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川,吳光雄,張 勝,劉儀剛,丁 路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四川成都 610031)
近十余年來,隨著我國鐵路建設快速推進,鐵路隧道工程大量增多。在隧道施工期發(fā)現的質量問題及隧道建成后出現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為這些問題,給隧道建設及運營帶來風險,必須采取措施消除。近期,結合“隧道施工質量問題與對策”課題,筆者組織進行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資料的分析表明,隧道建設施工質量問題客觀存在,需要采取措施及時加以解決。本文從工程質量監(jiān)管的角度,通過對隧道施工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可為解決質量問題、消除質量隱患及風險提供有益的借鑒。
這次調研主要針對西南山區(qū)鐵路隧道建設工程,通過對40余座隧道施工作業(yè)面的現場檢查及問卷調查,發(fā)現及收集問題,了解對策措施等資料。收集的問題涉及隧道施工的各個方面,本文僅重點分析隧道開挖、初支、仰拱、防排水、二襯、溝槽、洞口及邊坡防護等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問題。經過檢查和問卷收集,發(fā)現施工質量問題共1090 個。其中開挖問題110 個,占10.1%;初期支護問題187 個,占17.2%;仰拱問題,167 個占15.3%;防排水問題231 個,占21.2%;二襯問題199 個,占18.3%;溝槽問題116 個,占10.6%,洞口及邊仰坡防護問題80 個,占7.3%。具體參見圖1。
經過整理、分類分析,把隧道施工質量問題分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比較突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1)普遍存在的問題:隧道開挖拱部輪廓不明顯(光爆效果差)、邊墻不順直、未按要求先初噴再立拱架、錨桿施作不到位、初支平整度差、防水板鋪設褶皺明顯、焊點松脫、止水帶安裝定位不準確、搭接處粘接不密貼、排水盲管出口反坡或堵塞,二襯施工縫處錯臺明顯、二襯混凝土邊墻氣泡及麻面較多、檢驗批資料不及時和不完整、隱蔽工程影像資料留存不符合要求等。
圖1 隧道質量問題分類
(2)比較突出的問題:開挖方法與設計不符、臨時仰拱施作不到位、超挖及局部坍塌處理隨意、開挖步距超標、超前地質預報實施不到位、監(jiān)控量測形同虛設、噴射混凝土厚度與強度不足、噴射混凝土空洞或不密實、支護體系垮塌、仰拱幾何尺寸不正確、局部混凝土不密實、仰拱位置不正確、仰拱與填充混凝土同時澆筑、仰拱上鼓開裂、仰拱填充施工縫冒水、襯砌鋼筋排距或間距過大、襯砌混凝土開裂、襯砌混凝土存在冷縫、襯砌混凝土背后脫空或不密實、襯砌混凝土強度不足、襯砌混凝土掉塊、襯砌混凝土滲漏水等。
檢查發(fā)現:現場管理不到位,培訓效果不好,技術交底不到位,工序驗收及檢查不到位;作業(yè)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差、作業(yè)技能素質不高、缺乏工匠精神;監(jiān)理履職能力差、履職不到位等問題是現場常見管理及行為問題。
結合調研發(fā)現和收集到的隧道施工問題,對原因、措施及對策等進行分類歸納,下面主要探討幾個方面的常見質量問題原因及對策。
(1)開挖輪廓不清晰,超(欠)挖明顯(見圖2、圖3)。原因分析:①未根據圍巖情況進行鉆爆設計;②鉆爆設計不合理(包括孔深、裝藥量等);③鉆爆作業(yè)交底、檢查驗收制度落實不好。對策:①做好爆破設計和技術交底;②針對不同圍巖采取不同爆破設計;③做好鉆孔的檢查和驗收。
圖2 開挖輪廓差
