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河
選擇合適的時間服用藥物,不僅能有效地保障藥物治療效果,還可能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服藥的間隔時間是根據藥物在體內代謝的動力學決定的,只有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服藥,才能確保藥物在人體內保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治療濃度。想要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不能擅自縮短服藥時間或不規(guī)律服藥,以免藥物濃度過高引起藥物中毒或副作用太強,或濃度過低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以下是藥品說明書中常見的藥物服用時間:
1.晨服指早晨起床后進食早餐前1小時服藥,如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在清晨頓服,可以產生很好的殺菌效果。
2.空腹服很多人認為只要在服藥時保持空腹就可以了,服完藥就可以馬上去吃飯了。這其實是一種錯誤觀點??崭狗侵冈诓颓?~2小時或餐后2小時左右服藥,例如:腸溶片類藥物,該藥物在胃液酸性環(huán)境中不崩解,只有到腸道堿性環(huán)境中才會崩解及被吸收,所以一般要求空腹服藥。
3.飯前服即三餐前15~30分鐘服藥。飯前胃內食物少,有利于藥物的吸收,一般對胃無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藥物或者需要作用于胃部的藥物需要飯前服用,例如胃黏膜保護劑藥、促胃腸動力藥、抑酸藥、頭孢類、止瀉藥等。
4.飯時服指吃飯時與進食同服用。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在小腸內競爭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進而抑制淀粉類分解為葡萄糖,能減少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后血糖升高的幅度減小。因此,該藥只有在進食同時服藥才能產生治療效果。
5.飯后服常見藥大部分都是飯后服用,但不是指吃完飯就馬上服藥,而是吃完后15~30 分鐘服用。一些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硫酸亞鐵、苯妥英鈉、金屬鹵化物(如碘化鉀、氯化銨)、甲硝唑等。飯后服用這些藥,可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避免誘發(fā)消化道潰瘍。飯后服用還適用于維生素類藥物,能有效幫助吸收。
6.睡前服指睡覺前15~30分鐘服藥。如某些抗過敏的藥,服完后會出現(xiàn)嗜睡的癥狀,需要睡前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也適宜在睡前服用。
7.必要時指疼痛或突發(fā)狀況時立刻服用。
8.一日分次服①一日1 次:每日清晨或者晚上一次,并保持每天在同一時間服藥。②一日2次:一般每日早餐、晚餐時段各服1 次,相隔時間約10~12小時。③一日3次:嚴格來說,一日3次是指晝夜24小時內分3 個時間段服藥,即每8 小時服一次。但在實際生活中,為了病人更好地依從,一般建議病人除睡眠以外分3 段確定給藥間隔,也可早中晚餐前或餐后服藥。但某些藥物,如抗菌藥、抗癲癇藥、帕金森治療藥的說明書會明確規(guī)定服藥時間,如“每8 小時服藥1 次”,則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④一日多次:盡量在24 小時內均分,并且與作息時間相協(xié)調。
此外,糖皮質激素的服用時間為:早上7~8 點間,一次性服用一日劑量。因為人體糖皮質激素分泌的峰值就在早上7~8 點,此時服用外源性皮質激素,會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減至最低,進而減少副作用。
同時,生活中中西藥聯(lián)用的情況也頗為常見,而是否間隔服用也需要考量。中西藥聯(lián)用易造成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比如:烏梅與維生素B12同服,會降低后者的生物利用度。所以,中西藥聯(lián)用需間隔一定的時間,一般應大于半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