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源
廣東南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 茂名 525400
現代市政排水工程領域存在多種施工技術,如頂管技術、開槽埋管技術等,每種技術具有不同的特點與優(yōu)勢,其中,頂管技術具有施工周期較短、投入成本較低、施工限制計較少、產生的噪聲較低等優(yōu)勢,因而在現代市政排水工程領域中廣泛使用,為現代城市建設打下良好基礎。所以,對頂管技術在市政排水施工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更好地開展頂管施工提供支持。
頂管技術是現代市政排水工程中較為常見的技術之一,無需再路面進行挖掘,即可完成管道鋪設工作,因而又叫做非開挖管道鋪設技術,相對于常規(guī)開挖施工技術來說,頂管技術存在諸多優(yōu)勢,具體包括下述幾個方面:(1) 施工時,只需要在相應位置處鉆出適當大小的孔洞,將管道頂入到地下,即可完成整個施工活動,無需大面積施工,降低對地面的破壞,受到環(huán)境約束較小。(2) 由于施工時無需大范圍挖掘,且不會對路面造成破壞,行人可在地面上正常行走,對周邊交通運輸情況的影響并不是很大。(3) 施工中的大型設備較少,產生的噪聲較低,震動不是很強,不僅可以使現有管線正常使用,而且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并無太大干擾。(4) 頂管施工過程中,可將其頂入到較深的地下,能夠在地面存在公路、建筑物等場所內施工,應用更加廣泛[1]。需要注意的是,該施工技術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施工工藝技術性較強,對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且在施工之前,若對施工現場環(huán)境并不了解,則會容易引發(fā)一些施工事故,如對現有管線破壞。
頂管施工時,主要包括前期準備、導向鉆孔、預擴孔、管道頂進、頂管出洞等五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頂管技術施工流程圖
2.1.1 管道準備
頂管施工時,施工人員首先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一般情況下,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時,選擇鋼筋混凝土管即可,若對防腐性要求較低,也可選擇適當的鋼管。不論選擇何種材料制成的管道,均要確保管道符合相關標準要求,若管道質量較差,不符合要求,不僅導致施工過程中處出現管道破損的現象,影響后續(xù)使用,而且在排水工程使用時,也會增加裂縫、損壞的幾率,也對整個排水工程的應用造成干擾。具體來說,需要從下述幾方面選取則管道。
(1) 直徑?,F代排水工程領域存在多種規(guī)格的管道,每種規(guī)格管道的排水量等略有差異,工程施工時,應針對工程排水量的需求,選擇最佳規(guī)格的管道,一般來說,管道內徑應在50cm以上。
(2) 長度。在管道選擇時,應針對工程實際需求,選擇最佳長度的管道。由大量實踐研究可知,對管道頂進時,管道長度較長一些,可降低頂進難度,降低施工工作量,但若頂進時發(fā)生偏差問題,則很難予以調整,影響施工質量。若管道較短,也會對施工質量造成一定影響,即管道會想周邊土層擠壓,使得管道出現彎曲的問題,不利于管道的后續(xù)使用。因此,施工單位必須對管道的長度產生重視[2]。施工過程中,一般按照下述原理選擇管道長度:若管道長度與外徑比值低于1.1,選用較短的管道;若該比值在1.1~1.15范圍內,選擇標準管;若該比值在1.15~2.1范圍內,則選擇較長的管道。
2.1.2 頂管工程力學參數設置
為了使頂管施工順利進行,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確定出最佳的工程力學參數,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下述兩個方面:(1) 頂力。計算公式以為:F=F0×F1,其中,F0表示初始頂力,F1表示管壁摩擦力。對于初始頂力來說,主要由公式:F0=a×pe×BC×2π/4獲得,其中,a表示綜合系數,可通過對施工現場地質資料查詢獲得;pe表示土倉壓力,一般選擇150kpa;BC表示管道外徑,通過對管道測量而得。對于管壁摩擦力來說,可由公式:F1=RSL獲得,其中,R表示綜合摩擦阻力,可通過對施工現場地質資料查詢獲得;S表示管道外周長,可通過對管道測量而得;L表示推進長。(2) 管道摩擦力參數。通過公式:F=knGL獲得,其中,F表示總摩擦力;k表示綜合減阻系數,數值一般在0.3~0.4范圍內;n表示土質系數;G表示管道的重力;L表示頂進距離。
