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世說”敘事與史傳敘事:晚明文言小說敘事新變
        ——以顧元慶《云林遺事》為考察對象

        2021-04-16 22:50:42寧稼雨
        關(guān)鍵詞:小說

        張 慧 寧稼雨

        (南開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071)

        小說于明朝大盛,以王國維“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敘事邏輯而言,小說且主要是通俗小說是明代文學的強音,近代以來的明代小說研究也側(cè)重于此。文言小說一脈發(fā)展至明代,傳奇與筆記小說頗為繁榮,整體而言多是“纂舊聞則別無穎異,述時事則傷于矯揉”[1](P43),不及唐傳奇“作意好奇”[2](P371)?!妒勒f新語》雖“與時代脈搏同步跳動”[3],亦不及同時的章回小說的思想與藝術(shù)成就。但晚明的“世說體”小說創(chuàng)作亦有獨特性,專題化、斷代化、地方化的新變特征已為學者關(guān)注。若沿此深入可以發(fā)現(xiàn),晚明江南的軼事小說出現(xiàn)了一種將“世說體”與傳記體結(jié)合的新變創(chuàng)作體例,例如顧元慶的《云林遺事》、范明泰的《米襄陽外紀》等以“世說體”的形式專述倪瓚、米芾軼事。寧稼雨《中國志人小說史》對明代出現(xiàn)的以傳記名義而采用志人方式的小說創(chuàng)作新形式有所述說(1)“因其采用人物傳記之名,故對小說問題和取材是一個創(chuàng)作;而以小說故事來寫一二個人的事跡,又為傳記體所無。”見寧稼雨《中國志人小說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7-308頁。,并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中指出了《云林遺事》是“《世說新語》分類之體,而又專記一人事跡”的“世說體小說之獨出心裁者”[4](P300)。此類著作數(shù)量并不多,關(guān)于其文體性質(zhì)的認識也較為復雜。以《云林遺事》為例,顧元慶將之收入自編小說叢書《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則是明確了此書的文體性質(zhì)。明代小說叢書《璅探》《說郛續(xù)》《五朝小說·皇明百家小說》《五朝小說大觀·皇明百家小說》,清代《借月山房匯鈔》《澤古齋重鈔》小說類的收錄則是對《云林遺事》隸屬小說文體的認同。但明清公私目錄的著錄卻并不與此一致?!睹魇贰に囄闹尽贰跺I貌貢俊贰肚ы曁脮俊贰督{云樓書目》《四庫全書總目》將此書收入史部記傳類,《晁氏寶文堂書目》收入子雜類,而《八千卷樓書目》同時收入史部傳記類與子部小說家類。文體性質(zhì)認識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文本的解讀,對《云林遺事》編撰體例的細致分析則是理解文本的前提,也是探究顧元慶編撰理念與創(chuàng)作意旨的關(guān)鍵。

        一、“世說體”:《云林遺事》的小說文體特征

        “世說體”由寧稼雨在《“世說體”初探》[5]一文中首次提出,從文體學、美學維度對“世說體”進行了定義,另于《“世說體”及其文化蘊涵》[6]一文中從體制形式與內(nèi)容文化維度進行了界定,即以類相從的程式化形式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審美意識與儒家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笆勒f體”小說在王旭川小說續(xù)書分類中屬于文言小說的續(xù)書,其“重點表現(xiàn)為在敘事的體裁、文體類型、風格等的對典范的延續(xù)”,形成跨越時間的續(xù)書系列[7](P4)。就“世說體”的文體特征,林憲亮《“世說體”小說文體特征論》有更為細化的概括:“以歷史或現(xiàn)實中的真實人物為描寫對象;內(nèi)容按照分門別類的體例,以類相從;通過片言只語或一兩個動作勾勒出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上表現(xiàn)為言約旨豐、簡澹雋永。”[8]

