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布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通知特別指出,客觀真實宣傳5G業(yè)務及資費,公示全量在售套餐情況,不得片面夸大5G優(yōu)勢或優(yōu)惠項目,隱瞞或淡化限制性條件。不得誤導、強迫用戶辦理或升級5G套餐,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開通5G套餐、升級包等服務。無協議約定不得限制5G套餐用戶更改其他在售套餐,對于有協議約定的5G套餐用戶變更套餐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與用戶協商解約事宜。確保在售的高中低檔4G與5G套餐在線上線下渠道均承載銷售,4G套餐查詢、辦理入口不得隱蔽設置。
在過去的2020年,隨著5G網絡建設的高速推進,在用戶端,三大運營商對于5G套餐的營銷推進也是非常下重力的。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凈增1520.1萬戶,累計達到1.28793億戶;中國電信當月5G套餐用戶凈增706萬戶,累計達7186萬戶。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齊頭并進,突破2億大關。隨著5G套餐用戶突破2億,用戶規(guī)模效應凸顯,對運營商來說,如何釋放5G用戶價值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而與此同時,如何營銷5G套餐,讓5G套餐資費真正滿足和適應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單純地把著眼點放在增量上,是2021年各大運營商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的通知很及時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關于提升5G服務質量的通知,寫得很明確:我國5G商用許可發(fā)放以來,全行業(yè)加快網絡建設,完善產業(yè)生態(tài),豐富內容應用,5G發(fā)展取得積極成效。同時,部分電信企業(yè)用戶提醒不到位、宣傳營銷不規(guī)范等情形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所以,為切實維護用戶權益,推動5G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現就提升5G服務質量有關事項進行一次規(guī)范化通知。其中,該通知的首要要求,是做好5G服務工作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重要舉措。同時,健全四個提醒機制,充分保障用戶知情權。具體來說,一是提醒用戶可通過實體營業(yè)廳、客服熱線、網上營業(yè)廳、手機APP|查詢本地區(qū)5G網絡覆蓋情況,在5G網絡暫未覆蓋的地區(qū)發(fā)展5G用戶,事先提醒用戶知悉本地區(qū)5G網絡覆蓋進度情況。二是提醒用戶使用5G網絡要更換5G終端,非5G終端辦理5G套餐只能享受5G資費優(yōu)惠,不能使用5G網絡。三是用戶在辦理已公示下架套餐變更為5G套餐時,提醒用戶變更5G套餐后將無法再選擇辦理原套餐,可以選擇其他在售套餐。四是用戶辦理有合約要求的5G套餐前,提醒用戶如要解除合約辦理“攜號轉網”服務、更改套餐或注銷須履行的解約責任。
通知還要求,嚴守四條營銷紅線,切實維護用戶權益。一是客觀真實宣傳5G業(yè)務及資費,公示全量在售套餐情況,不得片面夸大5G優(yōu)勢或優(yōu)惠項目,隱瞞或淡化限制性條件。二是尊重用戶的真實意愿,不得誤導、強迫用戶辦理或升級5G套餐,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開通5G套餐、升級包等服務。三是無協議約定不得限制5G套餐用戶更改其他在售套餐,對于有協議約定的5G套餐用戶變更套餐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與用戶協商解約事宜。四是確保在售的高中低檔4G與5G套餐在線上線下渠道均承載銷售,4G套餐查詢、辦理入口不得隱蔽設置。最后,是統(tǒng)一渠道宣傳口徑,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并且,建立三類監(jiān)測體系,準確把握服務態(tài)勢。一是各基礎電信企業(yè)要按照要求做好5G業(yè)務發(fā)展數據報送工作。二是各級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要做好5G服務申訴工作,加強數據分析,預先發(fā)現苗頭性問題,為服務監(jiān)管提供參考。三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要加強輿情監(jiān)測,探索建立5G用戶滿意度測評制度。從通知的精神可知,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在推動5G套餐營銷的時候,強化協同監(jiān)管,加強監(jiān)督檢查,不能一味地為了營銷和所謂市場占有率而不顧用戶真實需求。所以,通知也特別提到,各基礎電信企業(yè)要加強內部自查自糾,完善服務違規(guī)行為處理機制,加大服務考核比重,對相關主管部門通報的重點5G服務違規(guī)事件,要問責到相關負責人。總之,這一切都是為了整個5G通信產業(yè)下一步的健康發(fā)展而定調。
實際上,2021年的5G套餐還能如何改進才能更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呢?第一,產品內容繼續(xù)多樣化。常規(guī)套餐疊加權益產品這一基礎操作將成為未來產品競爭熱點。如今運營商的互聯網產品,除包含定向流量之外,一般還疊加生活權益,如視頻會員、音樂會員,相比常規(guī)套餐,優(yōu)化后的新套餐更具有特色,競爭優(yōu)勢更明顯。為發(fā)展新用戶,在新5G套餐內容設計這方面,除了參考4/5G常規(guī)套餐的內容之外,運營商考慮也將會更全面,更注重產品內容豐富性。第二,產品體系多樣化。雖有互聯網性質的產品,但在產品設計方面也會保留一部分原套餐的自由性,而這部分產品專為非流量用戶設計,特點是由用戶自己選擇自己需求產品,如移動之前推出的自由選套餐,用戶根據自己消費情況選擇單一的語音套餐、單一的流量套餐。在新的產品體系當中,將會出現生活權益、5G應用產品等內容供用戶按需選擇。第三,家庭5G產品融合化,未來電視、智家應用產品將成為寬帶套餐內容的標配,高質量用戶的發(fā)展離不開這些產品的疊加。
綜合來說,影響運營商用戶快速發(fā)展的因素除套餐內容、價格之外,還有就是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售前售后答疑、裝維響應速度等。近些年來,運營商加大了用戶服務質量考核力度,不斷強化用戶權益保障,據工信部統(tǒng)計,2020年三季度電信用戶申訴率同比下降27.9%,但投訴率雖然有所下降,一些服務質量問題反復出現——資費套餐、5G綜合服務、傲慢服務等方面用戶反映比較強烈,還需要全行業(yè)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營造人民滿意的信息通信消費環(huán)境。
不辦5G套餐也能用5G
一方面,很多人都注意到,自己并沒有去特別辦理5G套餐,依舊延續(xù)之前的套餐方案,只是更換了5G手機,即可使用5G網絡。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在這種便利的情況下,依舊經常有運營商的營銷電話來催促各位辦理5G套餐呢?
