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偉
(作者系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敝v話用“九個必須”來總結歷史經驗、指明未來方向,其中起到引領和貫通作用的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
二十世紀以來,在國難當頭、國家淪陷之際,中國共產黨適應時代需求、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帶領中國社會最先進的階級,凝聚起整個中華民族的力量,推倒了三座大山的壓迫,挽救了頹廢黑暗的舊中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努力和犧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了根本社會條件。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西方封鎖、百廢待興的困局,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立了獨立的工業(yè)體系,鞏固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適應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帶領人民群眾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闖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中國社會大踏步趕上了現代化的步伐,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fā)展的物質條件。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統(tǒng)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在國際局勢對比中,中國制度優(yōu)勢更為凸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歷史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fā)展中國。
一部社會主義運動史,就是能否堅持黨的領導的歷史。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變化表明,堅持黨的領導則順利發(fā)展,放棄和削弱黨的領導則衰敗崩潰。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曾經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最后還是難逃解體的命運,其中放棄黨的領導是蘇聯劇變的核心因素。
一百年來中國社會發(fā)展也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從建黨之初確立初心使命,到各個時期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的領導都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從政黨的運行機制和實踐優(yōu)勢而言,黨的領導要求不斷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黨的五大在解決思想傾向的錯誤時強調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古田會議決議中針對黨內錯誤思想強調政治路線確定后思想路線的重要作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針對張國燾問題提出“四個服從”,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針對高崗等問題通過《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黨的八大就新的政治環(huán)境下加強黨的集中領導和監(jiān)督問題作出新要求,黨的十二大提出黨的領導方式問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黨要發(fā)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布局中,黨的領導進一步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的組織制度,形成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的嚴密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始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全體共產黨員要以黨章為遵循,貫徹民主集中制,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的號召,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xù)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牢記國之大者,發(fā)揮黨的領導作用。在國家治理體系大局中,黨中央是坐鎮(zhèn)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治國理政才有方向、有章法。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黨是擘畫未來的指南針、是凝聚各方的主心骨、是確保中華巨輪行穩(wěn)致遠的壓艙石。
提高黨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水平。決策正確、組織有效、執(zhí)行有力,是黨的領導能力的印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在充分發(fā)揚民主的基礎上進行集中,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集中全黨智慧,體現全黨共同意志,是我們黨的一大創(chuàng)舉,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所在。這樣做,既有利于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避免發(fā)生重大失誤甚至顛覆性錯誤;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義、本位主義,避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形成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歷經千錘百煉而朝氣蓬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應對好自身在各個歷史時期面臨的風險考驗,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