        以林憲亮界定的“世說體”小說的文體特征來言,《云林遺事》在文體形式上基本與《世說新語》一致。其一,《云林遺事》編錄云林生平遺事。云林,倪瓚自號,元末吳中隱士?!睹魇贰肪矶虐擞袀?,為歷史真實人物。其二,書內(nèi)分五目,“高逸”“詩畫”“潔癖”“游寓”“飲食”,分類撰述。其三,五種類目標題都是審視倪瓚形象的關(guān)鍵視點,類目下諸條遺事又凸顯了類目標題。如“高逸”條:“張士誠弟士信聞元鎮(zhèn)善畫,使人持絹縑,侑以幣,求其筆。元鎮(zhèn)怒曰:‘予生不能為王門畫師?!擦哑浣伓鴧s其幣。一日,士信與諸文士游太湖,聞漁舟中有異香,此必有異人,急傍舟近之,乃元鎮(zhèn)也。士信見之大怒,欲手刃之,諸文士力為勸免,命左右重加箠辱。當撻時,噤不發(fā)聲,后有人問之曰:‘君被士信窘辱,而一聲不發(fā),何也?’元鎮(zhèn)曰:‘出聲便俗?!盵9]此條遺事也見于《明史·倪瓚傳》:“至正初,海內(nèi)無事,忽散其貲給親故,人咸怪之。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震澤、三泖間,獨不罹患。張士誠累欲鉤致之,逃漁舟以免。其弟士信以幣乞畫,瓚又斥去。士信恚,他日從賓客游湖上,聞異香出葭葦間,疑為瓚也,物色漁舟中,果得之。抶幾斃,終無一言?!盵10](P7624)《云林遺事》與《明史·倪瓚傳》所載故事基本一致,二者或有因襲。顧元慶剪裁材料時,加入了“裂絹”“卻幣”的動作與“出聲便俗”一語。對比二者,《云林遺事》對倪瓚動作與語言的虛構(gòu),直接強化了倪瓚“不能為王門畫師”的高逸形象。“潔癖”目,每日洗刷梧石,以針挑出苔蘚上的墜葉等則凸顯了倪瓚潔癖的性格特征。其四,語言精簡凝練,余韻延綿?!俺雎暠闼住闭Z出后,戛然而止,但故事的完整性并未被破壞,倪瓚高傲的神情如在目前,脫俗高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外,五個類目的設置凝練簡潔地概括了倪瓚的生平事跡與性格特征。

        《世說新語》續(xù)書在滿足“世說體”基本文體特征的基礎上,在體制形式與內(nèi)在蘊涵方面進行著變與不變的續(xù)寫。一方面,《云林遺事》并非完全是《世說新語》類型化程式化的產(chǎn)物,在體制形式方面有一定的變化,具體表現(xiàn)在類目的設置上。首先,類目數(shù)量縮減?!妒勒f新語》的三十六門是宋人刪定的結(jié)果,最初有三十八門、三十九門、四十門等[11],但《云林遺事》只設五目。其次,類目皆為新設?!对屏诌z事》五目“高逸”“詩畫”“潔癖”“游寓”“飲食”與《世說新語》門目皆不相同,但多是由《世說新語》門目衍生而來?!案咭荨薄皾嶑薄迸c“豪爽”“簡傲”“任誕”類似,都是對人物精神風貌與個性特征的描寫?!霸姰嫛迸c“文學”相關(guān),屬于文藝創(chuàng)作。再者,類目設置背后的“意味”發(fā)生變化。“世說體”程式化、固定化的過程具有明顯的思想傾向,主要體現(xiàn)在類目的設置。“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列在首位,以及“賢媛”等類目的設置都集中體現(xiàn)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分類標準。而《云林遺事》的五目設置基本上看不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且以“高逸”置首位,帶有較濃的道家思想色彩。另一方面,《云林遺事》與《世說新語》在內(nèi)容的編撰理念上具有較高的一致性,意在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與個性特征。類目設置暗含的思想旨歸的差異,并未妨礙文本內(nèi)在理路的契合。《世說新語》類目雖以“孔門四科”為首,但魏晉玄學思想與審美風尚也是重要的編錄標準。其一,不少門類“黜免”“儉嗇”“讒險”“紕漏”“仇隙”“簡傲”等并不符合儒家倫理道德。嵇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12](P901)的孤傲個性,得到了著者及時人的認可與推崇。其二,“賢媛”“文學”等門類收錄的部分人物故事并未彰顯類目?!百t媛”門下故事并不全是對傳統(tǒng)婦德的宣教,才女形象的謝道韞并不符合儒家道德規(guī)范下的女性,“林下風氣”則是對女性談玄的認可與贊許?!拔膶W”門并非只收錄儒家經(jīng)典著作,道家經(jīng)典《老》《莊》,名家經(jīng)典《白馬篇》亦收錄其中。其三,《世說新語》鮮明的傾向性編錄標準是為營造和倡導一種疏離政治、獨立人格的魏晉士人精神,它所帶有的明顯的儒家色彩是儒家思想正統(tǒng)性浸潤的結(jié)果,但作為小說野史,它編錄相對自由,并沒有正統(tǒng)文體面對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強勢感與負重感。(2)參考寧稼雨《正史與〈世說新語〉:士族文人政治心態(tài)對比論》,收錄于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90-391頁。《云林遺事》的編錄也傾向于凸顯主體個性特質(zhì),承續(xù)“世說體”不完全基于儒家傳統(tǒng)道德本位的人物品題意旨?!案咭荨?,并不符合儒家傳統(tǒng)理想人格標準與主流思想,表現(xiàn)倪瓚高逸品性側(cè)面的一些言行如“高逸”門目“元鎮(zhèn)嘗寓其姻鄒氏”一則中,倪瓚因宣伯言貌“粗率”而“掌其頰”的舉動,實則與圣賢人格相違背,但卻極大地彰顯了倪瓚“脫俗”的個性特征。