圖3 邊墻超挖嚴重
(2)超挖及局部坍塌處理隨意(見圖4、圖5)。原因分析:①無處理方案,隨意處理;②檢查驗收制度不落實,管理措施落實不好;③不良行為(少見),如故意將超挖空洞隱蔽起來,留下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對策:①編制具體方案、做好技術交底;②組織按具體方案和交底內容施作。
圖4 超挖部分石棉瓦遮擋
圖5 超挖部分編織袋充填
(1)噴射厚度與強度不足(見圖6)。原因分析:①未設置噴射厚度控制標志,補噴不到位或未進行補噴;②噴射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確或未按配合比;③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低;④不良行為。對策:①對現場平整度不符合要求處進行補噴作業(yè);②加強噴射混凝土施工人員培訓,確保噴射工藝和質量;③加強拌合站管理做好場拌質量;④嚴格按照驗標要求埋釬釘或打孔檢查。
圖6 初支厚度不足,背后孔洞
(2)噴射混凝土開裂、掉塊(見圖7)。原因分析:①水膠比過大或速凝劑摻量不足;②拌合不均勻或工藝不正確;③圍巖變形(松動巖塊)較大引起開裂掉塊。對策:①加強拌合站管理,控制好混凝土質量;②加強噴射混凝土施工人員培訓,按噴射工藝要做好質量控制;③根據監(jiān)控量測及時設計變更、加強支護。
圖7 圍巖變形引起初開裂掉塊
(3)噴射混凝土空洞或不密實(見圖8)。原因分析:①一次噴射厚度超出標準要求;②噴射工藝不正確或噴射力量不足;③超挖大部位未掛網分層噴射或預埋注漿管;④鋼架或鋼筋網背后人為遮擋;⑤補噴前基面未清理到位。對策:①嚴格按照驗標要求打孔檢查驗證;②加強作業(yè)人員技術交底、培訓;③加強初期支護的無損檢測。
圖8 掌子面拱腰初支背后存在空洞
(4)系統(tǒng)錨桿施工與設計嚴重不符(見圖9)。原因分析:①不良行為,偷工減料;②沒有錨桿鉆機及注漿設備;③墊板數量與連接不符合要求。對策:①監(jiān)理現場旁站履職,認真檢查驗收;②要求采用錨桿鉆機施工錨桿;③做好施工后的彈性波法抽檢。
圖9 系統(tǒng)錨桿打設角度未與開挖巖面垂直,錨桿均未設置墊板
(5)鋼架不垂直、接頭缺少螺栓或電焊連接(見圖10、圖11)。原因分析:①加工精度不夠;②未在場內試拼裝;③每個單元安裝累計誤差導致螺栓孔錯位;④安裝不垂直或扭轉,導致連接板不密貼,被迫塞鋼板或鋼筋條焊接。對策:①做好人員培訓及技術交底;②按交底標準進行精細加工并試拼裝合格才出場。
圖10 連接墊板不密貼
圖11 鋼架不垂直、不密貼
(6)仰拱鋼架與邊墻鋼架采用焊接或無連接或直接放置(見圖12)。原因分析:①邊墻底部鋼架未設連接板,偷工減料;②噴射混凝土前無保護連接板螺栓孔措施;③安裝檢驗不到位;④交底不清。對策:①做好人員培訓及技術交底;②按交底標準進行精細加工并試拼裝合格才出場。
圖12 仰拱與邊墻鋼架未連接
(1)防水板鋪設不平整密貼、局部有刺傷(見圖13、圖14)。原因分析:①基面不平整(噴射混凝土面平整度差);②基面外露尖銳物未處理或處理不徹底;③焊點數量不足或墊圈固定失效;④保護措施不到位。對策:①加強初支噴射混凝土的平整度檢查;②外露尖銳物必須處理徹底;③加強技術交底,明確固定墊圈及焊點間距等要求;④強化對鋪設好的防水板的保護;⑤開發(fā)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工法和工裝。
圖13 防水板局部燒傷、破損
圖14 防水板與基面不密貼
(2)焊縫脫開、寬度不足且未進行焊接質量檢查(見圖15)。原因分析:①焊工焊接技術不熟練;②爬焊機性能不滿足要求;③執(zhí)行檢驗制度不力,管理不到位。對策:①加強技術交底,加強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②配置性能良好的防水板焊接機具;③開發(fā)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工法和工裝。
