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賢慧
提到花椒,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是辛麻的口感、芬芳又略帶刺激性的味道,還是冒著紅油的火鍋、讓人流口水的川菜湘菜?抑或是漢代皇后住的椒房、泡著花椒的醇酒和代表美好事物的椒蘭?
怎么想,大概都不會把花椒和毒藥、殺人聯(lián)系起來吧。可偏偏在東漢到南朝六百年間,花椒常被當(dāng)作賜死、自殺的備用物。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北史·孝文六王傳》記載北魏孝文帝元宏賜死長子元恂時,派遣官員“奉詔赍椒酒詣河陽,賜恂死”。胡三省在該文下的注釋,或許可以提供線索:“椒味辛,大熱,有毒,其合口者尤甚?!憋@然在胡三省眼中椒酒之所以有毒,是因為選用了閉口(合口)的花椒!
“有毒的椒酒”不禁讓人想起漢平帝劉衎的死亡。公元6年的臘月,正是漢族人飲椒酒辟邪氣的時節(jié)。王莽向年僅十四歲的劉衎遞上了椒酒,史書記載說“莽因臘日上椒酒,置毒酒中”,似乎王莽還給酒中放了其他毒,但如果閉口的花椒本身就有毒,導(dǎo)致本就有心臟病的劉衎飲用后發(fā)病,這并非沒有可能。
除了飲椒酒外,當(dāng)時還有許多含椒而死的故事。同樣是孝文帝,他在臨終前立下遺詔,命令官員賜死第二任皇后馮氏,“整等執(zhí)持強之,乃含椒而盡”,賜死的方式就是口含花椒。似乎這位皇帝對花椒情有獨鐘,這一朝的太子、皇后竟都成了花椒裙下魂。
孝文帝的“花椒癖”很好地被他的繼承者宣武帝元恪所繼承,元恪也曾以閉口的花椒賜死當(dāng)時的大臣茹皓。北魏皇帝臣子與花椒的淵源一直延續(xù)到北齊,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后,以謀反罪要賜死北齊的皇室和大臣,皇室成員高延宗就選擇了默默地“以椒塞口而死”。
用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原理解釋,沒有成熟的閉口花椒中牻牛兒醇(即香葉醇)的含量很高,長時間內(nèi)大劑量服用,可能發(fā)生呼吸困難,中樞麻痹,甚至中毒而亡。
看來閉口花椒被長時間服用的確擁有毒殺力,難怪當(dāng)年竇太后死后,李太尉為了讓她與先帝合葬在一起,以死明志時手中要帶上一罐搗好的花椒。(李太尉)搗椒自隨,謂妻子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還矣!”(《資治通鑒》)如果不知道花椒的厲害,我們可能會疑惑,上朝覲見“不生還”和帶一罐花椒有什么聯(lián)系。不過為什么這么多奪人性命的方式,偏偏選擇采用花椒呢?這首先可能與花椒便宜易得有關(guān)?;ń纺吮就廉a(chǎn)物,不像牽機藥、莨菪子那么難尋,甚至李太尉帶的花椒可能都是從家里廚房翻出來的。其次,花椒殺人操作簡單方便,相對于刀劍和毒性動物等,“椒殺”能讓人看起來有尊嚴且痛苦少,于皇室人員和大臣來說相對體面。
既然閉口的花椒有毒,那么在古代有解毒的方式嗎?答案是有的,在一些醫(yī)書中提到冷水、麻仁漿、地漿水、大蒜、肉桂汁等。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椒殺”故事之前,花椒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內(nèi)涵?!对娊?jīng)》中就多次出現(xiàn)了花椒的身影。
《詩·周頌·載芟》記載了周朝豐收后舉行祭祀祈福的情形:“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痹诠┢分袛[上花椒來祈求家族安寧長壽、風(fēng)調(diào)雨順。
《詩經(jīng)·陳風(fēng)·東門之枌》中記載了一次約會場景:“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詩文中的男子愛上了子仲家的女兒,邀請她一同去“南方之原”跳舞。女子也非常樂意,放下手中的麻,婆娑起舞。故事的最后,女子竟然送了男子一把花椒作為禮物,在這里,花椒成了定情信物。
詩人屈原愛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在他筆下花椒也是君子的佩戴之物,更別說漢代皇后住的寓意多子溫馨的椒房了。
當(dāng)然在這之后,花椒這位中古時期的殺手,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已安然平躺在川湘菜系中,以其自帶的辛麻征服著四海食客們的胃,那些生殺暗影似乎都是前塵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