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斌,張云丹,何玲,岳筠,尹德晶,文明,2,程振濤,2*
(1.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省動物疫病與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重點實驗室,貴州 貴陽 550025;3.貴州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8)
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xiàn)AdV)屬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屬,分為Ⅰ、Ⅱ和Ⅲ群。Ⅰ群禽腺病毒分為5個種(A、B、C、D和E種),12個血清型[1]。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病例主要表現(xiàn)為包涵體肝炎(IBH)和雞心包積液綜合征(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HPS)[2]。安卡拉病(AD)即雞心包積液綜合征是由Ⅰ群禽腺病毒C種血清4型(FAdV-4)引起,其主要臨床癥狀為心包積液和包涵體肝炎[3],因其于1987年在巴基斯坦安卡拉地區(qū)首先報道而得名。目前HPS在世界很多國家地區(qū)暴發(fā),包括北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日本、匈牙利、秘魯、印度、西班牙、中國等[4-6]。我國自2012年,HPS的臨床病例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始增加,2015年在全國大范圍暴發(fā),病原被確定為FAdV-4[7]。2016年7月貴州某肉雞場發(fā)生一起急性傳染病,主要引起3~6周齡雞群發(fā)病[8],病死雞心包積液呈現(xiàn)稻草色膠狀,多數(shù)病例呈現(xiàn)肝炎和腎炎,死亡率達到30%至90%[9],懷疑為FAdV-4感染所致。研究資料表明,各地雞心包積液綜合征病原毒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變異,而毒株的差異也帶來致病性的差異。本文開展了FAdV-4貴州株的分離鑒定以及動物感染試驗,并對其培養(yǎng)特性和致病性進行探究,為明確FAdV-4在貴州省的流行情況和開展防控研究奠定基礎。
FAdV-4核酸陽性雞肝臟組織樣本,采自貴州畢節(jié)地區(qū)某肉雞養(yǎng)殖場;SPF雞胚購自山東益吉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雞肝癌細胞系(LMH)由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重點實驗室提供。FAdV-4 疫苗株,由貴州福斯特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DMEM細胞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購自Gibco公司;鼠抗雞IgG-FITC,購自武漢金開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AdV-4陽性血清,購自貴州福斯特生物有限公司;病毒DNA提取試劑盒、DL 2000 DNA Maker、2×TaqPCR Mix均購自TaKaRa公司。
參照FAdV-4全基因序列(GU188428),以Hexon為靶基因,選擇其保守序列片段,應用Primer Pemier 5.0軟件設計合成1對普通引物FAdV-4F/R,1對real time熒光引物(FAdV-4F1/R1)和1條探針(FAdV-4-T),在探針的5′端標記熒光報告基團(FAM),在探針的3′端標記非熒光淬滅基團(BHQ),以上探針和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信息
將FAdV-4核酸陽性雞肝臟樣本加入PBS磨碎,凍融3次,12 000 r/min、4 ℃離心7 min。取上清液過濾除菌,濾液作為接種樣本,接種于LMH細胞在37 ℃、5% CO2恒溫培養(yǎng),每24 h觀察的細胞病變(CPE),同時設好陰性對照。待85%細胞培養(yǎng)到出現(xiàn)CPE,收集病變細胞的培養(yǎng)物,8 000 r/min 4 ℃離心15 min后,取上清接種LMH細胞傳代,傳5代后,取24 h、48 h、72 h細胞培養(yǎng)物,分別提總DNA,用引物FAdV-4-F/R PCR檢測FAdV-4。
按照0.2 mL/孔接種5代細胞培養(yǎng)物,同時設置未接種培養(yǎng)物的細胞作為空白對照,在37 ℃、5% CO2培養(yǎng)48 h。細胞培養(yǎng)物經(jīng)戊二醛固定后,加入5% BSA封閉1 h,以FAdV-4陽性血清(1∶50)為一抗,鼠抗雞IgG-FITC(1∶500)為二抗,經(jīng)IFA檢測確定是否感染FAdV-4。