圖15 防水板局部漏焊
(3)縱向中埋式止水帶埋入不居中、不順直、連接隨意(見圖16、圖17)。原因分析:①設計的固定措施不到位或無連接方式;②無固定工藝設施;③固定方式與連接措施隨意;④對止水帶位置偏離、脫焊后果認識不足。對策:①加強技術交底,加強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②配置可靠的定位卡具。
圖16 止水帶外露長度24cm
圖17 止水帶隨意搭接
(4)環(huán)向止水帶安裝不到位、破損、預留長度不足(見圖18、圖19)。原因分析:①設計的固定措施不到位或無連接方式;②無固定設施,無保護措施或保護不力;③安裝方向不正確或振搗時發(fā)生偏轉;④對止水帶位置偏離、破損后果認識不足。對策:①加強技術交底,加強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②配置可靠的定位卡具;③拆模時注意對止水帶的保護。
圖18 止水帶偏位
圖19 止水帶破損且未預留搭接
(5)鋼邊止水帶無連接或穿孔吊掛、外側遇水膨脹止水條漏設或未預留安裝槽(見圖20)。原因分析:①設計存在缺陷,包括連接、止水條槽;②施工工藝不到位,無固定工藝設施;③偷工減料。對策:①設計必須明確工藝及措施;②配置可靠的定位卡具。
圖20 鋼邊止水帶穿孔固定
(6)止水條埋入與外露尺寸不等、扭曲、受潮,漏設止水條。原因分析:①預留安裝止水條槽不規(guī)整,隨意;②安裝時無固定措施,隨意擺放,偷工減料;③防潮措施不到位;④技術交底和工藝不細致,檢查驗收不認真。對策:①加強技術交底,加強培訓,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②預留安裝槽必須符合要求;③配置固定卡具;④采取防潮措施。
(1)鋼筋排距、間距不正確,鋼筋以小代大(見圖21)。原因分析:①安裝位置不準確,順開挖線進行安裝;②無固定工藝設施(即無固定排間距、鋼筋卡距)或固定措施不到位;③鋼筋以小代大屬于偷工減料(故意行為);④驗收不嚴格。對策:①加強技術交底及培訓;②增加卡控定位措施。
(2)仰拱位置不正確(隨超挖面移動)。原因分析:①超挖或預留沉落量未按要求回填,隨超挖面外移;②仰拱內模曲率偏大,尤其是對受力狀況極為不利;③未進行測量和復核;④檢查驗收不認真。對策:①加強測量復核工作,確保仰拱位置正確;②配備先進的仰拱移動模架,及全幅仰拱模板;③施作仰拱前超挖部分采用同級混凝土回填。
圖21 二襯鋼筋隨意彎折,間距、差距偏差大
(3)仰拱上鼓開裂(見圖22)。原因分析:①仰拱底超挖回填虛渣;②仰拱底積水未及時疏干排走;③混凝土不密實或幾何尺寸不正確;④未按設計施作,仰拱鋼架連接不到位;⑤地勘不細、設計參數不正確。對策:①加強仰拱混凝土施工前的基底驗收,杜絕虛渣回填超挖部分;②強化對混凝土的振搗工藝;③加強地勘,設計措施必須滿足要求。
圖22 仰拱填充層開裂滲水
(1)襯砌開裂(裂紋,見圖23)。原因分析:①配合比中水膠比偏大,養(yǎng)護不到位;②變截面處應力集中而拆模過早;③襯砌厚度不足;④地勘不細,不良地質地段設計參數不正確。對策:①拌制性能良好的混凝土;②強化澆筑過程中的振搗工藝;③加強養(yǎng)護,控制拆模時間;④加強地勘,不良地質地段強化設計措施的可靠性。
圖23 二襯水平裂紋
(2)襯砌背后脫空(見圖24、圖25)。原因分析:①防水板的松弛度小、固定不牢不密貼等;②超挖回填處理不到位;③混凝土堵管后造成初凝擋住后續(xù)混凝土流動;④帶模注漿未施作到位或未注漿。對策:①加強混凝土施工前的斷面檢測;②加強防水板鋪設質量;③落實帶模注漿規(guī)定,嚴格按照工序進行施工;④開發(fā)、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及工藝,解決不密貼的問題。
圖24 二襯背后脫空
圖25 二襯厚度不足、背后脫空