        《云林遺事》的編撰體例與內(nèi)在旨趣和《世說新語》既有著較高的一致性,也存在差異,或可稱為“世說體”的一種變體。但變體并非僅此一例,后世《世說新語》的續(xù)寫或有變化,至明代變化尤大。據(jù)統(tǒng)計,“世說體”小說唐五代2種,宋遼金元3種,明代18種。(3)后世《世說新語》續(xù)書另有新變,“世說體”小說的判定尚有爭議,此次統(tǒng)計皆是有文獻如小說序跋、《四庫全書總目》《中國小說史略》等明確記載摹仿《世說新語》的著作。唐五代2種:《續(xù)世說新書》《大唐新語》;宋遼金元3種:《續(xù)世說》《唐語林》《南北史續(xù)世說》;明代18種:《何氏語林》《世說新語補》《焦氏類林》《玉堂叢語》《明世說新語》《蘭畹居清言》《霞外塵談》《南北朝新語》《瑯?gòu)质吠佟贰敦ヒ皇纷R余》《黃明十六種小傳》《初潭集》《兒世說》《舌華錄》《古今韻史》《祝氏事偶》《清紀》《芙蓉鏡寓言》。明代《世說新語》仿作數(shù)量大增,續(xù)寫主要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嘉、隆以前,學者知有所謂《世說》者絕少。自王元美《世說補》出,而始知有所謂《世說》”[13](P244-323),“世說體”小說于此出現(xiàn)創(chuàng)作高潮。但是,明代續(xù)寫并非完全規(guī)摹《世說新語》,“無只語與臨川復”[14](P567-569),“已非晉、宋之《世說》”[13](P244-323)是明人對本朝“世說體”小說的評判。以《焦氏類林》為例,明姚汝紹認為“大都劉氏主在輔談,弱侯(焦竑)欲以為訓。意自各有攸存,是書若行,自可與之分路揚鑣”[15](P420)?!妒勒f新語》主在“輔談”,其旨趣為“遠實用而近娛樂”[1](P37),而《焦氏類林》意在“纂言要在垂訓”,“言不足訓,雖新何關(guān)”[15](P419)。續(xù)寫與原著的差異,或者說明代“世說體”小說的新變,明人認為是“因世為變,當局之獨裁”[16](P566-569)的結(jié)果,而“其牙慧落穆于晉人門庭,亦多吻合。即使不必吻合,政可各自為代”[17](P10)的觀點則是明人對這種新變的肯定與認可。同時,也反映了明人對小說文體時代性特征的認識,以及明代小說觀念的發(fā)展與進步。明代中后期相對開放成熟的小說觀念影響著顧元慶對“世說體”編撰體例的創(chuàng)新嘗試,《云林遺事》于此產(chǎn)生。

        二、傳記體:《云林遺事》的史傳傾向

        “傳記者,總名也。類而別之,則敘一人之始末者為傳之屬,敘一事之始末者為記之屬?!盵18](P531)根據(jù)《四庫全書總目》對傳記的定義,《云林遺事》大體可視為倪瓚個人傳記。雖設五目,各目列若干遺事簡單傳寫,異于正統(tǒng)人物傳記的立傳方法與形式,但倪瓚的生平交游、流寓經(jīng)歷等皆有述說?!吨袊难孕≌f總目提要》在唐前小說類目中設傳記體小說,收錄諸如《穆天子傳》《燕丹子》《漢武內(nèi)傳》等雜采歷史傳記為小說者,也即“采用的是史家傳記的手法,但卻有不同程度的小說意味”[4](P5-6)的文言小說?!对屏诌z事》的編撰形式與《穆天子傳》等是一致的,但在內(nèi)容的編錄與處理方面,二者存在較大差異。在書目中,前者的收錄雖有爭議,但多被收入史部記傳類,或可視為信史。后者雖有被收入史部,但多被認為內(nèi)容虛構(gòu)?!端膸烊珪偰俊肥铡赌绿熳觽鳌酚谑凡烤幠觐?,但認為:“《穆天子傳》雖編次年月,類小說傳記,不可以為信史?!盵18](P418)《漢武內(nèi)傳》被《隋書·經(jīng)籍志》收入史部雜傳類,但《四庫全書總目·玉臺文苑提要》稱“《漢武內(nèi)傳》《神仙傳》《真誥》之屬,皆純構(gòu)虛詞,托言神怪”[18](P1765)。《燕丹子》在《隋書·經(jīng)籍志》《舊唐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四庫全書總目》中皆收入小說。顧元慶編撰《云林遺事》不僅在編撰形式上符合歷史傳記,在編撰內(nèi)容上也傾向史家立傳的“征實”特征。

