析成本周期。綠色建筑工程的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實,需要重視成本周期的有效綜合分析,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層面:第一,設計環(huán)節(jié)。設計人員,需要在和成本管理人進行有效對接的前提下,由成本人員實施具體金額的對照和預算管理,將設計環(huán)節(jié)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項目進行合理的處置。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圖紙設計的過程中,對于可能需要支出的成本項目以及造成成本浮動的干擾因素進行明確的分析,做到將成本控制深入設計環(huán)節(jié)。第二,施工環(huán)節(jié)。在綠色建筑工程進入施工階段之后,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每一項支出進行嚴格地把控,具體包括了工程建設綠色材料費用、施工設施的更換維修費用以及能耗支出等諸多方面。管理人員可以借助計算機等技術將造價預算及成本管理數據全面錄入到系統(tǒng)中,實現對于造價成本的動態(tài)化監(jiān)管。第三,竣工環(huán)節(jié)。管理人員在進入工程竣工階段之后,需要對合同條款進行嚴格的審核,并確保實際的工程施工內容和合同要求完全一致,借此來有效地確定需要最終支付的工程款數量。
綠色建筑的出現和發(fā)展適應了我國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但由于其施工建設過程中對于材料、室內采光等方面有著較為特殊的要求,也需要重視企業(yè)工程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實。相關的管理人員在轉變傳統(tǒng)工作思路的前提下,通過全面地分析成本周期,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施動態(tài)化造價預算和成本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