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立下報國志
1917年12月5日,屠守鍔出生在浙江南潯一個并不富裕的小職員家庭。少年時,他曾在上海目睹日本侵略者的轟炸機橫行肆虐的情景:雨點般落下的炸彈,讓繁華喧鬧的大上海瞬時房倒屋塌、血肉橫飛。面對劫難后的滿目瘡痍,他立下終生志愿:一定要親手造出我們自己的飛機,趕走侵略者,為死難的同胞報仇。
抱著航空救國的決心,屠守鍔發(fā)奮讀書。1936年,屠守鍔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系。清華設立航空系后,他毫不猶豫地轉到了航空系。1940年,屠守鍔從清華大學航空系畢業(yè),次年以優(yōu)異成績取得公費留美資格。經過兩年的學習,他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他知道,要想造出中國自己的飛機,光有理論知識并不夠,于是他應聘成為布法羅寇蒂斯飛機制造廠的一名工程師,負責飛機強度分析。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歷經浩劫的祖國百廢待興,這使屠守鍔歸心似箭。他辭去工作,歷盡艱辛回到祖國,在西南聯(lián)大開設了航空專業(yè)課程,隨后又調到清華大學航空系任教。
臨危受命,研發(fā)國產導彈
1957年2月,正當壯年的屠守鍔應聶榮臻元帥之邀,跨進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門,成為錢學森院長領導下的十大研究室主任之一。屠守鍔負責導彈的結構強度和環(huán)境條件的研究。沒有資料,沒有圖紙,他和眾多專家一起,既當研究人員,又當學生,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搜集資料,摸索實踐。
1957年9月,屠守鍔作為聶榮臻元帥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的顧問,參加了與蘇聯(lián)的談判,促成了我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導彈技術的引進。隨后,他便和戰(zhàn)友開始了中國第一枚導彈的仿制工作。1961年,在蘇聯(lián)撤走專家的困境下,屠守鍔臨危受命,擔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副院長,全面主持技術工作。
屠守鍔和同事潛心研究,選定了中國中程、中遠程及遠程導彈等重大技術方案和技術途徑。這對中國導彈與火箭技術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64年6月起,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導彈連續(xù)8次飛行試驗均獲成功。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摸索、總結、攻關的過程中,我國第一代導彈技術專家成長了起來。
在政治風暴中艱難前行
1965年3月,中央作出重大決定:盡快造出中國首枚遠程導彈,屠守鍔被任命為該工程總設計師。然而不久后,“文化大革命”開始,他的科研工作遇到了空前的困難。屠守鍔想方設法避開政治風暴的襲擊,埋頭于資料、圖紙和各種數(shù)據。1968年,他拿出了遠程導彈的初步設計方案。
隨著方案的確定,發(fā)動機、箱體、地面設備等的研制工作全面鋪開。那段時間,規(guī)章制度被說成是修正主義的“管、卡、壓”受到批判,許多情況下都是憑良心辦事。為了保證型號質量的可靠,在為期100天的總裝測試中,年過半百的屠守鍔始終堅持在一線,一刻也沒離開過。
在周總理的全力支持下,1971年9月10日,我國自行研制的首枚遠程導彈半程飛行試驗獲得成功。但是,遠程導彈要投入使用,必須經過全程飛行的考驗。然而由于種種政治風波的干擾,這次試驗被擱置了整整9年才得以進行。
像孩子般又哭又笑
1980年5月9日,新華社向全世界發(fā)出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國本土向太平洋上以南緯7度0分、東經171度33分為中心、半徑為70海里的圓形海域范圍內的公海上,進行發(fā)射運載火箭試驗。全世界都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國。
這是一次遲到的試驗,也是一次特殊的試驗。經歷十年浩劫的中國剛剛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如果試驗成功,無疑會為這個春天錦上添花。作為這枚導彈總設計師的屠守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980年早春,屠守鍔率領試驗隊進入了依然寒氣逼人的茫茫戈壁,開始準備發(fā)射工作。他常常一干就是二十多個小時,困了就在木板床上打個盹,又奔赴現(xiàn)場。短短幾個月,他渾圓的臉瘦了一圈,烏黑的頭發(fā)也白了幾許。
1980年5月18日,屠守鍔迎來了自己航天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作為中國第一枚遠程導彈的總設計師,他在“可以發(fā)射”的鑒定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簽字的時候,他看上去非常平靜,然而當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的消息從萬里之外傳來,他卻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雙手捂著眼睛孩子般地哭了,繼而又孩子般地笑了!
這一哭一笑,是二十多年刻苦鉆研、艱苦奮斗,各種情感凝聚在一起后的宣泄和釋放,是多年執(zhí)著追求得到報償后的大喜悅,是少年夢想得以實現(xiàn)后的大歡樂。只有對屠守鍔有著深刻了解的人,才能體味蘊藏在這一哭一笑之中的深刻情感。
2012年12月15日,當“嫦娥二號”衛(wèi)星在距離地球700萬千米的深空飛越圖塔蒂斯小行星時,我國航天領域的一顆“星”卻悄然隕落。這一天凌晨5點5分,“兩彈一星”元勛屠守鍔溘然長逝,享年95歲。
參考資料
[1] 中國科學院官網.屠守鍔:鑄就大國利劍[EB/OL].(2013-03-28)[2021-09-02].https://www.cas.cn/zt/rwzt/gwcyz_2/tushoue/jnwz/201303/t20130328_3806494_1.shtml.
[2] 付毅飛.屠守鍔:中國洲際導彈成功 像孩子般又哭又笑[N].科技日報,2017-02-01(03).
[3] 付毅飛. “神劍”鑄造師[N]. 科技日報,2012-12-18(001).
屠守鍔
我國航天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著名導彈和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先后擔任我國自行研制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為中國航天事業(y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