        首先,《云林遺事》所錄部分遺事為客觀述寫,故事性較弱,或見于倪瓚文集?!吨袊难孕≌f總目提要·云林遺事提要》認為《云林遺事》“全錄元末倪瓚軼事”,又言:“‘詩畫’類泛記云林喜愛書畫,‘游寓’歷數(shù)其所游之地,‘飲食’類寫云林所喜各味烹制之法,均乏故事性。……書中雖未能篇篇堪稱小說,而小說部分卻貨真價實?!?[4](P300)倪瓚的逸聞軼事主要收錄在“高逸”“潔癖”門中,諸條故事皆可以“小說”稱之。而“詩畫”“游寓”“飲食”門中所收多是客觀敘寫?!霸姰嫛薄坝卧ⅰ遍T所載更類似于本事,“飲食”門則是菜譜?!霸姰嫛遍T所錄三條,其一褒稱倪瓚詩書畫之才,其二為《雅宜山竹枝詞二首》本事,其三為倪瓚畫論。其中后兩條也見于《倪云林先生詩集》的附錄,內(nèi)容一致。《倪云林先生詩集》最早由天順四年(1460)蹇曦刊刻,早于顧元慶最早刊刻的嘉靖十八年(1539)本《云林遺事》,后者或直接取材于前者?!坝卧ⅰ遍T所錄兩條,皆為詩歌本事。其二提及晚年寄居姻親鄒惟高家中,于中秋宴會題詩“紅蠡卷碧應無分,白發(fā)悲秋不自支”?!赌咴屏窒壬娂肪硭摹逗槲浼滓星镆乖⒁鲟u氏病中詠懷》即敘此事,詩句即出于此。“飲食”門所收9則遺事,8則菜譜,1則茶譜,皆見于《云林堂飲食制度集》,基本無甚出入。

        其次,《云林遺事》于文中及文后設附錄,多取材于出處清晰、記載可信的史料文獻。其一,“高逸第一”下有雙行小字“附小像交游”,或囿于刻梓難度,書中未見。其二,《云林遺事》“詩畫”門后附兩條文獻,一為倪瓚《答張藻仲書》,一為吳寬對倪瓚詩畫的品評。前者又見于清曹培廉所編倪瓚文集《清閣全集》,或輯佚于此。后者見于吳寬《匏翁家藏集》,畫評與卷五二《題倪云林畫》、詩評與卷五四《跋倪云林詩》基本一致。吳寬《匏翁家藏集》明正德間已有刊本,《云林遺事》疑取材于此。其三,《云林遺事》正文后附錄虞集、張適(字子宜)、張雨詩歌各一首,韓奕、陳方(字子貞)、吳寬詩歌各兩首,長樂王賓撰《故元處士倪云林先生旅葬墓志銘》、拙逸老人周南老撰《故元處士云林先生墓志銘》。虞集贈詩另見《倪云林先生詩集》附錄《題云林詩集后》,張適贈詩另見《張子宜詩文集》卷一《寄倪云林》,張雨詩歌另見于《句曲外史貞居先生詩集》卷二《贈元鎮(zhèn)》,韓奕詩歌另見于《韓山人詩集》《倪云林畫張伯雨恩斷江題于上》,陳方詩歌另見于《草堂雅集》卷三《清閣詩二首》,吳寬詩歌另見于《匏翁家藏集》卷一《題倪云林詩后二首》。王賓、周南老的墓志銘則是了解倪瓚生平事跡、家世交游的第一手材料。這些真實可信的材料為遺事提供了文獻事實基礎,旁證了文本的相對真實。