參照文獻[10]方法,收集5代細胞培養(yǎng)物,1 200 r/min、4 ℃離心10 min后棄上清,加入細胞固定液制作切片,然后經(jīng)磷鎢酸負染后,進行電鏡觀察。
1.7.1 純化分離病毒及TCID50測定
準備LMH細胞,按照每孔100 μL/孔加入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待細胞鋪滿75%細胞培養(yǎng)板時,用DMEM培養(yǎng)基把病毒液進行10倍梯度進行稀釋(從10-1至10-11),將稀釋后的病毒接種LMH細胞,每孔50 μL,每個稀釋度重復8孔,觀察CPE至72 h,按照Reed-Muench法計算病毒的TCID50;將所測病毒液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進行病毒純化,-80 ℃保存?zhèn)溆谩?/p>
1.7.2 雞胚感染試驗
對7日齡的SPF雞胚進行注射1.7.1所純化的病毒液(0.2 mL/胚),37 ℃培養(yǎng)120 h后無菌收集雞絨毛尿囊膜,盲傳3代,解剖雞胚并觀察病理變化;提取雞絨毛尿囊膜的DNA樣本,應用引物(FAdV-4-F/R)進行PCR檢測,同時設置正常雞胚對照。
1.7.3 雛雞感染試驗
將1日齡的SPF雞胚分成感染組和對照組,每組10只,接種方式為肌肉注射,感染組接種已純化的病毒液,0.2 mL/只,對照組接種ddH2O,0.2 mL/只。每天觀察各組雞群臨床表現(xiàn),隨機采集5只病死或人工處死雞的心臟、心包積液、肝臟、肺臟、脾臟和腎臟等樣本,研磨處理后,提取各組織樣本DNA,按照文獻[11]所建立的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以引物FAdV-4F1/R1和探針FAdV-4-T經(jīng)qPCR檢測各組織樣品中的 FAdV-4。20 μL qPCR反應體系(Premix ExTaq10 μL,DNA 模板2 μL,F(xiàn)AdV-4 F1/R1 各1 μL,F(xiàn)AdV-4-T 1 μL,ddH2O 補足至20 μL。)反應程序為:95 ℃預變性30 s;95 ℃ 10 s,58 ℃ 20 s,40個循環(huán)。
將FAdV-4核酸陽性肝臟樣本勻漿濾液接種于LMH細胞,同時設正常細胞對照,結(jié)果可見肝臟樣本接種LMH細胞后于72 h出現(xiàn)CPE,而正常細胞無CPE,見圖1。
圖1 LMH細胞病變情況
將FAdV-4感染LMH細胞培養(yǎng)物盲傳5代后,取24 h、48 h、72 h細胞培養(yǎng)物提取DNA進行PCR檢測。結(jié)果顯示,F(xiàn)AdV-4分離株第5代24 h、48 h、72 h培養(yǎng)物均能擴增出295 bp目的基因條帶,而正常細胞對照無條帶擴增(圖2)。上述結(jié)果表明,細胞培養(yǎng)物中存在FAdV-4。
M.DL 2000 DNA Marker;+.FAdV-4疫苗毒株;-.去離子水對照;1~3.感染FAdV-4 24 h、48 h、72 h細胞培養(yǎng)物;4~6.24 h、48 h、72 h正常細胞圖2 細胞培養(yǎng)物中FAdV-4 PCR檢測結(jié)果
對FAdV-4感染后細胞進行間接免疫熒光試驗,同時設置空白對照(正常細胞)。試驗結(jié)果見圖3。FAdV-4感染的細胞觀察到綠色熒光(圖3A),而空白對照組無綠色熒光(圖3B)。結(jié)果表明,感染細胞48 h的培養(yǎng)物中存在FAdV-4,從抗原水平上進一步證實感染細胞中FAdV-4的存在。
A.正常細胞;B.FAdV-4感染細胞圖3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結(jié)果(400×)
將感染FAdV-4的第5代細胞培養(yǎng)物制作切片,加入細胞固定液,然后經(jīng)磷鎢酸負染后,進行電鏡觀察,結(jié)果見圖4。在電鏡下可以明顯的觀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無囊膜、直徑70~90 nm,呈晶狀體布列,具有禽腺病毒典型的二十面體對稱結(jié)構(gòu)。而正常細胞對照無特定病毒粒子結(jié)構(gòu)存在。表明用FAdV-4核酸陽性肝臟樣本接種LMH細胞后,細胞中存在FAdV-4病毒粒子。
通過對肝臟樣本接種細胞進行FAdV-4 PCR、IFA和電鏡檢測,證實從采集自貴州畢節(jié)某養(yǎng)殖場的FAdV-4核酸陽性肝臟樣本中分離獲得FAdV-4,命名為FAdV-4-GZJS。
A.正常LMH細胞;B.FAdV-4感染LMH細胞圖4 FAdV-4病毒粒子電鏡觀察(20 000×)
2.4.1 純化FAdV-4的TCID50測定
將接種LMH細胞的FAdV-4病毒液進行純化過后,10倍梯度稀釋(從10-1至10-11),每個梯度重復8孔,觀察CPE至72 h,按照Reed-Muench法計算病毒的滴度為1×107TCID50/mL。
2.4.2 雞胚感染試驗
將所純化病毒液接種SPF雞胚,盲傳3代,可以觀察到3代雞胚都沒有死亡。解剖第3代感染雞胚和空白對照組(未感染雞胚),檢察雞胚各組織病理變化結(jié)果顯示,感染組雞胚發(fā)育不良,胚體蜷縮矮小,雞胚絨毛尿囊膜呈灰白色,而對照組雞胚發(fā)育正常。表明FAdV-4感染SPF雞胚能導致雞胚發(fā)育異常,但對雞胚致死性不強。收集接毒后連續(xù)傳3代的雞胚絨毛尿囊膜,提取病毒DNA進行PCR擴增,結(jié)果顯示陽性(圖5)
