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吉利羅佑發(fā)動機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 寧波 315336)
盡管2018 年中國經(jīng)濟增速放緩,但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依然增長4.3%,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4%,并貢獻了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34%,連續(xù)18 年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增量最大的國家[1]。隨著汽車工業(yè)與交通網(wǎng)絡的高速發(fā)展[2],汽車產銷量強勁,2018 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 780.9 萬輛和2 808.1 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 352.9 萬輛和2371 萬輛,汽車保有量突破2.4 億輛,其中小型汽車保有量達到2 億輛[3]。汽油消費突破1.28 億t,其中85%為汽車消耗。
石油的開采與運輸,汽油的冶煉與儲存,煤礦的挖掘與運輸均會產生CO2排放。煤炭化工業(yè)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及焦煤氣制甲醇等過程均會產生CO2排放與能量損耗。汽油與甲醇的加注,發(fā)動機的燃燒同樣會產生能量的損失與CO2排放,電池的充放電,電機的運行均會有能量損失,并造成CO2排放。因此僅考慮車輛尾氣中CO2排放,即TTW(Tank to Wheel)CO2排放,不考慮WTT(Well to Tank),即從地殼(油井)到油箱(礦物能源的開采、運輸、冶煉與存儲過程)的排放,對于評價車輛CO2排放對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不合理的,也無法評估能源生命周期內地殼到車輪(WTW,Well to Wheel)CO2排放。
本文首先分析了2018 年度全球一次能源消耗與結構,重點分析了中國一次能源結構[4],同時結合工藝分析制取化石能源過程中產生的CO2排放;并結合汽油車、甲醇車與增程式車輛工作原理的差異。最后以某款轎車為例,分析了汽油車、甲醇車和甲醇增程式車輛尾排和全周期產生CO2的差異。本文所開展的研究對于能源政策制定部門制定能源政策,環(huán)保監(jiān)察部門與油耗核算部門計算車企WTW 能耗和CO2排放具有積極意義。
2018 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3 273 百萬t 油當量,與2008 年相比,增長47%。2008 年至2018 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耗歷年變化如圖1 所示。
圖1 中國一次能源消耗變化
隨著一次能源消費的增長,CO2排放量也不斷攀升。2018 年,中國CO2排放量達到9 429 百萬t,連續(xù)7 年突破9 000 百萬t。中國CO2排放歷年變化如圖2所示。
圖2 中國CO2排放變化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占到2018 年度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58%、20%和8%,核能、水電與可再生能源作為補充[5-6]。中國一次能源消費如表1 所示。
煤炭消費中72%是動力煤,主要用于發(fā)電,占發(fā)電量的67%,26%的煤炭是煉焦煤,被用于冶金行業(yè)制焦,2%的煤炭是化工煤,被用于化工行業(yè)制醇醚、烯烴與化肥等。動力煤與化工煤之間,可以根據(jù)市場需求,合理調配。2018 年中國煤炭主要消費用途與占比如表2 所示。
表2 2018 年中國煤炭消費用途與占比
甲醇是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之一,近年來中國甲醇產能與產量急劇上升,并成為世界最大的甲醇生產國與消費國。中國甲醇市場歷年消耗變化如圖3所示。甲醇產能利用率并不高,有40%以上的甲醇產能富裕。
圖3 中國甲醇市場歷年變化
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與消費國,2018 年度,中國原油市場達到65 100 萬t,進口依賴度達到71%,原油加工比例達到90%。中國原油市場如表3所示。
表3 2018 年中國原油市場
中國同樣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消費國,2018 年,中國成品油加工達到36 800 萬t,其中消費32 500萬t,汽油消費達到12 800 萬t,乘用車消費達到10 880 萬t。成品油市場結構如表4 所示。
因此可以利用甲醇富裕產能3 589 萬t,替代1 800 萬t 汽油消費,從而減少我國原油進口依賴度,改善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成品油消費結構。