(3)襯砌不密實(見圖26)。原因分析:①施工配合比與試驗配合比調整過大;②骨料不均勻、振搗不到位;③防水板松弛度過大產生褶皺;④帶模注漿未施作到位或未注漿。對策:①做好襯砌施工技術交底及培訓;②嚴格落實混凝土澆筑、搗固工藝;③加強防水板的施工質量控制。
圖26 襯砌不密實,砂漿抹面處理
(4)襯砌混凝土強度不足。原因分析:①偷工減料;②配合比不正確;③養(yǎng)護不到位;④骨料不均勻,搗固不到位;⑤旁站與檢驗不到位。對策:①拌制性能良好的混凝土;②嚴格落實混凝土澆筑、搗固工藝;③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控制拆模時間。
(5)襯砌掉塊(見圖27)。原因分析:①配合比不正確或拌合不均勻;②鋼筋位置不正確或襯砌鋼筋保護層過大;③襯砌因質量問題修補不當;④防水板、止水帶等安設不當切割混凝土;⑤混凝土澆筑問題造成冷縫;⑥富水地區(qū)等地勘不細、設計參數及措施不當。對策:①拌制性能良好的混凝土;②嚴格落實混凝土澆筑、搗固工藝;③控制好鋼筋保護層厚度;④確保襯砌厚度、強度足要求;⑤確?;炷恋倪B續(xù)性,避免出現冷縫;⑥富水地區(qū)等加強地勘,強化設計措施。
圖27 襯砌拱頂掉塊
(6)襯砌滲漏水(見圖28、圖29)。原因分析:①混凝土不密實或開裂;②防水板破損未修補;③排水管堵塞;④澆筑過程中待料時間過長或搗固不及時造成冷縫;⑤地勘不細,設計參數及措施不足。對策:①嚴格落實混凝土澆筑、搗固工藝,確?;炷恋拿軐嵍燃翱?jié)B性;②強化防水板的安裝質量及成品保護;③強化排水盲管的安裝質量;④確?;炷恋倪B續(xù)性,避免出現冷縫;⑤加強地勘,搞清地質及水文水系,強化防排水及隧道結構設計措施。
圖28 襯砌漏水
圖29 襯砌開裂、漏水
(7)襯砌施工縫滲漏水(見圖30、圖31)。原因分析:①防水板、止水帶、止水條施做不到位;②施工縫接縫處理不到位或根本不處理;③防水板、止水帶等破損未修復或拆換;④防水材料質量存在缺陷;⑤旁站與檢驗不到位。對策:①強化防水板、止水帶、止水條的進場質量、安裝質量驗收及成品保護;②施工縫接縫必須按要求鑿毛處理到位;③合理設置排水盲管確保排水暢通。
圖30 砌襯水平施工縫滲水
圖31 砌襯環(huán)向施工縫滲水
解決上述施工質量問題,重要的對策:①要切實做好對作業(yè)人員的施工技術安全培訓和交底。按工序分解施工技術安全控制要點,把要干什么、如何干、按什么標準干、質量安全風險等要素交代清楚;②要加強現場施工過程質量管控,做好工序驗收。施工單位要做好自檢,監(jiān)理要履職旁站,做好檢查驗收,在作業(yè)過程中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做法,按作業(yè)及驗收標準做好每道工序驗收。
根據上述問題情況,為達到隧道施工質量過程管控效果,提出如下方面的主要檢查措施。
對照鉆爆設計方案的炮眼深度、周邊眼間距等參數,檢查現場是否按設計方案實施。檢查鉆爆設計方案是否根據圍巖變化和爆破效果進行調整。目前,西南地區(qū)鐵路隧道施工以鉆爆法為主,光面爆破效果對后續(xù)施工質量安全、工期及成本的影響較大,值得重點關注。
鋼拱架接頭螺栓的連接情況,螺栓是否安裝連接到位,特別是仰拱鋼架與邊墻鋼架的螺栓連接是否到位。充分利用鋼架驗收影像資料進行檢查,要求影像資料清楚顯示各接頭螺栓連接情況。初支背后脫空或空洞,重點對超挖較大部位(查看影像資料)、拱部進行鉆孔檢查,或在開挖臺架上從初支端頭察看拱部背后有無脫空或空洞。錨桿施作類型、數量、注漿是否符合設計情況,查看錨桿驗收、錨桿注漿影像資料,查閱錨桿沖擊彈性波法檢測報告,確認注漿是否符合驗標。
邊墻部位防水板固定點間距標準規(guī)定偏大,按標準間距固定鋪設,防水板易在仰拱縱向水平施工縫處形成堆積。防水板邊墻下端長度要適當,對縱向盲管的半反包這個細部要施作好。縱向盲管上方防水板應施作一排固定點,防止縱向盲管澆筑混凝土時移動上浮。縱向盲管應用U 形鋼筋卡固定牢靠,防止盲管移動??v向盲管彎頭設計存在缺陷(連接不牢,易脫落),彎頭處盲管在澆筑混凝土時易脫落,水泥漿或混凝土堵塞排水盲管??v向、環(huán)向排水盲管定位不好,易出現泄水孔反坡。仰拱、二襯環(huán)向中埋式止水帶需用定型鋼模和鋼筋卡方能固定好,否則止水帶偏位斜切混凝土,引起施工縫處掉塊。二襯環(huán)向背貼式止水帶需與防水板粘牢或固定好,否則在拱部會下塌,影響止水效果。
