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博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黑龍江大慶163413)
隨著油田深部油氣藏勘探和開發(fā)的深入,深井鉆井數量逐年增加。而大慶油田深部地層普遍存在巖石堅硬、研磨極值高、單只鉆頭進尺少、鉆頭壽命短、機械鉆速低的特點。為解決該問題,大慶鉆探自主研發(fā)了液動旋沖工具,目前已形成成熟產品,在大慶、海拉爾、川渝等區(qū)塊推廣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提速效果。但配合工具使用的鉆頭易出現損壞。因此開展了提速工具配套鉆頭研究,以達到進一步提高進尺和鉆速的目的。
目前配合提速工具鉆頭損壞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見圖1):
(1)由于破巖效率低,導致在復合片在同一位置摩擦產生高溫,使復合片穩(wěn)定性下降,磨損加快,造成肩部和鼻部齒嚴重磨損;
(2)由于鉆頭心部齒靜載荷過載,出現崩齒從而引發(fā)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掏心;
(3)由于地層研磨性強,肩部齒磨損到一定程度后,胎體與地層直接接觸磨損造成縮徑。
圖1 提速工具鉆頭損壞形式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大慶油田地層特點和提速工具工作特性,開展了提速工具配套鉆頭研制。
(1)冠部曲線設計。選擇適用于硬度高、研磨性強地層的中拋物面冠部曲線,通過淺深度內錐設計降低鉆頭心部單齒載荷。輸入設計條件通過理論公式進行曲線擬合。
根據上述理論計算設計出的鉆頭冠部曲線參數見圖2。
(2)布齒設計。針對鉆頭肩部齒易磨損問題,采用高密度布齒方案,提高肩部布齒密度,使每個切削齒承受較小的鉆壓,做較小的功,以提高切削齒的壽命(見圖3)。
圖2 提速工具鉆頭優(yōu)化后冠部曲線模型及參數
與之前使用鉆頭相比,設計的單排齒鉆頭布齒密度提高了13%,雙排齒鉆頭布齒密度提高了16%。
完成布齒密度設計后,三維展開布齒到每個刀翼,進行切削結構角設計。
目標函數:
約束條件:
圖3 提速工具鉆頭優(yōu)化后布齒設計
根據上述理論計算設計出的鉆頭后傾角為18°~25°(不同地層特性對應后傾角推薦見表1)??紤]到提速工具對鉆頭的作用,最后確定后傾角為20°~30°。鉆頭在配合提速工具使用時,可有效提高切削效率、保護切削齒、延長鉆頭的壽命、提高機械鉆速。
表1 不同地層特性對應后傾角推薦
(3)PDC 復合片優(yōu)選。通過測試進行復合片優(yōu)選(見圖4),最終選用的復合片磨耗比可達到41萬,脫鈷深度800μm,抗沖擊達540J,各項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復合片參數對比見表2)。
圖4 復合片測試
提速工具配套鉆頭現場試驗7 口井(7 只鉆頭,具體使用情況見表3),累計進尺2105.68m,累計純鉆時間634.85h,平均單只鉆頭進尺300.81m,平均機械鉆速3.32m/h。其中最高鉆頭進尺522.00m,最高鉆速6.11m/h(鉆頭出入井對比見圖5)。
表2 復合片性能對比
表3 提速工具配套鉆頭應用情況
圖5 鉆頭出入井對比情況
(1)針對大慶探區(qū)地層特性,結合提速工具工作特性,從多方面對鉆頭進行優(yōu)化改進,使鉆頭更契合提速工具。
(2)優(yōu)化后的鉆頭經7 口井現場試驗驗證,提速效果明顯,且使用壽命有一定提高。
(3)現階段國內外非平面齒復合片已日趨成熟,建議下步可選用非平面齒復合片,在含礫地層配合提速工具使用可進一步提高鉆速。
(4)下步針對不同形式的提速工具繼續(xù)進行鉆頭改進,行成系列化鉆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