2.1.3 其他準備
選擇好最佳的管道后,則應進行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具體來說,包括下述三個方面:(1) 現場布局。如根據施工需求,選擇合理的起重機,并將其移動到適當位置處,并對設起重機進行檢查,確保起重機無任何故障;在施工現場內,設置出合理的材料堆放區(qū)、攪拌棚、垃圾處理區(qū)等,以保證現場施工活動有序進行,防止現場布置混亂而影響工程施工。此外,在頂管井旁邊,安裝適當高度的扶梯,為施工人員上下井提供支持。(2) 土體加固。施工時,若未對土體進行加固處理,隨著管道的頂進,可能導致土地塌落,影響工程進度,增加施工危險性。所以,還應對周邊土地加固,以保證整個頂管施工安全、順利進行。(3)安裝阻水裝置。在井口處,安裝相應的阻水裝置,防止進出井口的泥水或壓注的觸變泥漿流失,提升施工質量。
施工時,通過測量放樣的方式,確定出管道軸線,并以此為基礎,利用相應的鉆孔機,在路面上鉆取適當大小的孔洞,為管道的頂進做好準備。鉆孔過程中,還應對孔洞進行測量,判斷孔洞是否符合要求,若出現偏移問題,應先停止鉆孔,并重新設置鉆頭傾角、旋轉角等參數,改變鉆頭方向,以此達到調整鉆孔方向的目的,使孔洞保持平直,符合頂管施工要求。完成鉆孔工序后,對發(fā)射坑入土口、接收坑出土口的標高與方位予以檢測,確保其符合施工要求。整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扭矩、漏漿等現象,影響施工活動的進行,并為施工活動帶來更高的安全隱患。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時,應立即中斷施工,分析引發(fā)這些問題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予以處理,之后才可繼續(xù)施工。此外,鉆出導向孔后,還應對鉆孔內部與周邊進行清理,使鉆孔保持潔凈,無碎石、土塊等雜質,防止管道頂進時出現破損。
導向鉆孔施工結束后,可以得到內徑較小的空洞,不符合管道頂入的要求,所以,還應將導向頭卸載,并安裝擴孔鉆頭,以此完成預擴孔工序。擴孔過程中,應確保作業(yè)坑中泥漿頁面高度在地下水位標高之上。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擴孔質量,應選擇高質量的泥漿材料,并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配置泥漿,在泥漿使用時,碎石對泥漿性能予以檢測,確保泥漿性能符合施工要求,為施工活動更好地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一般情況下,通常采用桶式擴孔器,將擴孔器啟動后,設備會高速旋轉,并產生較大的離心力,在該離心力的作用下,逐漸對孔洞墻壁進行擠壓,從而對孔洞進行加固,針對地層特性,設定擴孔器的運行速度,以便對鉆孔進行檢查。每個孔洞擴孔時,分6次完成,第6次擴孔時,選擇擠擴式鉆頭,若存在較高的扭矩,則應進行7次擴孔,以保證孔洞的穩(wěn)定性[3]。擴孔施工時,應詳細記錄下各方面信息,如施工總時間,鉆孔速度、扭矩、土質特性等,為鉆孔質量檢查提供依據。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活動密切觀察,及時發(fā)現扭矩、漏漿等問題,若發(fā)現問題,第一時間中斷施工,分析引發(fā)這些問題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予以處理,之后才可繼續(xù)施工?;財U時,對地層進行監(jiān)測,準確了解地層水平變化情況,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工程需求,制定出相應的控制方案,以保證擴孔施工質量。完成后擴工序后,通過專業(yè)的檢測設備,對孔洞予以檢測,確??锥捶蠘藴室?,并對鉆孔內部與周邊進行清理,使鉆孔保持潔凈,無碎石、土塊等雜質,防止管道頂進時出現破損。
得到適當大小的孔洞后,則應開展管道頂進工序,主要操作流程為:(1) 將工具頭放入到導軌上,達到標準要求后,固定頂鐵,并對施工設備予以檢查,確保設備無問題后,通過相應的檢測設備,對檢測工具的水平與垂直標高予以檢測,確保其符合要求。(2) 當所內容全都符合要求后,將管道放入到孔洞內,重新測量標高,確定無問題后,開展試頂操作,判斷前期設計出來的參數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則應對參數予以適當調整,并重新試頂,待所有參數均符合要求后,可正式開展頂管操作。管道頂進時,一方面,風鎬在前方進行挖掘,另一方面,在千斤頂的作用下,逐漸將管道頂進該設備運行原理為:先對頂鐵擠牢進行固定,在工具進入適當距離后,將油泵啟動,向千斤頂提供適當油液,使活塞移動,在活塞的推動下,將管道向前頂進一段距離。之后油泵終止運行,打開控制閥,千斤頂內的油液返回至油箱內,活塞移動到初始位置;再次增加頂鐵,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整個管道完全進入地下為止;將設備上所有頂鐵全部卸下,孔洞內放入管道,通過環(huán)形橡膠環(huán)將兩管道連接,使兩管道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并提升連接區(qū)域受力的均勻性。最后,對管道頂進情況進行測量,并對管道予以調整,保證導管符合標準要求[4]。