M.DL 2000 DNA Marker;+.FAdV-4細胞培養(yǎng)物;-.正常雞絨毛尿囊膜;1~3.FAdV-4接種1~3代雞絨毛尿囊膜圖5 SPF雞胚絨毛尿囊膜FAdV-4 PCR檢測
2.4.3 雛雞感染性試驗
對1日齡雛雞進行肌肉注射FAdV-4病毒液(0.2 mL/只),感染劑量為0.2×107/mL,感染后前2 d未出現(xiàn)明顯癥狀,第3天開始,雛雞表現(xiàn)沉郁、羽毛呈束、甩鼻、排黃色稀糞等癥狀。第4天雛雞有死亡現(xiàn)象,其剖檢主要病變可見心肌柔軟、心包內(nèi)有大量黃色透明液體;肝臟腫大、呈黃色、并且伴有出血點;其他組織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腫;空白對照組(未攻毒雛雞)剖檢組織器官無異常。結(jié)果表明,雛雞易感染FAdV-4,有很強的感染風險,其病理變化均呈現(xiàn)FAdV-4典型致病特征。
采集感染雞組織樣本,應用qPCR方法對FAdV-4含量進行檢測。結(jié)果顯示,感染雛雞肝臟樣本中FAdV-4含量最高,其次是心包積液,心臟組織中也存在較高病毒含量,而脾臟、肺臟和腎臟中FAdV-4病毒含量低或檢測不出;正常對照組雛雞均未檢測到FAdV-4病毒核酸(圖6)。結(jié)果表明,F(xiàn)AdV-4主要侵害感染雛雞肝臟、心臟組織,對其他組織臟器侵害程度低。
+.FAdV-4細胞培養(yǎng)物;-.正常雛雞肝臟;1~2.肝臟;3~4.心包積液;5~6.心臟;7~8.脾臟;9~10.肺臟;11~12.腎臟圖6 組織樣本FAdV-4核酸qPCR檢測
近年來,HPS在國內(nèi)流行范圍持續(xù)擴大,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湖北、貴州等省份都有報道[12],造成經(jīng)濟損失較大。各地報道致病性和毒株特征不盡相同,河北秦皇島地區(qū)分離到的毒株為禽腺病毒C群,其臨床病例均有典型癥狀,死亡率大約在20%~80%,4株分離株與標準株對比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均有不同ORF區(qū)域缺失堿基[13]。遼寧地區(qū)臨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雞肝臟進行病毒分離,確定分離毒為FAdV-4,和國內(nèi)毒株對比,penton、Fiber1、Fiber2基因核苷酸序列均有不同堿基突變[14]。研究資料表明,各地雞HPS病原毒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變異,而毒株的差異也帶來致病性的差異。因此,本研究基于貴州省本地病例,開展FAdV-4毒株的分離與鑒定,將有助于研究FAdV-4貴州株變異情況、致病特征和致病機理。
Ⅰ群禽腺病毒增殖最好的宿主是雞胚,但禽腺病毒Ⅱ、Ⅲ群均難在雞胚中病毒增殖[15]。目前關(guān)于禽腺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技術(shù)有雞胚分離培養(yǎng)、細胞分離培養(yǎng)和動物分離培養(yǎng)[16]。本試驗對FAdV-4分離株的雞胚感染性試驗證實,該病毒可在雞胚中增殖,但并不完全致雞胚死亡,這與梁廣成等[17]的報道相同。FAdV-4也可以在細胞中進行培養(yǎng),但是不同的細胞對其增殖效果不同,LMH、雞胚成纖維細胞(CEF)、雞胚腎細胞(CEK)等都可以對此病毒進行分離培養(yǎng)[18]。本試驗應用LMH細胞培養(yǎng)FAdV-4,顯示FAdV-4能在LMH細胞中增殖且引起明顯CPE,與陳天驁[19]用CEF、CEK增殖和分離FAdV-4相比具有一定優(yōu)勢,病毒增殖快,分離純度高。羅思思等[20]在LMH細胞中增殖且引起明顯CPE,也表明LMH細胞對FAdV-4的培養(yǎng)分離更具有優(yōu)勢。FAdV-4能夠在禽類細胞組織中進行增殖,并導致感染動物出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21]。本試驗分離獲得FAdV-4貴州株感染雛雞,能引起感染雞出現(xiàn)死亡,且表現(xiàn)典型的心包積液和肝炎病理變化。
病毒的鑒定方法主要通過細胞病變效應(CPE)觀察、病原核酸檢測、中和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技術(shù)、電鏡觀察等,分別從病原核酸、病原抗原蛋白、病毒致病性、病毒形態(tài)等多方面驗證病毒粒子的存在和基本特征[22]。本試驗CPE觀察、病毒粒子電鏡觀察、病原核酸檢測和免疫熒光檢測結(jié)果均提示,已成功從臨床疑似病例組織中分離獲得FAdV-4毒株,且該分離毒株能在SPF雞胚和雛雞中感染增殖,能引起雛雞死亡并出現(xiàn)典型的心包積液和肝炎的癥狀。雛雞組織樣本FAdV-4核酸定量檢測也間接反映,病毒對心臟和肝臟的侵襲性較其他臟器強,這與病例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相吻合。研究結(jié)果為FAdV-4致病機制和疾病防治研究奠定基礎。