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劉建華
(1.北京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3;2.天津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222)
意識形態(tài)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免疫系統(tǒng)”在總體國家安全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圍繞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召開了多個領域的專題性會議,發(fā)表了系列講話,出臺了系列措施,進行了重要戰(zhàn)略部署,擘畫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建設的新格局,把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和新的境界。全面梳理、探討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的戰(zhàn)略地位、戰(zhàn)略布局和戰(zhàn)略境界,對于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戰(zhàn)略地位,屬于軍事學術語,是指某一事物或思想在整個國家戰(zhàn)略全局、重大問題中所處的位置,發(fā)揮著主導權和主動權的作用。它關乎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生存和發(fā)展等重大問題上能否居于主導地位。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論述在總體國家安全觀中處于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思想主軸,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意識形態(tài)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盵1]習近平總書記的三個“事關”科學概括了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戰(zhàn)略性地位。
馬克思指出:“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盵2]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也反復證明,重視和加強意識形態(tài)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經驗,也是永葆活力的關鍵所在。進入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面對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和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充分認清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面臨的新挑戰(zhàn),審時度勢,指出中國共產黨要想執(zhí)好政、執(zhí)政好就必須保持自身的優(yōu)勢,全面加強黨自身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就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就是要確保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安全。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中央座談會或全國性專題工作會議,對新聞宣傳、思想政治、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網絡安全以及依法治國等相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和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了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論述。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對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鞏固執(zhí)政黨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展示了新時代黨管意識形態(tài)及意識形態(tài)強黨的新態(tài)勢,彰顯了意識形態(tài)安全建設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適時性,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指南,是黨不斷完善自身確保戰(zhàn)斗力的源泉活水。
“天下大治”是歷代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而成熟穩(wěn)定的思想工作體系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思想基石。新的世紀、新的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就外部挑戰(zhàn)而言,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時刻,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分裂勢力等外部破壞和干涉的事件有所抬頭,對中國“顏色革命”“和平演變”的伎倆不斷花樣翻新,特別是來自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沖擊和影響更加復雜多樣;就內部挑戰(zhàn)而言,當前我國進入改革深水區(qū),因改革中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健全、體制性障礙帶來的發(fā)展差距問題、社會分配不公、社會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不斷增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經濟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辯證關系出發(fā),明確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為了切實改進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宣傳思想、新聞輿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民族工作、法制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并有針對性地作了具體工作部署。這些講話主旨鮮明、思想深邃、體系完整、保障有力,共同構建起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的邏輯體系,成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思想基石。為了應對影響國家長治久安的諸多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把意識形態(tài)安全與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等結合起來,一方面提出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教育,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立規(guī)矩不斷加強反腐敗制度建設,以此進行標本兼治和綜合治理。通過一段時期的黨內集中教育和制度建設,一個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正在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民族凝聚力是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民族間悠久歷史文化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并對各民族產生巨大影響和推動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一國內部各民族間的相互吸引、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并推動各民族發(fā)展的內部力量。隨著改革開放的日漸深入,我國經濟形式、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就業(yè)取向發(fā)生多樣性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取向的整合變得愈加困難,這使得民族凝聚力的聚合方式、聚合理念和聚合效率發(fā)生改變。民族凝聚力的變化及其整合所產生的社會效應不容小視,特別是在當今這個高度市場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不僅關系著社會政治穩(wěn)定,也關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辦不成。”[4]正是基于中國社會思想復雜多樣、各種思潮迭起,以及敵對勢力加緊滲透分化等客觀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理想信仰、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以及維護法律權威等方面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并號召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黨的各級干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深化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不斷夯實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國家、政黨政治目標導向和價值追求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不僅關系到“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政治方向問題,而且也關系到“如何走、到哪里去”的價值指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以戰(zhàn)略家的宏大視野,圍繞“四個偉大”擘畫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宏偉布局,既登高望遠又著眼于實際,奠定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的堅實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5]。新的時代為什么要進行偉大斗爭?如何進行偉大斗爭?這不僅涉及黨的政治方向問題,也會涉及社會發(fā)展的趨向問題。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到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以及國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都會產生“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面對波云詭譎的國際局勢下產生的各種社會思潮,面對國內社會轉型中凸顯的深層次社會矛盾,面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不斷增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在這個關鍵節(jié)點“舉什么旗”成了事關國家前途命運、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的生死選擇?!皞ゴ蠖窢帯钡闹赶蚓褪峭涡紊母鞣N肆意歪曲、抹黑、丑化、篡改甚至背離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行為進行的斗爭;指向那些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分裂國家、背離黨性或者企圖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并制造事端的違法亂紀者、境內外敵對勢力以及極端恐怖主義勢力等的斗爭。當然,如今的“偉大斗爭”絕不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也不是“文革”時期大規(guī)模的群眾運動,而是在思想領域、政治層面、輿論空間和法治治理層面進行深入持久的斗爭,斗爭的目的在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生命線”,避免犯顛覆性的政治錯誤。