二襯鋼筋接頭連接方式,現主要采取套筒擠壓連接,現場套筒擠壓連接質量控制困難。兩端鋼筋縱肋應對齊且與套筒順直同軸,鋼筋壓接長度、壓痕道數及壓痕直徑符合要求,套筒應壓接咬合在鋼筋橫肋上。二襯端頭模板處鋼筋常被截斷,注意檢查此處鋼筋是否缺失。拱部二襯鋼筋定位易造成偏差大的問題,層間距嚴重不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達20cm 以上等問題,應爬上臺車進行檢查測量。拱腰部位二襯鋼筋易出現保護層厚度不足,保護層墊塊數量不足、安裝固定不牢靠(起不到作用)的問題。二襯素混凝土拱部設置的鋼筋網片易出現固定不牢或局部缺失,混凝土澆筑振搗時移位,鋼筋網片墊塊數量不足,保護層厚度不夠等問題,要在現場進行檢查。
通過檢查二襯臺車混凝土灌注窗(溜槽)的使用情況,判斷是否逐窗澆筑;拱部沖頂孔(應編號)的使用情況,應不少于3 孔沖頂并留存影像資料。上二襯臺車檢查拱頂縱向、徑向排氣溢漿管(應編號)安裝使用情況,抽查徑向排氣溢漿管逐孔溢漿(重要細節(jié))影像資料。仔細察看二襯混凝土表面有無蜂窩麻面、粗骨料聚集,有無施工冷縫(特別是拱部,混凝土會形成分層冷縫,出現掉塊)、裂紋的情況;敲擊檢查有無二襯混凝土不密實的情況。
仰拱基底虛渣是否清理徹底,抽查對應的影像資料。仰拱起拱部位混凝土澆筑是否間隔時間過長,形成明顯的施工冷縫,端模拆除后要仔細檢查。過軌鋼管彎曲段檢查是否整體彎制,注意接頭只能在直線段焊接,避免后期電纜穿不過管導致返工。
將影像資料作為隱蔽工程、關鍵工序監(jiān)督檢查的重要手段,要明確細化隱蔽工程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重要細節(jié),增強驗收段(工序)整體和局部的影像資料效果。抽查影像資料,可以起到印證施工、監(jiān)理單位的隱蔽工程及工序驗收情況,規(guī)范工序驗收管理的作用。
影響隧道施工質量的原因很多,除上述施工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方面的因素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①隧道施工現場質量管理脫節(jié)的問題;②隧道施工機械化裝備配套及普及程度低、工效不高的問題;③現場合格作業(yè)工人不足及老齡化帶來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建議:①參建各方要合力共為,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適應高質量發(fā)展要求;②持續(xù)加大質量管理力度,建立常態(tài)化質量管控體系,并認真有效的落實;③加快推進隧道施工機械化、信息化及智能化,逐步減少或消除對人工的依賴;④著力完善建設機制,實現參建各方共贏,促進建設市場健康發(fā)展。
本文在對西南地區(qū)隧道施工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對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從質量監(jiān)管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措施。但是施工質量問題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受如地質條件及環(huán)境因素、工藝工法、工裝設備、管理機制等因素的影響,要滿足建設質量可靠的隧道工程的要求,必須統(tǒng)籌研究解決或消除上述因素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