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園 楊帆
摘要:道路和橋梁是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發(fā)展。然而,如今道路橋梁工程不斷出現(xiàn)持力層在基礎及以上的重力荷載下不同程度變形等問題,影響路橋工程性能的發(fā)揮,對人們行車安全構成潛在危害。對此,本文針對橋頭路基沉降不均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前言:近些年,我國基建領域發(fā)展迅速,隨著路橋工程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關注路橋工程的功能、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立足于路橋工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質量與整體工程的總質量息息相關,所以路橋工程沉降段建設就顯得更加重要。新時代道路橋梁建設工程,需要更多關注易發(fā)生沉降問題的路段建設項目,盡量避開道路表面破損、塌陷等問題的發(fā)生,保障人們行車的安全和舒適。
一、橋頭路基沉降不均的現(xiàn)存問題
(一)設計不合理
設計整體方案時,出于對經濟指標的考慮,針對河上橋梁展開設計的過程中,通常首選小跨度方案,但是,通過實踐表明,容易出現(xiàn)橋頭和大型橋涵路堤尺寸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后期影響到排水。除此之外,設計師在平面設計環(huán)節(jié)未能考慮到路臺前后方向路基保護以及持力層不同程度變形等問題。另外,如果橋頭處沒有設置搭板,路橋交界處容易出現(xiàn)瀝青路面或碎石路面與混凝土路面交界處產生突變或錯位現(xiàn)象。
(二)路面承載能力差
路基的承重載重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路基施工方案設計不科學以及施工質量未嚴格控制等因素的影響。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未按規(guī)定流程操作或是交通運輸中嚴重車輛超載等,長此以往,路面會出現(xiàn)低位高邊的變形。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有關部門的相關技術人員一定要對其及時維修或修復,避免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
(三)密實度不合格
道路橋梁建設期間,對路面橋臺結構的填充要求比較高,涉及到較為復雜的施工工藝和流程,在施工工藝方面,需要確保結構填充的密實度符合實際使用要求。而在進行壓實的過程中,相應壓實工作操作的科學與否,也會直接影響到公路運行過程中的承載力與使用壽命,如果壓實程度不合格,會極大的影響道路實際使用時限。兒在后期投入使用的過程中,長期運營會導致公路出現(xiàn)中間低而兩邊高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由于持力層下方的土質松軟,并有一定程度的坍塌,甚至嚴重時會造成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再結合長期雨水沖刷的情況,路面整體結構會被進一步破壞,致使路面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下沉情況。
(四)施工管理不嚴
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控制工作,就是要求施工人員嚴格遵照設計圖紙以及相關操作標準開展施工、管理、統(tǒng)籌安排等工作,這也是保障施工質量的關鍵手段。然而,在實際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部分施工單位對流程管理工作重視不足,管理控制機制不完善等情況,致使很多技術處理粗糙、落實不到位,產生很多缺陷,比如前臺護坡砌筑不嚴格,造成橋梁基礎不夠穩(wěn)固,從而路基鋪裝面出現(xiàn)沉降[1]。
二、橋頭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一)搭板合理
道路橋梁工程的持力層在基礎及以上的重力荷載下無論是剛度還是整體厚度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變化,為工程施工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對此,可采用板式結構,借助這一設計方法,可促使路基與頂面持續(xù)保持平衡,樓板頂面與路基的正常標高一致,以此實現(xiàn)對過渡問題的有效解決。其次,對于搭板頂層的技術施工工作要予以重視,搭板的制作會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這就要求所用材料與工程建設行業(yè)的施工要求一致,施工過程中,需要隨時確保擱置在橋臺或懸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間的搭板,具備良好的平整度。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基本保證搭板與路面持力層的頂端有十公分左右的距離,針對底層瀝青混凝進行鋪設之前,需要將原來鋪設的水泥碎片鑿掉,讓石材基層保證平臺背面的回填強度。
(二)加強地基
軟土地基持力層為淤泥質粘土等高壓縮土層的地基,基于這一地基性質下,通常會較為容易出現(xiàn)沉降的問題,同時也存在引發(fā)跳車的隱患容。由此,就需要針對路基進行施工時,應重視對相對薄弱的地方進行處理,若持力層的下方的土質過軟,填充材料也會對其形成一定壓力,從而增加樁基壓力,這些情況會致使建筑構造縫或是支架損壞,甚至嚴重時,會對道路橋梁的橋臺造成損害。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施工過程中可以降低回填材料的重量,并加強地基剛度。在溝谷地段,土壤普遍存在空隙較大的情況,含水量較高,而粘土層中則富含有機質,強度比較高。若施工處理的時間為雨季,可以使用石灰石回填,此時,石灰土會起到持力層與巖土層之間的漸變帶的效果,從而盡量避免沉降不均、路面或路基變形的情況。
(三)加強填筑
導致路橋工程引道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地基的沉降,第二是路面和道路基體的壓縮變形。通常情況下后者不會對整體橋路工程造成過于嚴重的影響。橋梁引道路基沉降情況又主要分為同結、次同結和瞬時沉降,前兩者是引發(fā)橋頭跳車的重要影響因素。除此之外,填料的材質和質量也是相關施工人員應重視的關鍵方面,能夠有效防止堤防沉降,輕質填充材料可降低地基沉降程度,緩解收縮變形問題,將其填充并壓實后,壓縮模量也會有所改進??偠灾?,平臺后面的填充施工應重視對備份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從而盡量降低由于后臺填筑造成質量問題的概率。
(四)加強排水
第一,選擇填充材料類型時,應盡量考慮到排水方面,實現(xiàn)優(yōu)化排水方案,選擇含水量更低的后臺填料;第二,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重視對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管材在排水系統(tǒng)中占據重要地位,材料的采購渠道應正規(guī)、透明,選擇信譽有保障的供應商,從而確保工程使用管材可以符合相關標準。這些管材普遍體積、重量較大,因此運輸環(huán)節(jié)也要予以重視,最大程度避免因運輸造成的材料損壞和丟失,加強現(xiàn)場管理工作,必要時可以使用一定防護措施。對于管材的審查方面也要嚴格,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排水管材;第三,注重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管理,相關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要達標,并嚴格遵循施工標準、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圖紙,保障工藝的質量;第四,設計施工圖紙環(huán)節(jié),需要設計人員要進行細致的現(xiàn)場考察,結合施工位置土壤、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分析施工工程的可行性,針對工程數(shù)據進行深入探究,而后再開始設計施工圖紙,完成后要將其與技術專家做好審核、查實工作;第五,開展人員素養(yǎng)培訓工作,提高參與施工工程所有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施工人員對自身的約束,保障施工工程在具體操作環(huán)節(jié)能夠嚴格落實[2]。
結語:綜上所述,路橋工程中出現(xiàn)沉降不均的影響因素眾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結構設計不合理、壓實程度不足以及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嚴格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整體性能。因此,想要避免上述問題的發(fā)生,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從加強搭板、地基、填筑和施工排水等方面著手,從而進一步保障施工工程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毛文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21(11):144-145.
[2]許燦燦,張宏凱.探究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居業(yè),2021(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