表4 2018 年中國成品油市場
圖4 地殼-車輪的能量傳遞過程
傳統(tǒng)乘用車(汽油車)、甲醇汽車和甲醇增程式車輛能源傳遞形式有所不同,具體如圖4 所示,實線為汽油車的能量傳遞過程,虛線為甲醇汽車和甲醇增程式車輛的傳遞過程。原油冶煉與煤化工制甲醇工藝之間本身存在差異性,因此生產汽油與甲醇帶來的CO2排放量也會有差異。
汽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CO2,包含油井的開采、管道的運輸、汽油的冶煉等過程??紤]原油的開采、運輸及冶煉,每生產1 t 汽油產生1.722 t CO2[8]。即每生產1 L 汽油,產生1.27 kg CO2。
煤多氣少的一次能源結構決定了中國低碳產業(yè)鏈中的眾多產品依賴煤進行加工合成,甲醇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亦是如此,國內以煤作為主要原料的甲醇生產占比高達77%[7]。制甲醇的原料分布如表5 所示。
表5 制備甲醇的原料分布 %
不同原料制備甲醇產生的CO2有所不同,如表6 所示[9]。
表6 不同原料制備甲醇產生CO2 t/t
以表6 所示的不同原料制備甲醇產生CO2排放為基準,結合表5 所示的中國甲醇制備原料比例,每生產1 t 甲醇產生0.76 t CO2。即中國每生產1 L 甲醇,產生0.6 kg CO2。
汽油燃燒化學反應方程為[10]:
根據(jù)碳原子守恒,燃燒1 L/100 km 汽油產生TTW CO2為23.6 g/km。
綜合2.1 分析所得,每生產1 kg 汽油,產生1.722 kg WTT CO2。
汽車100 km 每消耗1 L 汽油,產生的WTW CO2為:
式中:m1為全周期(WTW)所產生的CO2,g/km;ρ 為汽油密度,kg/L,其值為0.742;η1為煉油廠分配運輸至加油站的效率,取0.95。
甲醇燃燒化學反應方程為:
根據(jù)碳原子守恒,燃燒1 L/100 km 甲醇產生TTW CO2為10.9 g/km。
綜合2.2 分析所得,每生產1 kg 甲醇,產生0.76 kg WTT CO2。
汽車100 km 每消耗1 L 甲醇,WTW CO2為:
式中:m2為WTW CO2,g/km;ρ 為甲醇密度,kg/L,其值為0.79;η2為制醇廠分配運輸至甲醇站的效率,取0.95。
基于以上分析,汽油耗與CO2的轉化系數(shù)如表7所示。甲醇耗與CO2轉換系數(shù)如表8 所示.
表7 汽油耗與CO2轉換系數(shù)
表8 甲醇耗與CO2轉換系數(shù)
以某品牌同一車型,汽油版、甲醇版和甲醇增程器版為例,分析TTW CO2排放與WTW CO2排放。
甲醇增程器車輛動力結構如圖5 所示。在增程模式下,發(fā)動機驅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給驅動電機提供動力。
圖5 甲醇增程器車輛結構示意圖
甲醇車輛與汽油車輛運行工況如圖6 所示,搭載同一款車與變速箱的運行工況點相同,甲醇發(fā)動機高效率區(qū)域更靠近外特性。
甲醇增程器車輛運行工況與甲醇車輛運行工況如圖7 所示,采用增程器后,將低速、低負荷區(qū)域的運行工況點提升,發(fā)動機運行工況點主要集中在高效率區(qū)域。
圖6 傳統(tǒng)車輛運行工況圖(甲醇、汽油車)
圖7 增程器與傳統(tǒng)車運行工況對比(甲醇機)
增程器車輛信息如表9 所示。
表9 某車型不同版本車輛信息
結合表7 與表8 可以分別計算出3 種不同類型車輛TTW CO2排放與WTW CO2排放,如表10 所示。
表10 某車型汽油版、甲醇版和甲醇增程器版車輛
由此可見,汽油版的車型TTW CO2最高,其次為甲醇版車輛,甲醇增程器CO2排放最低。甲醇汽車的TTW CO2排放與WTW CO2排放均為汽油車的86%,甲醇增程器的TTW CO2排放與WTW CO2為汽油車的71%。造成3 種不同類型車輛CO2排放差異的因素包含以下幾點:
1)甲醇辛烷值高,抗爆性更強,可以獲得更高的發(fā)動機熱效率,文中車輛所用的發(fā)動機燃燒甲醇時,最高熱效率比燃燒汽油高2%。
2)甲醇含碳量為37.5%,密度為0.79 kg/L,熱值為19.9 MJ/kg,汽油含碳量為86.6%,密度為0.742 kg/L,熱值為42.75 MJ/kg。因此單位熱值燃料的含碳量,甲醇低于汽油。
3)甲醇增程器發(fā)動機運行于發(fā)動機經(jīng)濟區(qū)域,進一步降低了醇耗和CO2排放。
1)基于中國能源結構現(xiàn)狀,每生產1 kg 汽油,產生1.722 kg CO2;生產1 kg 甲醇,產生0.76 kg CO2。
2)車輛汽油消耗率為1 L/100 km,產生WTW CO2為37.1 g/km,甲醇消耗率為1 L/100 km,產生WTW CO2為17.2 g/km。
3)汽油車、甲醇車、甲醇增程器車輛的WTW CO2排放分別為219 g/km、189 g/km、155 g/km。汽油車、甲醇車、甲醇增程器車的TTW CO2尾排為139 g/km,120 g/km,98 g/km。
4)從目前中國的能源結構與化石能源加工工藝結構來計算,甲醇汽車TTW CO2排放與WTW CO2排放均優(yōu)于汽油車,發(fā)展甲醇汽車對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消耗過量甲醇產能和降低CO2排放均有顯著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