另一方面,2021年是5G商用的第二年,對于運營商來說,發(fā)展5G是他們的首要任務,他們將更多資源傾向于發(fā)展5G業(yè)務。對于用戶而言,與他們最直接相關的便是5G套餐,眾人對新一年的5G套餐變化有了更高的期待,特別是在資費及產品內容這兩方面。那么與2020年相比,2021年的5G套餐將會有哪些變化呢?
前面我們也提到,雖然5G在2020年取得不菲的成績,但就網絡覆蓋、產品體系完善度及5G應用普及而言,仍處于發(fā)展初期。在新增用戶觸及天花板,存量運營成為新的競爭焦點環(huán)境下,如何發(fā)展新用戶,如何將存量用戶快速轉化為新5G用戶成為運營商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刊認為,在新的一年當中,運營商加快5G網絡建設的同時在5G產品方面,將從產品內容、宣傳推廣,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制定出最優(yōu)的套餐方案取勝用戶,加快5G用戶發(fā)展。
實際上,工信部早就表示,通過 5G 手機在 5G 網絡覆蓋區(qū)域即可享受 5G基礎服務,無需換卡換號、無需定制 5G 套餐即可使用 5G 網絡。目前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均已實現 5G 網絡覆蓋,這些城市生活的小伙伴可自行通過各大運營商查詢覆蓋情況。
據統(tǒng)計,三大運營商流量單價從 2018 年的 8.2 元/GB 已降至 2020 年的4.4 元 / GB,下降幅度約為 46.4%。用戶可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 5G套餐(目前三家運營商 5G 套餐從 128 元起,流量最高可提供 300GB)。值得注意的是,5G 套餐不影響 “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根據需求選擇各運營商在售的任意 4G、5G 套餐。
對于有些用戶“運營商推廣 5G 以后,感覺 4G 網速好像變慢了”的問題,官方表示:三家運營商一直以來認真貫徹國家提速降費要求,致力于提供優(yōu)質的網絡服務,未對 4G 網絡進行降速。
在4G時代末期,用戶已不再是單純使用語音或流量,無限量套餐及互聯網卡的推出使得用戶對定向流量、權益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常規(guī)套餐無法滿足用戶的新需求。最近幾年,新推出的套餐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不再局限于常規(guī)流量、語音等內容,如移動的校園學霸卡——39元首年享55G流量,其中30G為定向流量,這種套餐變化也持續(xù)到了5G時代。從三大運營商的主推5G套餐可知,除包含常規(guī)流量、語音之外,還包含生態(tài)權益、會員權益等內容,產品內容更豐富。所以,除了考慮到5G新用戶的權益,還需要照顧現階段因5G套餐價格較高而選擇繼續(xù)觀望的存量人群。中低價5G套餐并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推出,運營商還需要考慮到5G建設成本、5G網絡覆蓋情況及5G產品的普及情況,到成熟時機自然會逐步降低5G套餐資費,而在這期間,5G升級包的進一步優(yōu)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接下來的5G升級包優(yōu)化也將更趨于流量+權益組合產品為主,以體驗5G速率為出發(fā)點,結合當下流行的月卡會員、消費券等權益產品提升用戶辦理興趣。
目前(至2021年1月)電信官網所推出的29元升級包含10G流量/月,額外贈送3個10G/月流量,還包含定向免流應用等內容,套餐內容相對豐富。除29元檔升級包外,電信還推出49/99元檔(流量額度有區(qū)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流量需求。目前國內還存在不少2/3G用戶,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內退網條件逐漸成熟,挽留這些用戶,除升檔這一手段之外,向這批用戶精準推送合適的5G升級包,讓其在原套餐基礎上體驗更快的5G網絡速率,提升用戶滿意度。
結語
在5G商用初期,用戶對于5G產品的了解并非十分深入,比如說5G通信技術對于國家、社會的貢獻、疫情期間所帶來的防疫效果等,還有5G應用的類型、使用方式及對自己乃至各行業(yè)的好處等。5G產品的發(fā)展離不開宣傳,而線下營業(yè)廳離用戶最近,當下傳統(tǒng)營業(yè)廳在5G商用后上架相關產品,但內部升級仍不夠,如營銷人員對于5G產品的理解。在5G時代,大型營業(yè)廳將標配終端陳列區(qū)、應用體驗區(qū)、方案解決平臺,既能提供購買服務,又提供真實的體驗服務,將用戶滿意度提升至極致。再者,線下門店與線上客服協同合作,如當客戶在線上有產品需求但又鑒于網購所帶來的風險,線上客服可引導用戶到實體店進行查看及體驗,滿意再付款。這些舉措,都比單純地下重力去營銷5G套餐有更長遠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