        再者,《云林遺事》對材料的剪裁傾向于“征實”。《云林遺事》部分內(nèi)容直接取材于雜事異聞,較多者為明都穆《都公談纂》?!抖脊勛搿分饕涗浽鏖g軼聞瑣事,其中部分人物史事可資文史考證,但多涉神怪。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云林遺事提要》認為:“都穆輯元末以來文人軼事,成《談纂》一書,內(nèi)有倪瓚故事若干。元慶為都穆門人,從中取材,又別擇數(shù)條,匯成此帙,以瓚字云林,故為書名?!盵4](P300)其中,《云林遺事》“高逸”門中四則與“潔癖”門中二則直接取材于《都公談纂》[19](P1-3),故事內(nèi)容基本一致。但顧元慶并非完全照搬,而是對材料有所選擇剪裁,尤以“潔癖”門中“元鎮(zhèn)既散其田”條為典型?!对屏诌z事》引用《都公談纂》記倪瓚潛逃途中熱龍涎香事,表現(xiàn)了倪瓚“潔癖”的個性特征?!抖脊勛搿吩凇盁猃埾严恪焙?,記倪瓚被捕入獄,恐事物沾染獄卒口液,告誡獄卒“舉案過顙”事,現(xiàn)存文獻史料中尚未見到,或與著者否定的倪瓚“為太祖投之廁中”事性質(zhì)一樣,為民眾調(diào)侃倪瓚潔癖個性而杜撰出來的巷聞野語。事實上,“熱龍涎香”后所敘事更能凸顯“潔癖”的主題,但顧元慶并未擇取,而是引柯九思題寫倪瓚喜焚香的詩句作結(jié)。這一方面反映了顧元慶編錄《云林遺事》無文獻事實基礎不予采錄的審慎的編撰態(tài)度,另一方面折射出顧元慶編錄《云林遺事》以文獻史料旁證遺事的編撰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明代小說叢書《璅探》《說郛續(xù)》《五朝小說·皇明百家小說》《五朝小說大觀·皇明百家小說》,清代《借月山房匯鈔》《澤古齋重鈔》小說類所收錄的《云林遺事》皆未見附錄部分,這種刪減或是明清小說文體觀念深化成熟的結(jié)果,以史料作為附錄并不符合文言小說的文體特征,但附錄的存在暗含著顧元慶欲為倪瓚立傳的史家著史理念。然考其家世淵源、師從交游及現(xiàn)存著述,并不能體現(xiàn)顧元慶曾接受史學傳統(tǒng)訓練。顧元慶先世雖仕宦,但無顯貴者。雖富收藏,但無經(jīng)史家學。(4)參考明王稚登《青雀集》卷下《顧大有先生墓表》、明瞿景淳《瞿文彭公集》卷12《大石山人壽藏銘》、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大石山人顧元慶》。師從交游者多山人、布衣,尤喜詩文、書畫、茶藝、典藏等雅趣。著述多子部書籍的編寫與小說叢書的編錄[20],唯《瘞鶴銘考》為考證著作,但《四庫全書總目·瘞鶴銘考提要》稱“是書《瘞鶴銘考》所錄銘詞跋語蓋從穆(都穆)得之”[18](P747),并非業(yè)史的結(jié)果。因而,顧元慶的身份多被定位為藏書家、茶學家。雖然古代文人自幼研習經(jīng)史的傳統(tǒng)是不能排除的因素,但明代中后期史學發(fā)展的轉(zhuǎn)向與史學思潮的出現(xiàn)對顧元慶史學意識的建構(gòu)與強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明代史學受陽明心學與“六經(jīng)皆史”學說的刺激,在明代中后期發(fā)生轉(zhuǎn)向,出現(xiàn)了批判程朱理學、重新審視經(jīng)史關(guān)系、以史經(jīng)世的三股史學思潮[21]。獨特復雜的史學思潮與實錄失實、國史失修的社會語境刺激了明代中后期私家修史的熱情,史料的積累和實錄的流布為修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22],許多非史家身份者也參與到撰史的熱潮中。史學是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附庸,是佐證帝王權(quán)力合法性與彰顯帝王權(quán)威的有利方式,所以官方修史非常重視材料來源的真實性與正當性,取材范圍與剪裁角度的政治傾向鮮明。與之相對,明代私家修史在取材、剪材方面較為自由,實錄以及野史雜說等甚至巷聞野語都有可能成為史料來源。由于可搜集到的材料更為豐富,取材范圍更寬,私家修史往往催生了許多野史筆記,或是作為私史的附屬產(chǎn)物與史書相伴問世,或是修史觀念影響下的有意編著。焦竑在《玉堂叢語》自序中言:“余……好覽觀國朝名公卿事績。迨濫竽詞林,尤欲綜核其行事,以待異日之參考?!盵15](P422)其所著《國朝獻征錄》即記明初至嘉靖間名公傳記,《玉堂叢語》記明初至萬歷年間翰林諸臣言行。后者雖晚出 ,前者編撰或有參考,后者或可視為史書的附屬產(chǎn)物。另外,何良俊雖未著史,但與焦竑有著相似的史料考信意識,編撰了筆記小說《何氏語林》?!坝嘧墩Z林》,頗仿劉義慶《世說》。然《世說》之詮事也,以玄虛標準;其選言也,以簡遠為宗,非此弗錄。余懼后世典籍漸亡,舊聞放失,茍或泥此,所遺實多。故披覽群籍,隨事疏記,不得盡如《世說》?!盵23](P108)就此角度而言,明代中后期的史學思潮刺激了史學生態(tài)與文學生態(tài)的多樣化,私修史學著作如雜史野史,以及筆記、歷史演義小說的大量出現(xiàn)有著共同且有跡可循的文化背景依據(jù),諸如顧元慶《云林遺事》類的文言筆記小說帶有濃重的史學色彩也便可理解。

