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尚
2020年12月2日,由湖北省委組織部舉辦的全省高層次專家人才國情省情研修班在湖北省委黨校開班。來自全省各領域的81位專家人才,在武漢、荊州、宜昌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學習培訓和研修考察。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此次舉辦的研修班顯得格外不同?!爸袊挂叩乃枷胍I”“加快推進湖北疫后經濟重振和高質量發(fā)展”,一系列課程與抗擊疫情和疫后發(fā)展緊密相關。
研修班還迎來一些特殊學員,有華中科技大學協(xié)和醫(yī)院的呼吸科醫(yī)生,有深入抗疫一線采訪報道的新聞記者,還有火神山醫(yī)院建設工程的項目經理。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和詮釋了新時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在榜樣的經歷中領悟初心
除了邀請黨校老師解讀形勢政策,研修班還安排了科研人員現(xiàn)身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前校長樊明武娓娓道來,用半天時間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和人生經歷。
在社會動蕩的年代堅持刻苦學習,在事業(yè)需要的關頭轉變研究方向,在祖國召喚的時候毅然選擇回國,樊院士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成果用在改善民生實踐中的經歷,激發(fā)了學員們的思考。
“老一輩科學家工作的出發(fā)點都很明確,從來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示范學院研究員劉勇感慨道。
“盡管經歷種種困難,但這些科研前輩始終沒有忘記最初定下的目標,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學習、成長,讓我們敬佩、更值得我們效仿!”華中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龐龍剛說。
“我要把個人追求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緊密結合,把好化學品的準入門檻,服務民生,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敝袊茖W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聯(lián)國表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020年12月4日,省委黨校老師劉寧所講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課,不僅讓學員了解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梁家河插隊的經歷,更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了人民領袖“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和擔當。
“初心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就像河流,只有永遠奔騰不息,才能最終通江達海?!蔽錆h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教授趙彥普描述了自己對“初心”的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幫村里挖沼氣池、修淤泥壩,是為了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我們搞科研,也要堅持以服務百姓為目標、以造福民生為導向?!焙贝髮W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冬卉說。
在相互砥礪中感受使命
開班第一課,湖北省委黨校副校長肖衛(wèi)康為學員們作了“中國抗疫的思想引領”專題輔導。在學員交流環(huán)節(jié),來自抗疫最前線的部分學員也分享了自己的難忘經歷。
來自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馮化軍是火神山醫(yī)院建設工程的項目經理?!皬?月23日接到命令到2月2日交付使用,項目部組織1萬余人,用了短短10天時間,建成了擁有1000多張床位的病區(qū),完成了原本需要近3年時間才能達成的工程量?!彼闹v述贏得了全場學員贊嘆。
華中科技大學協(xié)和醫(yī)院呼吸內科醫(yī)生周瓊,從疫情一開始便堅守一線,參與負責本院受感染醫(yī)務人員的救治工作。“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出意外,這樣才能讓更多醫(yī)務人員放心地走上一線?!痹谒屯碌牟恍概ο拢?4位醫(yī)務人員最終全部治愈出院。
一線工程建設者夙夜未眠,鑄就“火神山”“雷神山”,讓學員認識到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ōu)勢;一線醫(yī)務工作者舍生忘死、救死扶傷,讓學員體會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zhàn)斗的艱苦卓絕。不知不覺間,學員研修的課堂儼然成了抗疫事跡的小型報告會,教室里響起了一陣又一陣掌聲。
在“加快推進湖北疫后經濟重振和高質量發(fā)展”一課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東風汽車技術中心智能網聯(lián)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邊寧介紹了自己從事自動駕駛工作的情況。
“汽車行業(yè)正在重新變得熱門,智能互聯(lián)對經濟的拉動越來越大,東風公司在推動湖北疫后重振中的擔子也越來越重?!睆妮o助駕駛到部分自動駕駛,最后到完全自動駕駛,他的講述引發(fā)了全場學員的興趣。
本次研修班學員是湖北各領域推薦的行業(yè)專家、優(yōu)秀代表,他們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一次精神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都散發(fā)著對工作的執(zhí)著、對事業(yè)的熱愛。在交流互鑒、相互砥礪的過程中,專家們加深了對彼此行業(yè)的了解,也匯聚起為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fā)展共同奮斗的力量。
在實地走訪中增強信心
在宜昌的長江岸邊,幾個被混凝土封死的管道十分顯眼。興發(fā)集團負責人介紹,關閉排污口是落實長江大保護戰(zhàn)略的具體措施,也推動企業(yè)實現(xiàn)生產廢水的內循環(huán)處理。
從抵觸、不理解,到等待、觀望,再到嘗試、破冰,興發(fā)集團壯士斷腕,先后拆除臨江第一熱電廠、草甘膦制劑車間等價值12億元的生產裝置,啟動了總投資20億元的轉型升級項目建設,成功推動了企業(yè)新舊動能的戰(zhàn)略轉換。
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感嘆:“國外最初不相信我們能夠真正關停長江沿線的高污染企業(yè),事實證明,我們只要下決心,就一定能夠辦成。”
在廣汽傳祺宜昌分公司的全自動生產車間,智能機械手臂飛舞自如,抓取、焊接、組裝,各項操作銜接有序。深入其中,學員們真切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帶來的震撼?!跋嘈拧袊窃鞎诳萍紕?chuàng)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穩(wěn)、越走越遠?!蔽錆h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方正表示。
在三峽大壩,現(xiàn)場觀摩可運載3000噸級船舶、最大承重噸位1.55萬噸、最大爬升高度113米升船機的運作,學員們驚呼連連。
“從上世紀因技術難題停工緩建,到近些年恢復建設并順利通航,升船機是我們自力更生的產物,也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制造和安裝水平快速提升的真實寫照。”講解員的介紹,讓學員們回味起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三峽工程時的囑托:“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會是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敲鑼打鼓那么輕而易舉就實現(xiàn)的。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雖然學習研修的時間不長,但學員們的感受很多、感悟很深,既重溫了初心和使命,又增強了動力和信心。他們紛紛表示,要將從本次學習研修中收獲的理論滋養(yǎng)和現(xiàn)實感悟,融入各自工作崗位的具體實踐,勇做新時代的科技創(chuàng)新的闖將、攻堅克難的猛將、擔當有為的干將,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