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是事關全國各族人民的大事,更是事關全體黨員的大事,需要全黨動手齊抓共管?!耙庾R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是任何政黨都不遺余力爭取的重要權力,也是中國共產黨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權力。”[6]為此,針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在大是大非問題、政治原則問題上“一定要有鮮明的態(tài)度、堅定的立場,敢于站在風口浪尖上進行斗爭”[7]。針對宣傳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8]。針對網絡輿論領域出現的“三個地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陣地是我們的主陣地,一定要守?。缓谏貛е饕秦撁娴臇|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大大壓縮其地盤;灰色地帶要大張旗鼓爭取,使其轉化為紅色地帶?!盵9]針對民族分裂意識、反華滲透和宗教極端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顛覆活動,要堅決防范和依法打擊,決不能讓他們起勢、成勢。”[10]針對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和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轉被動防御為主動出擊,提高御敵進攻的斗爭能力。針對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高校、院(系)等黨組織書記、行政負責人要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認真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劍,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如果有人以所謂的‘學術自由’為名詆毀馬克思主義、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那就應該旗幟鮮明予以抵制?!盵11]這些有關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體現了鮮明的斗爭品格和斗爭精神。正是基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領域的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以敢于亮劍的斗爭勇氣去維護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安全,繼續(xù)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只有這樣才能不走“老路”、避開“邪路”,才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以其特有的政治品行,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并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從而發(fā)展為如今世界上人數最多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政黨組織,靠的就是黨在時代潮流中的自我革命性鍛造。用毛澤東的話來說這叫“自我革命”,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作為新時代黨的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提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其在戰(zhàn)略布局層面的直接指向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確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作為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要維護自身的安全,最根本的就是加強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建設,就是要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不堅定的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缺失或喪失開始。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思想要嚴起來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誠然,作為黨的建設的一項偉大工程,其質量如何,不僅僅在于思想上如何全面從嚴治黨,更為關鍵的是實踐上能否承擔責任和使命,這是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盵12]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獨特標識。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tài)領域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少數黨員干部背棄了人民立場,喪失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黨內規(guī)章制度,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全力開展反腐敗工作。經過一段時期的建設,一個風清氣正的政黨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人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更加堅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21世紀中葉即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中國共產黨向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今后一個時期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的偉大事業(yè),凸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展示了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安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fā)展的實踐智慧。事實上,意識形態(tài)工作就其本質而言是政治工作。在當今中國,最大的民心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發(fā)展,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朝著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奮勇前進。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堅持辦實事、聚民意、惠民生,以此增強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可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進而增進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和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檢驗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也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推進。同樣,正是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會讓人民有更多的尊嚴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人民自然會擁護黨的領導,支持黨的事業(yè),努力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就會得到人民的認同、贊成和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就會贏得人民的支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就會安全和發(fā)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講話中強調的:“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xù)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fā)展的翻版。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tǒng)、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yōu)槊篮矛F實。”[13]這些話語不僅精辟,而且深刻。置身于新時代,國內外環(huán)境變幻莫測,如何維護好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安全,壯大社會主義的聲音,傳播好中國話語,仍然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推進。
“中國向何處去”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最大問題,也是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最鮮明的歷史主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把一個任人宰割的舊中國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舊社會變成一個繁榮昌盛的新社會,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指導,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領導,離不開社會主義道路指引。置身在新時代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夢既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之夢、現實之夢,也是未來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不僅是續(xù)寫“中國向何處去”的歷史之筆,而且也是“拷問”社會主義道路堅實與否的時代之答,關系到社會主義旗幟能否堅持和堅持到何種境界的現實問題。
為了回答這些“拷問”,為了續(xù)寫好歷史之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緊緊抓住維護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思想主題,集中回答了中國人民要以什么樣的理想信仰、精神境界、價值取向走向民族復興。針對理想信念缺失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盵14]針對精神懈怠、貪圖安逸、驕傲自滿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長征精神,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斗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使之成為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人民、我們軍隊、我們民族不斷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盵15]針對西方宣揚的“普世價值”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建設,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我們要警惕借所謂‘普世價值’抹黑我們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文化傳統(tǒng)的行為,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努力搶占價值體系的制高點”[16]。習近平總書記上述圍繞理想信念、精神境界和價值塑造上的重要論述,集中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歷史主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姿態(tài)、精神境界、精神風貌走向民族復興,這些論述既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精神指南,也是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時代之音;既承接歷史,又著眼于現在,同時指向未來,鮮明地體現了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的遠見卓識和雄韜偉略。