        三、吳中先賢文化意識:《云林遺事》的編撰理念

        《云林遺事》的編撰體例采用“世說體”與傳記體結(jié)合的變體形式,其中暗含的敘事特征則是顧元慶關(guān)注的重點。品題賞鑒人物的“世說”敘事特征,可以充分展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與個性特質(zhì),凸顯人物的典型形象特征?!罢鲗崱钡氖穫鲾⑹绿卣?,能夠增強人物的真實可信性與歷史厚重感,以及文獻存世的可能性。二者的敘事差別暗含著各自的功能特征,記述著歷史真相的不同方面,在文化傳承過程中發(fā)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对屏诌z事》編撰體例的選擇,確實受到明代中后期特定文化思潮與社會語境的影響,但同時編撰理念也決定著內(nèi)容的選擇與裁取,影響著文本的編撰體例。傳承先賢文化是吳中地域文化傳統(tǒng)與知識譜系構(gòu)建完善的關(guān)鍵,文字記載先賢事跡構(gòu)建了一種跨越時間的對話關(guān)系,同時強化著記錄者的文化身份認同。為倪瓚立傳是記載先賢事跡、保存先賢文獻的正統(tǒng)方式,同時亦要兼顧正史不取的筆記小說文獻,展現(xiàn)倪瓚的人物個性特征,故而顧元慶融合“世說”敘事與史傳敘事述寫倪瓚個人遺事,重構(gòu)異于正史、契合吳中文化審美的倪瓚形象。一方面,倪瓚作為吳中先賢,其人其詩畫在明代深受吳中文士推重,已融入?yún)侵械貐^(qū)的文化傳統(tǒng)與話語系統(tǒng)當中,內(nèi)化于為一種“文化符號”,成為顧元慶認知外界的一種文化知識背景與經(jīng)驗。常州謝應芳“詩中有畫畫中詩,輞川先生伯仲之”[24](P388)和華亭錢溥“予謂其(倪瓚)清新典雅迥無一點塵俗氣,固已類其為人。然置之陶韋岑劉間,又孰古而孰今也邪”[24](P444)等評論以及沈周《倪云林傳》多是對倪瓚詩畫藝術(shù)及其為人的稱贊與推重,而倪瓚《江南春》唱和在明代吳中地區(qū)形成兩次高潮更是強化了倪瓚在吳中文化傳統(tǒng)中的先賢記憶?!敖洗骸背驮诿鞔泻笃谝恢边M行,弘治年間沈周主導的“江南春”唱和活動與嘉靖年間文征明主導的“江南春”唱和活動尤為宏大。前者主要唱和倪詩,題詩于倪瓚《江南春》手卷之上;后者既寫詩意圖,又唱和題詩。兩次唱和高潮關(guān)系密切,不僅是擬作倪瓚《江南春》,對倪瓚詩畫的接受與傳承,更為深層地是倪瓚已逐漸成為吳中文化傳統(tǒng)與記憶的一部分,滲入到吳中文士的生活交往活動當中。另一方面,顧元慶有著強烈的傳承吳中先賢文化的意識,尤為明顯地體現(xiàn)在其編錄吳中先賢遺事及編刻小說叢書多選涉及吳中先賢事跡著作的行為中。顧元慶編著軼事小說兩部——《云林遺事》《檐曝偶談》。前者記吳中倪瓚事;后者記事24條,用傳統(tǒng)筆記小說撰寫方式載南宋陳亮、元楊維楨等人事跡。顧元慶編刻小說叢書三部——《顧氏文房小說》《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廣四十家小說》(5)據(jù)《中國叢書綜錄補正》,《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又名《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又名《梓吳》,《顧氏明朝四十家小說》名稱較為通行。是書存有明嘉靖十八年至二十年顧氏大石山房刊本、清宣統(tǒng)三年(1911)上海國學扶輪社鉛印本、民國三年(1914)上海古今圖書局石印本、民國四年(1915)上海國學扶輪社石印本。現(xiàn)所見嘉靖本、民國三年本、民國四年本。(參見洋海清編撰,蔣孝達校訂《中國叢書綜錄補正》,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第219頁。)三部收錄內(nèi)容基本一致,但收書順序不同,書名作者著錄也有稍有差異。如《續(xù)編宋史辯》,民國三年本、民國四年本作“辨”,嘉靖本作“辯”;《七人聯(lián)句詩記》,民國四年本題都穆著錄,嘉靖本、民國三年題楊循吉著錄,另民國三年本“記”作“紀”;《懸笥瑣探》,民國四年本記劉昌欽著錄,嘉靖本、民國三年本記劉昌著錄。經(jīng)考證,三處差異皆應以嘉靖本為是。本文所引《云林遺事》依據(jù)前者,遂此處統(tǒng)計亦依據(jù)前者。另國家圖書館所藏嘉靖本名為《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遂此處用是名?!额櫴衔姆繀部趟氖N》多于書名下著錄作者姓名籍貫,無著錄籍貫者據(jù)正史或其他文獻記載補。,各收錄文言小說四十種?!额櫴衔姆啃≌f》主要收錄漢代至宋代的傳奇、筆記小說,《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主要收錄明人小說,《廣四十家小說》收錄漢唐至元明的文言小說,部分與前兩部重復。《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為明人選錄明人小說,具有典型性與時代性,且《云林遺事》收錄于此部叢書中,故以此部為例考索顧元慶的編撰理念。