此外,頂進過程中,需要注意下述幾個方面:(1) 穿墻施工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通過注漿加固的方式,對墻管外圍予以處理,提升周邊土體的強度,防止管道頂進時對周邊土地造成破壞,影響頂管施工的正常進行。(2) 穿墻頂進過程中,將門板打開后,第一時間推動工具管,使其快速移動到井外。(3) 在適當位置處,安裝相應的防水裝置,如填塞水泥漿、固定法蘭等,用于防止管道內部進入水分。
將管道頂入到孔洞內后,則應開展頂管出洞操作,這一操作是整個施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開展得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頂管施工質量。所謂的頂管出洞,指的是頂管設備與第一節(jié)管道從作業(yè)井進入土體開始正常頂管前的過程。為了確保管道能夠從工作井中順利出洞,應確保作業(yè)井比管道外界略大一些,一般控制在100mm左右,防止由于作業(yè)井尺寸不足,增加管道出洞難度,或導致管道破損。此外,頂管出洞施工時,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不僅影響工程建設,而且還會對人員生命健康帶來威脅。所以,在施工時,應對安全事故予以高度重視,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制定出相應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確保整個施工活動順利進行。如當管道出現偏斜問題,則要對工具用管調零,并在其下部的井壁上,安裝相應的制成,用于工具用管的控制。若支撐不牢固,也應對其進行適當處理,提升支撐的實際應用效果[5]。
為了保證頂管施工順利進行,還應加強對整個施工工作進行管理,以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為排水工程更好的使用打下良好基礎。(1) 選擇高素質的施工隊伍。相對于其他排水工程施工技術來說,頂管施工技術水平更強了,對施工人員的要求更高,若選擇素質較低的施工隊伍,很容易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影響頂管施工質量與效率。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須選擇高素質的施工團隊,施工團隊中的每一名人員均要掌握頂管施工技術,了解相關設備的操作等,為施工活動提供人員支持。(2) 根據施工需求,從長度、材質、管徑等角度出發(fā),選擇最佳的管道。(3)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據施工單位發(fā)展情況,結合頂管施工特點,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對施工人員進行引導與約束,確保整個施工操作嚴格遵循相關標準流程,以提升施工活動的規(guī)范性。(4) 監(jiān)控系統。施工單位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開發(fā)出性能良好,且功能完善的施工現場檢測系統,通過該系統對施工現場及各環(huán)節(jié)施工情況予以檢測,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并向相關人員發(fā)出警報,相關人員接收到這一信息后,及時予以處理,以此確保整個施工活動質量符合要求。
綜上所述,傳統排水工程建設時,通常以開槽埋管技術為主,可構架進出高質量的排水工程,為社會發(fā)展與人民生活提供幫助。但對該技術深入分析后可以發(fā)現,其中存在較多缺陷,如施工面積大、操作較為繁瑣等,不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需求。所以,為了推動社會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fā)展,在排水工程施工時,應加強對頂管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