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蔭泉
(南寧市良慶區(qū)科學(xué)技術(shù)情報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219)
廣西作為全國主要的糖料蔗生產(chǎn)基地,近年來糖料蔗生產(chǎn)一直保持著快速發(fā)展趨勢。由于廣西地處亞熱帶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有利于田間雜草的生長,雜草防除技術(shù)推廣已成為蔗區(qū)實現(xiàn)節(jié)本增收的有效途徑。目前,糖料蔗田間雜草的防除以化學(xué)藥劑防除為主。為了明確20%克草快水劑對糖料蔗田間雜草的防除效果,進一步了解其對甘蔗的安全性及使用技術(shù),特開展如下試驗。
20%克草快水劑,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克無蹤水劑,捷利康南通農(nóng)用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
田間雜草有勝紅薊(Ageratum congziodesL.)、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Krock.)]、馬唐[Digitaria Sangniralis(Lim)Scop.]、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小飛蓬[Conyza canadensis(L.)Cronq]、一點紅[Emilia Sonchifolia(L.)DC]、碎米莎草(Cyperus iriaL.)、墨草(Eclipta prostrataL.)、飛揚草(Euphorbia hirtaL)等。
如表1 所示,20%克草快水劑設(shè)3 個濃度處理,與20%克無蹤水劑(200 mL/667 m2)進行藥效對比,并設(shè)空白對照組,不施加藥劑。5 個處理各設(shè)4 次重復(fù),共20 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0 m2,各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
施藥時甘蔗處于分蘗盛期,株高20~25 cm。采取定向噴霧法,于雜草生長期對雜草進行莖葉定向噴霧施藥,每667 m2施藥液量為50 kg。噴霧器械為新加坡利農(nóng)公司生產(chǎn)的背負式手動噴霧器。
試驗當(dāng)天的平均氣溫29.7 ℃,晴天;試驗期間平均氣溫29.5 ℃,極溫37.5 ℃和21.5 ℃;雨日4 d,總降雨量80 mm;日照時間141.3 h。
試驗田地為旱地田塊,地塊平整,成土母質(zhì)為紫色砂頁巖,質(zhì)地為砂壤土,pH 6.5,有機質(zhì)含量1.75%。
藥后3 d、7 d,采用目測法,按表2 分級標(biāo)準(zhǔn),估計藥劑處理小區(qū)雜草相對空白處理雜草密度及長勢進行分級;藥后14 d,每小區(qū)5 點取樣,每點0.25 m2,調(diào)查各小區(qū)殘存雜草的株數(shù)并分類稱量其鮮重,統(tǒng)計計算防除效果,采用“DMRT”方法測定處理間的防效差異顯著性[1]。
表2 各處理施加藥劑及濃度
觀察試驗藥劑對甘蔗是否造成藥害。
20%克草快水劑防除糖料蔗田間各種雜草效果較好,如表3 所示,施藥后3 d,處理2 和處理3 對雜草防除效果達到最佳;7 d后,處理1與對照藥劑20%克無蹤水劑(處理4)雜草防除的效果相當(dāng),雜草防除97.5%以上。藥后14 d 合計防效進行新復(fù)極差測定,20%克草快水劑中、高劑量的處理(處理2、3)與20%克無蹤水劑的(處理4)株防效和鮮重防效相當(dāng);20%克草快水劑低劑量的處理(處理1)與其中劑量(處理2)和對照藥劑的處理(處理4)株防效相當(dāng),與其高劑量的處理(處理3)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有顯著差異。
如表4 所示,藥后14 d,20%克草快水劑對勝紅薊、小飛蓬、馬唐、黑墨草、飛揚草、一點紅和其他雜草均表現(xiàn)出很高的防效,3 個用量的處理防效均達100%,與對照藥劑20%克無蹤水劑200 mL/667 m2的處理防效果相當(dāng),但對陌上菜、牛筋草和碎米莎草多年生根莖類雜草的防效效果均低于上述雜草,其中合計株數(shù)防效分別為94.50%、97.52%和99.58%,鮮重防效分別為97.53%、99.08%和99.83%,對照藥劑處理的合計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98.22%和99.15%。
表3 20%克草快水劑防除甘蔗園雜草結(jié)果表
20%克草快水劑對甘蔗幼苗有抑制生長和殺滅的作用,田間作業(yè)要做好防護,避免噴施到甘蔗幼苗的莖葉上[2]。
20%克草快水劑對糖料蔗田間一年生雜草有顯著的防除效果,速效性、持效性、殺草譜與20%克無蹤水劑相當(dāng)[3]。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該藥劑用于以一年生闊葉雜草為主的蔗園,推薦每667 m2使用劑量為150~200 mL(商品量),以單子葉雜草為主的蔗園,應(yīng)適當(dāng)增加用藥量,以確保良好的防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