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論述既登高望遠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格局,也腳踏實地立足于總體國家安全的現實格局;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理論精華,又根據變化的時代需求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論斷,蘊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宏大的視野格局、堅定的政治意志、自覺的革新精神,開拓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安而不危,存而不亡”,是中國人民自古就有的憂患意識,它對國家政治發(fā)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日趨復雜,其中尤以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矛盾和問題日趨尖銳和突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的內外環(huán)境更趨復雜,境內外敵對勢力加大滲透和西化力度,境內一些組織和個人不斷變換手法,制造思想混亂,與我爭奪人心。一些單位和黨政干部政治敏銳性、責任感不強,在重大意識形態(tài)問題上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助長了錯誤思潮的擴散?!盵17]意識形態(tài)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針對一些黨員干部在馬克思主義信仰上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曲折歷程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就會土崩瓦解?!盵18]針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某些領域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的情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19]針對互聯網中的輿論導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是當前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這個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占領;這部分人我們不去不團結,人家就會去拉攏”[20]。針對思想界喧囂的“普世價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外各種敵對勢力,總是企圖讓我們黨改旗易幟、改名換姓,其要害就是企圖讓我們丟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丟掉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而我們有些人甚至黨內有的同志卻沒有看清楚這里面暗藏的玄機,認為西方‘普世價值’經過了幾百年,為什么不能認同?”[21]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歷史和現實都警示我們,“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上,我們沒有任何妥協(xié)、退讓的余地,必須取得全勝”[22]。上述有關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下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的強烈憂患意識,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深刻的理性思考。
格局視野是指一個人的胸懷、眼光、膽識、責任和使命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格局決定視野,視野影響格局。在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觀大勢、謀大事,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中國共產黨就是靠理想信念起家的,“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氣神”?!袄硐胄拍钍亲钗kU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薄拔覀兏墒聵I(yè)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們要固的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盵23]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不僅建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上,還建立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系統(tǒng)思考和科學規(guī)劃上。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黨中央召開了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參加這些會議并發(fā)表了系列重要講話,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問題、現狀及實施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到大學、軍隊、社區(qū)考察時還圍繞核心價值觀、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依法治國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同時也通過給大學生、基層連隊戰(zhàn)士、社區(qū)居民等回信的方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確立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信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事業(yè)觀等,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用權上的清醒,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始終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廉潔操守[24],始終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定的參與者、踐行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政治意志是“某一政治團體(政黨、政府組織)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標或者社會愿景而產生的集體決定,一般是通過這一團體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實踐體現出來”[25]。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涉及的領域廣泛、面向的群體復雜、花費的精力很大,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和堅強的意志與決心,是絕不會自動維護和鞏固得了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必須堅持全黨動手,各級黨委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主體責任,加強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和研判,加強對重大戰(zhàn)略任務的統(tǒng)籌指導,推動重大部署、重大任務的落實”,“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站在第一線,帶頭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帶頭閱看本地區(qū)本部門主要媒體的內容,帶頭把住本地區(qū)本部門媒體的導向,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26]。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宣傳思想部門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27]。針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錯誤思潮和觀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及時掌握意識形態(tài)形勢和動態(tài),對各種政治性、原則性、導向性問題要敢抓敢管,對各種錯誤思想必須敢于亮劍,幫助人們明辨是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主動權”[28]。不僅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還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與巡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要求“認真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納入巡視工作安排,加強對意識形態(tài)陣地的管理,落實誰主管誰主辦和屬地管理,防止給錯誤思想觀點傳播提供渠道”[29]。這種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上升到政治責任、領導責任再到黨委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并將巡視工作這一“國之利器、黨之利器”與意識形態(tài)工作緊密聯系起來,不僅是對黨管意識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而且也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政治擔當與政治決心,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堅定政治意志。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思想體系,自覺革新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與活力的前提和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內在的理論特質。新時代的宣傳思想工作要與時俱進,不僅要理念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更要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扎實做好基層的宣傳思想創(chuàng)新工作。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隨著形勢發(fā)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chuàng)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yè)態(tài)、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yōu)化戰(zhàn)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30]。2016年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針對我國目前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話語上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盵31]針對網上意識形態(tài)斗爭,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chuàng)新,把握好時度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32]??梢哉f,自覺革新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始終恪守的境界,也是貫穿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重要論述的思想主線,對維護和發(fā)展好當前意識形態(tài)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總之,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論述是一個視野開闊、立場鮮明、指向明確、立意高遠的科學思想體系,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擘畫了新時代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宏偉布局,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問題性、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出嶄新的理論境界和思想格局,為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