        顧元慶《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的編錄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多收錄吳中名人的著作,以及內(nèi)容記載吳中名賢、名勝的著作。叢書收錄28位作者的40種著作,其中18位為吳人,如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楊循吉、都穆、文林、都穆、閻秀卿等都是吳中頗負盛名的文人名士,7位浙江人,2位江西人,1位佚名。另外,叢書收錄吳中文人作品30種,其中收錄徐禎卿4種、楊循吉3種、都穆2種、祝允明2種,浙江文人作品7種,江西文人作品2種,無名氏1種。楊循吉《吳中往哲記》設“勛德”“剛介”“高逸”“著作”“風雅”“豪俠”“冠衲”七目,收錄37位吳中名賢事跡,徐子陽《皇明天全先生遺事》記吳中名士徐有貞的事跡,都穆《寓意編》多記吳中文人書畫收藏鑒賞活動,浙江籍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多記吳中及江浙地區(qū)的逸聞軼事。另外,顧元慶、岳岱《陽山新錄》與文征明、徐禎卿《太湖新錄》皆收錄詠寫吳中山水的詩歌,浙江籍盧襄《西征記》記由江浙西去汴梁途中的山水名勝及文人的相關(guān)著述,其中多是吳中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

        需要注意的是,顧元慶《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所收作品并非都符合文體意義上的小說概念。叢書收錄的40種著作,《四庫全書總目》收錄24種,雖多歸入子部,但并非都歸入小說家類,史部、集部亦有收錄。如《總目》將楊循吉《吳中往哲記》歸入史部傳記類,都穆《寓意編》歸入子部藝術(shù)類。文體性質(zhì)判定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顧元慶及明代中后期文人與清代官方小說觀念的差異,但同時也反映著顧元慶小說叢書編錄的標準更為側(cè)重作品內(nèi)容的吳中地域?qū)傩?。概言之,顧元慶編錄《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既要保存吳中名士的著作,如吳郡顧岕雜錄海南物產(chǎn)遺事的《海槎余錄》亦在編錄范圍內(nèi),同時又要保存記載吳中先賢事跡的著作,如非吳中文人的《君子堂日詢手鏡》等也符合編錄標準。地域性是顧元慶編錄小說叢書的重要標準,其自著的《云林遺事》也收錄在《顧氏文房叢刻四十種》中,其中暗含著顧元慶保存吳中文獻、傳承吳中文化的地域先賢意識。倪瓚在明代中后期的吳中地區(qū)推重者頗多,影響力頗大,已成為吳中文化傳統(tǒng)與知識背景中先賢名人的一種“文化符號”,增強了吳中文士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凝聚力。

