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鐘鼎 方黃毅 龐 晨 張 哲 盛漢松
目前,微血管減壓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 已成為治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PTN)、原發(fā)性面肌痙攣(primary hemifacial spasm,pHFS)和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的首選手術方法[1~4]。2017 年1 月至2019年9月MVD治療PTN和pHFS共44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44例中,男21例,女23例;年齡31~83歲,平均(54.7±12.5)歲。PTN 有28 例,pHFS 有16例。
1.2 手術方法 均采用乙狀竇后入路MVD。采用健側側臥位,頸部稍前屈,切口與發(fā)際線平行,距離發(fā)際線0.5~1 cm,長5~7 cm。打開骨窗(直徑2~3 cm),骨窗前界接近乙狀竇,弧形剪開硬腦膜。在顯微鏡下剪開蛛網膜,探查三叉神經根全程或面神經出腦干區(qū)(root exit zone,REZ)和小腦腦橋角區(qū)域,充分暴露視野[5]。松解分離神經根周圍的蛛網膜,尋找壓迫神經的責任血管并將其游離,推移離開神經根,小心置入Teflon棉球墊開責任血管和腦干REZ或者神經[6]。對于HFS,術中采用異常肌反應(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電生理監(jiān)測。嚴密縫合硬腦膜,必要時用肌肉筋膜片粘膠覆蓋硬膜切口表面。對于年齡≥70歲的病人,考慮到硬腦膜和顱骨黏連明顯,術中去除骨瓣;而年齡<70歲,術中回納骨瓣。
手術無效共3 例,其中PTN 有1 例,pHFS 有2例;總有效率為93%,其中PTN 有效率為96.4%,pHFS 有效率為87.5%。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共7 例,其中術中乙狀竇撕裂2 例(使用明膠海綿壓迫后止血),術中顱內出血1例(巖靜脈部分撕裂,使用明膠海綿壓迫后止血),腦脊液鼻漏1 例(使用加壓包扎5 d,腦脊液鼻漏停止),顱內感染1例(抗生素治療后控制),耳鳴、聽力下降2 例。未發(fā)生手術死亡或聽力喪失、永久性面癱等并發(fā)癥。
自20世紀70年代始,MVD經過發(fā)展和完善,逐漸成為治療PTN和pHFS的主要方法[7]。由于顯微技術存在一定難度,若操作不當易發(fā)生聽力損害、面癱、出血、腦脊液漏、小腦損傷和感染等并發(fā)癥[8,9]。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神經外科機構,實施MVD仍存在一定門檻。本文44例術后總有效率為93%,發(fā)生并發(fā)癥共7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15.9%。這與文獻報道類似[2,10]。
我們開展MVD取得良好成效的原因有:①術者良好的技術以及對MVD的深刻認識,因為術者原已基本掌握神經顯微技術,能獨立開展神經外科顯微手術,而且前期閱讀大量文獻資料,前往外院學習,對此類疾病以及MVD 有較為深刻的認識。②對手術經驗的總結,在開展MVD 初期,反復觀看手術錄像,對過程進行分析討論,特別注意對責任血管和神經的研判,以及避免因術中操作不當導致并發(fā)癥;③與神經內科良好的關系,因為在開展MVD 前期,多數(shù)病例系神經內科PTN 和pHFS 經藥物等保守治療不佳,轉診至本科室接受手術治療,因此,與神經內科保持緊密合作,有利于病例數(shù)量增長和醫(yī)師技術提高;④積極的同行交流,在獨立展開MVD前,邀請外院專家來進行MVD 以分享經驗,而在獨立開展后,通過網絡與同行交流相關問題;⑤良好的醫(yī)患溝通,為每位病人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做好術前談話,術后定期回訪,提高病人就診體驗;⑥還通過媒體科普MVD相關知識和成功案例,進一步吸引輻射地區(qū)病人前來就診。
MVD 也存在一些并發(fā)癥:最常見的是聽力障礙,由聽神經及其營養(yǎng)血管損傷導致;其次是面癱,可能是損傷了面神經及腦干穿動脈,多為遲發(fā)性面癱,可自愈;腦脊液漏與切口關閉技術有關;過度或過長時間牽拉小腦則可導致小腦損傷;此外,出血、顱內感染等并發(fā)癥或與術中操作不當有關[5,6,8]。文獻報道,開展MVD 初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6.7%[11]。本文病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15.9%,其中前20 例MVD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達25%,發(fā)生了術中出血及顱內感染等情況,但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其原因可能為開展初期經驗相對不足、手術準備不充分等,也不排除因個體差異性的原因。因此,術前應認真判讀影像學資料,加強對解剖結構的了解;術中充分暴露三叉神經根和面神經根,以精準定位責任血管;注意保護小腦,避免對小腦半球的長時間牽拉;入顱后避免損傷面神經、聽神經及其營養(yǎng)血管等其他結構從而影響相關功能;分離時注意對巖上靜脈等血管的小心處理,避免造成術中大量出血及術后顱內出血;嚴格遵守無菌規(guī)范,減少感染[5,6,10]。
值得一提的是,HFS 病人MVD 時可采用AMR監(jiān)測,可輔助判定責任血管,提高手術有效率,減少手術并發(fā)癥[12,13]。有研究表明AMR不能提高熟練術者開展MVD的治愈率,但對初學者提高治愈率和提高技術有較大幫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