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福
新課改以來,筆者也通過各種渠道觀摩了一些示范課。為了準備一節(jié)課,教師犧牲了許多天的休息時間,可謂絞盡腦汁。但是,教師的教學似乎過于機械,機械得讓人窒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效率能再高點嗎?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自稱“懶”老師,他說:“我上課三不講:凡是學生能看會的,我不講;凡是學生查找資料后能學會的,我不講;凡是班干部能教會的,我不講?!边@樣一來,熟知課本的我們就會發(fā)現書上的知識沒有多少可講了。魏老師其實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說:“一個老師剝奪了學生做事的權利,剝奪了他努力能夠做到的機遇,就和不讓他吃飯一樣可怕。所以,看起來讓學生做事,是為了減輕老師的負擔,這不對,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增長能力的機會。”當然,魏老師“懶”的前提是他的“勤”。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而他“懶”的結果則是學生的“勤”。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積極地行動起來了,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能力。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呢?筆者曾就如何組織歷史活動課進行思考,利用網絡,在每節(jié)課前開展“歷史上的今天”活動。以下是“歷史上的今天”活動課設計。
一、活動目的
1.增強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總體設想
1.以“歷史上的今天”為主題,把握并了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利用歷史課堂中的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講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2.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選出小組長;小組長進行任務分配,將全組調動起來,利用各種渠道,收集資料。
3.將每次活動的資料進行保存,整理成冊,學期結束組織同學進行評比,選出最佳小組,并進行適當獎勵。
三、具體組織方案
1.小組組成。小組長1名;組員若干(資料收集、文字整理、代表發(fā)言)。
2.活動規(guī)則。首先,明確此活動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學生的表現將與綜合評價掛鉤,以督促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其次,教師組織相關學生,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鼓勵學生。
3.教師職責。主要負責任務分配,指導學生組織活動、進行任務分配,以及把握活動課的方向。
四、活動流程
任務安排—收集資料—形成文字—教師審閱—代表發(fā)言—資料整理成冊—期末評比。
五、活動評價機制
1.活動課的評價機制可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兩部分。
2.確立評價尺度?;顒诱n的評價尺度應該是多維的,要堅持鼓勵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3.評價的標準,主要從小組成員的主動性、資料的詳實程度、表達的生動程度等方面進行考查,標準最好量化,請專人進行評價。
4.評價要形成激勵機制,與學生的模塊綜合評價掛鉤,不能讓學生感覺到是被迫的。
六、活動成果展示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可以將表現好的學生的活動成果通過板報等形式展示出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活動在更廣的范圍內實施。
歷史就是發(fā)生在過去的客觀事實?!皻v史上的今天”就是用今天的視角去回憶、審視過去發(fā)生的事件。它不僅形式有趣,而且極具操作性。在活動進行中,教師不僅要當“警察”監(jiān)督學生,更要當“信號燈”引導學生。其實,只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會讓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