        對比明代中后期另一部倪瓚遺事小說《倪云林》,《云林遺事》編撰體例的優(yōu)勢尤為明顯?!赌咴屏帧罚珪x于崇禎年間編刻,稍晚于《云林遺事》,即其在自刊《倪云林先生詩集》序中提及的《云林遺集》(6)《倪云林詩集識》:“余向梓《云林遺集》數(shù)則,凡處母兄師友間,真不愧古君子,已足見其品望。但一段悲世憤俗之懷,……不讀其詩,不能令人泣下沾襟也,因以梓其詩若干卷行世?!币娔攮憽赌咴屏窒壬娂肪硎?,虞山毛氏汲古閣刊元十家詩集本。,及《四庫全書總目·清閣集提要》中提到的毛晉曾刊的《云林遺事》 。書一卷,附題畫詩一卷,載倪瓚事跡三十二條,每段各附小標題,依次編寫。內(nèi)容除顧氏《云林遺事》“飲食”門目故事外皆有所載,附錄亦有記載,另記“師王文友”“隔山地安厝”“一旦舍去”“不留一緡”四則故事?!赌咴屏帧烦欣^傳統(tǒng)筆記小說體例,隨記隨錄,編排簡單,無系統(tǒng)編撰體系。二書內(nèi)容基本一致,但編撰體例差異較大?!对屏诌z事》為多部小說叢書收錄,而《倪云林》未見叢書刊錄,僅單本存世,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文人對前者的認可與肯定,而此或源于《云林遺事》獨特編撰體例對倪瓚形象塑造與文獻保存的雙重成功。實際上,明代中后期采用“世說”敘事與史傳敘事結(jié)合的小說著作并非只有《云林遺事》,范明泰《米襄陽外紀》、祝允明《蘇材小纂》、楊循吉《吳中往哲記》、黃魯曾《續(xù)吳中往哲記》《續(xù)吳中往哲記補遺》、無名氏《宋四家外紀》等皆采用“世說體”與傳記體結(jié)合的編撰體例。需要注意的是,“世說”敘事與史傳敘事二者蘊含的內(nèi)在文化理路并非總是和諧共生共存的關(guān)系,似乎隱含著文化的對峙?!妒勒f新語》及“世說體”續(xù)書集中反映著士人文化精神,史傳敘事傳統(tǒng)則代表著皇權(quán)的專制政治文化。士人掌握著對知識、思想的文化解釋權(quán)力,帝王則掌控著現(xiàn)實政治權(quán)力。前者需要后者賦予政治權(quán)力將士人理想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世界,后者則需要前者的知識真理與權(quán)威對帝王權(quán)力與政治統(tǒng)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給予證明或支撐。由此觀之,政治權(quán)力與文化權(quán)力的互動呈現(xiàn)積極的演進趨勢,但歷史卻是在君權(quán)與相權(quán)、政統(tǒng)與道統(tǒng)的不斷較量、角逐中向前演進。這種文化歷史背景下“世說”敘事與史傳敘事的融合創(chuàng)作,其中必然暗含著帝王文化與士人文化的較量。(7)“帝王文化”“士人文化”概念借鑒寧稼雨提出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段說——“帝王文化”“士人文化”“市民文化”。見寧稼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段說”芻論》,《求索》,2017年第3期。一方面,《云林遺事》等的作者都是排離于政治中心之外,吏隱或歸隱于吳中的地方鄉(xiāng)紳,他們的文化身份屬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著述的文化審美傾向。另一方面,明代中后期私家修史興盛,既緣起于官方修史的相對弱化,又暗示著“廟堂史學”的沒落與修史權(quán)力的下移,寓示著傳統(tǒng)文化的轉(zhuǎn)型。因而,《云林遺事》《米襄陽外紀》《蘇材小纂》等代表的仍是士人階層的文化審美,傳記體的借鑒反而是明代中后期史學思潮深化的表現(xiàn)。另外,這些融合“世說體”與傳記體編撰體例的文言小說,著者與著述對象都是吳中文人,這種獨特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小說觀念的發(fā)展與新變,而此類小說創(chuàng)作的地域性特征則是吳中地域文化具體語境影響的結(jié)果,同時蘊涵著吳中地域文化心理與審美意識。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亚洲无码夜夜操| 女同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av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av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白白色白白色视频发布|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av| 美女射精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老妇牲交videos|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麻豆国产人妻欲求不满谁演的| 亚洲阿v天堂2018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精品少白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肉体ⅹxxx137大胆| 色窝窝手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娜娜麻豆国产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区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91精品蜜桃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主播无套内射一区| 日本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少妇|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色婷婷不卡| 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国产女同一区二区在线| av中文字幕一区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